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作者】 吕秋霞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中心学校
【正文】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像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成熟了,便离开这家庭,走向了社会。”毋庸置疑,一个良好的班级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今后在社会的定位起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就此,让我感到做为一名班主任是多么的任重而道远。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培养班干成为左右膀
首先,班干要民主选举产生,大家挑选的班干,一般都会拥护,听从调遣。选好班干后,我会及时召开班干会议,鼓励他们,让他们爱管、想管、敢管,教育他们要懂得以大局为重,义无反顾地为班级做出贡献。教给班干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遇到一般的事情自己或与其他班干商量解决,解决不了才找老师。放权给班干,他们就会放开手脚大胆管理,这样既培养了班干的管理能力又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何乐不为。记得2016年的六(2)班有个叫蓝贤翔的班干,他有胆有色,学习也拔尖,就是有时不能管束好自己。一段时间里经常与班级的个别同学闹别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我找他谈心,经过几次的开导,他终于开窍了,懂得要管好别人,先要管好自己。就像他,教室里没有老师,一样的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基于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所以学习成绩就突突的往上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因而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都会全力以赴,争得的荣誉也就特别多,大家也就越来越爱自己的班集体。
二、松紧有度的课堂纪律
每次担任新班级的第一节班会课,走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好!”。有些同学反应快些,会接着说“老师好!”反应迟些的同学也立马坐好姿势,面朝黑板,慌慌张张地脱口“老师好!”全班学生都看着我,有好奇,有疑惑;有微笑,有严肃;有认真,也有漫不经心。也许他们在思忖:这老师不年轻了,她会教好我们吗?看上去老师很面善也!好像不是不讲理的老师。这把年纪肯定有丰富的经验了......我始终微笑着,端详着一张张陌生又可爱的小脸蛋。众所周知,每个班级总会有三两个调皮捣蛋的,不看老师说话,东张西望,交头接耳,玩弄东西,甚至有故意挑逗他人的,这时候的我就会睁着眼睛,微笑着略带威严地紧紧地盯着某一个,让他在我既慈爱又威严的目光中醒悟过来,坐好姿势面向讲台。说来也怪,原来没做好的同学齐涮涮地都坐端正了。我暗喜,聪明的同学已意识到:新老师既慈爱又严厉。只有做好了,老师才是慈爱的,否则......。接着强调了必须遵守的课堂纪律,然后和同学们制定班规,讨论学习方法,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班长做好记录。最后讲了一个简短的笑话,同学们也就满心欢喜的,津津乐道地走出教室。
三、视生如子,关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视生如子,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爱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细小事见真心。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爱的力量。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2017届六(2)班学生李赞,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自尊心特强,平常与同学交往很少,学习也不太好,性格有点内向,大部分同学都不喜欢他。怎么办?怎么办?我焦急万分。机会来了,学校举行爱心捐款活动,我知道他以前最多是捐一块钱。他不是没有爱心,是真的没办法。在班级宣布捐款之前,我先找到李赞,说明老师的心思,开始不同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开导,最后他才接受。第二天,他第一个上讲台交了10元钱的捐款。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接着是沸腾起来,“大爱也”,“真不敢相信””李赞你发财了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安静下来后,我趁热打铁开了班会,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的社会,因为种种原因,还有少数生活困难的家庭,我们不能鄙视他们,而是要关心帮助他们。李赞还特地到科室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您!”。声音虽小,但穿透心田。此后,同学们都主动与他玩耍,李