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信念如磐情似火,宽严兼容爱为先——中学德育多个成功教育故事的分析与启示
【作者】 宋高阳 陈碧娴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龙山初级中学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个性各异,千人千面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实行“因材施教,以情动人,以爱育人”,善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拨开学生眼前的迷雾,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帮助学生体会上进的欢乐,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只要教育得法,每一个孩子都会进步,都会获得成功。【关键词】偏爱学习困难生;宠爱顽劣调皮生;关爱纪律松懈生;严爱损坏公物生;钟爱家庭破裂生;博爱广大中等生
【正文】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这样,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心理学》指出过错行为矫正的方法:一、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二、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四、提供范例,增强是是非感。五、进行考验,反复教育。六、区别对待,因时制宜。
一、偏爱学习困难生——妙用鼓励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一个班里总会有几个成绩比较后进的学生,后进与先进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应先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心理特点,然后根据后进生不同的个性品质,采取不同的有效方法,提高转化率。
小虎同学,刚转来我班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经常睡觉,导致成绩较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校运会选拔赛上,他以众多的票数当选班运动员,并且在校运会上努力拼搏,取得了男子1500米的亚军,他很兴奋,连与人说话的声音都变响亮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赞叹使他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喜悦。不能让他“掉队”!我想:这正是心理学中“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机会。抓住这一刹那的闪光点,我把他评为“体育之星”,将获奖照片张贴到教室里的表扬栏,我趁机肯定了他在校运会取得的好成绩,与他分析了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并鼓励他在学习上也要努力拼搏。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我安排学习能力强、有耐心的学习委员小婵和数学科代表小彤帮助他。单元测验成绩公布了,他破天荒及格了,带给他很大的震撼,热泪盈眶,我乘机又鼓励他:“其实你并不比别人笨,只是学习方法不对而已。”我又动员同学们伸出热情的手帮助他。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他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其它科目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宠爱顽劣调皮生——巧借分数
这里的“宠爱”是加倍的爱,不是溺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体贴、信任和肯定。一个小小的表扬足以让他们“受宠若惊”,一个生活细节的叮嘱也常常让他们倍感温暖。
小祥是一个顽劣调皮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由于父亲终日为生活忙碌奔波,母亲要照顾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弟弟,父母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从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造成其放任自流。小祥经常偷钱出入网吧形成不良习气,贪玩厌学,乱花钱,专门欺负小同学,易产生对抗情绪。接到同学和其他家长对他的投诉后,跟他讲道理提要求,效果不明显,令人费尽心思。不能让他“自暴自弃”!按照心理学所说的“进行考验,反复教育”,我注意寻找时机。有一次数学单元测验,他马虎潦草、错漏百出,只得了53分,我灵机一动,故意在他的试卷上评了63分。他很诚实,主动来找我,我首先肯定了他诚实的品质,然后耐心指出试卷错误之处:分式方程的解没有进行检验 、不等式组的解集没有画数轴表示出来……,“如果你能认真、细心,这么容易的题目是难不倒你的。 这10分,就当是借给你,不过下一单元测验你一定要还给我。我相信你能行的。”这样肯定得多,否定得少,他露出前所未有的喜悦。这10分,变成他前进的动力。
三、关爱纪律松懈生——身教为范
老师应对每位学生抱有期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被肯定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面对学生迟到的现象,经过问原因,说道理,讲纪律,请家长配合等工作,总会有好转,班里的迟到现象就是这样减少的。但小航因贪睡迟到却屡教不改,家长也拿他没办法。不能留下“尾巴”!我想:应该对他“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思量再三,我决定“以身作则”帮助他改正迟到的毛病。于是,我每天早上吃早餐前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等他,看到他姗姗来迟的身影,我和蔼地对他说:“小航,你今天比昨天早了两分钟,如果明天再早五分钟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的。”“小航,今天铃声刚响过,你就到校了,又比昨天早了五分钟,加油呀!”“小航,你今天刚好赶上吃早餐的时间,瞧,你又进步了。”十多天后,他惭愧了,下决心改。以后 ,班里就消灭了迟到的现象。
四、严爱损坏公物生——教会算帐
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从爱出发,从严要求,就叫做“严爱“。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就能接受教师的严。这在处理损坏公物事件时很有效。学生下课有时会打打闹闹,难免会有损坏公物的现象。损坏公物照价赔偿,学生和家长愿意接受,大多数情况下也赔得起。但这样做,却起不到真正的思想教育作用。有一次,小文与小俊同学因为贪玩,下课后在教室追逐打闹,不小心把讲台上的投影仪砸坏了。要他们触及灵魂!我想:应该“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我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不应这样做”、“必须那样做”,而是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弊端。教会他们计算贪玩的损失:损坏公物按守则要扣个人的文明分,是个人损失;按校规要扣班的文明分,是集体的损失;如果不能及时修好投影仪,就会耽误老师的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这是巨大的损失……他们认识到事情严重,主动与家长沟通,在父母的帮助下找专业人员快速将投影仪修好了。这事也教育了全班同学要注意爱护公物,杜绝了损坏公物的发生。
五、钟爱家庭破裂生——扬长补短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爱心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无限关怀的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富家子弟小乐本是班里的高才生,尤其擅长于数学。父母离婚使他失去家庭温暖,变得情绪低下,敏感善变,成绩一落千丈。不能让他“沉沦”!这就必须“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和“区别对待,因时制宜”。我及时与他促膝谈心,倾听他内心的痛苦,讲一些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开导他。天气转冷,问他够不够暖;放学下雨,送伞给他回家。后来,我还动员他参加班级的数学兴趣组接受训练。他的长处得到了发挥,生活中的缺陷得到了另外的补偿,终于寻回了自我,恢复了朝气,重拾自信。
六、博爱广大中等生——激发潜能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在班里占有较多的数量,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必须“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对这类学生我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比如,班里的小敏,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经常拿报纸、矿泉水瓶等废品回来参加资源回收。我见她热爱集体,让她当卫生监督员,她很乐意,做得尽职尽责,受到同学们的赞扬。小怡的普通话说得棒极了,推荐她当推普员;小琦工作细心、到位,安排她当图书管理员;小洛声音响亮、动作标准,安排他当体育委员……,这样不断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一片发展的空间,开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为集体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团结互助、群策群力,并将此精神推动学习,促成中生优化,推进优生发展,带动差生转化。
实践证明:只要教育得法,每一个孩子都会进步,都会获得成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坚持做到“信念如磐情似火,宽严兼容爱为先”。
参考资料:
[1]彭飞.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本文荣获2015年度全国“教师成长及专业发展”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这样,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心理学》指出过错行为矫正的方法:一、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二、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三、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四、提供范例,增强是是非感。五、进行考验,反复教育。六、区别对待,因时制宜。
一、偏爱学习困难生——妙用鼓励
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在一个班里总会有几个成绩比较后进的学生,后进与先进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应先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心理特点,然后根据后进生不同的个性品质,采取不同的有效方法,提高转化率。
小虎同学,刚转来我班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经常睡觉,导致成绩较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在校运会选拔赛上,他以众多的票数当选班运动员,并且在校运会上努力拼搏,取得了男子1500米的亚军,他很兴奋,连与人说话的声音都变响亮了,同学们的肯定和赞叹使他眼神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喜悦。不能让他“掉队”!我想:这正是心理学中“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机会。抓住这一刹那的闪光点,我把他评为“体育之星”,将获奖照片张贴到教室里的表扬栏,我趁机肯定了他在校运会取得的好成绩,与他分析了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并鼓励他在学习上也要努力拼搏。了解他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我安排学习能力强、有耐心的学习委员小婵和数学科代表小彤帮助他。单元测验成绩公布了,他破天荒及格了,带给他很大的震撼,热泪盈眶,我乘机又鼓励他:“其实你并不比别人笨,只是学习方法不对而已。”我又动员同学们伸出热情的手帮助他。这样坚持了整整一年,他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其它科目也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宠爱顽劣调皮生——巧借分数
这里的“宠爱”是加倍的爱,不是溺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体贴、信任和肯定。一个小小的表扬足以让他们“受宠若惊”,一个生活细节的叮嘱也常常让他们倍感温暖。
小祥是一个顽劣调皮的孩子,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由于父亲终日为生活忙碌奔波,母亲要照顾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弟弟,父母没有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从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造成其放任自流。小祥经常偷钱出入网吧形成不良习气,贪玩厌学,乱花钱,专门欺负小同学,易产生对抗情绪。接到同学和其他家长对他的投诉后,跟他讲道理提要求,效果不明显,令人费尽心思。不能让他“自暴自弃”!按照心理学所说的“进行考验,反复教育”,我注意寻找时机。有一次数学单元测验,他马虎潦草、错漏百出,只得了53分,我灵机一动,故意在他的试卷上评了63分。他很诚实,主动来找我,我首先肯定了他诚实的品质,然后耐心指出试卷错误之处:分式方程的解没有进行检验 、不等式组的解集没有画数轴表示出来……,“如果你能认真、细心,这么容易的题目是难不倒你的。 这10分,就当是借给你,不过下一单元测验你一定要还给我。我相信你能行的。”这样肯定得多,否定得少,他露出前所未有的喜悦。这10分,变成他前进的动力。
三、关爱纪律松懈生——身教为范
老师应对每位学生抱有期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被肯定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面对学生迟到的现象,经过问原因,说道理,讲纪律,请家长配合等工作,总会有好转,班里的迟到现象就是这样减少的。但小航因贪睡迟到却屡教不改,家长也拿他没办法。不能留下“尾巴”!我想:应该对他“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思量再三,我决定“以身作则”帮助他改正迟到的毛病。于是,我每天早上吃早餐前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等他,看到他姗姗来迟的身影,我和蔼地对他说:“小航,你今天比昨天早了两分钟,如果明天再早五分钟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能做得到的。”“小航,今天铃声刚响过,你就到校了,又比昨天早了五分钟,加油呀!”“小航,你今天刚好赶上吃早餐的时间,瞧,你又进步了。”十多天后,他惭愧了,下决心改。以后 ,班里就消灭了迟到的现象。
四、严爱损坏公物生——教会算帐
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从爱出发,从严要求,就叫做“严爱“。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爱,就能接受教师的严。这在处理损坏公物事件时很有效。学生下课有时会打打闹闹,难免会有损坏公物的现象。损坏公物照价赔偿,学生和家长愿意接受,大多数情况下也赔得起。但这样做,却起不到真正的思想教育作用。有一次,小文与小俊同学因为贪玩,下课后在教室追逐打闹,不小心把讲台上的投影仪砸坏了。要他们触及灵魂!我想:应该“抓时机,引起内心震动”。我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不应这样做”、“必须那样做”,而是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的弊端。教会他们计算贪玩的损失:损坏公物按守则要扣个人的文明分,是个人损失;按校规要扣班的文明分,是集体的损失;如果不能及时修好投影仪,就会耽误老师的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这是巨大的损失……他们认识到事情严重,主动与家长沟通,在父母的帮助下找专业人员快速将投影仪修好了。这事也教育了全班同学要注意爱护公物,杜绝了损坏公物的发生。
五、钟爱家庭破裂生——扬长补短
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爱心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无限关怀的爱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富家子弟小乐本是班里的高才生,尤其擅长于数学。父母离婚使他失去家庭温暖,变得情绪低下,敏感善变,成绩一落千丈。不能让他“沉沦”!这就必须“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和“区别对待,因时制宜”。我及时与他促膝谈心,倾听他内心的痛苦,讲一些自强不息的名人故事开导他。天气转冷,问他够不够暖;放学下雨,送伞给他回家。后来,我还动员他参加班级的数学兴趣组接受训练。他的长处得到了发挥,生活中的缺陷得到了另外的补偿,终于寻回了自我,恢复了朝气,重拾自信。
六、博爱广大中等生——激发潜能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在班里占有较多的数量,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必须“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对这类学生我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比如,班里的小敏,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很关心集体,经常拿报纸、矿泉水瓶等废品回来参加资源回收。我见她热爱集体,让她当卫生监督员,她很乐意,做得尽职尽责,受到同学们的赞扬。小怡的普通话说得棒极了,推荐她当推普员;小琦工作细心、到位,安排她当图书管理员;小洛声音响亮、动作标准,安排他当体育委员……,这样不断创造条件,多给学生一片发展的空间,开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为集体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团结互助、群策群力,并将此精神推动学习,促成中生优化,推进优生发展,带动差生转化。
实践证明:只要教育得法,每一个孩子都会进步,都会获得成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坚持做到“信念如磐情似火,宽严兼容爱为先”。
参考资料:
[1]彭飞.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本文荣获2015年度全国“教师成长及专业发展”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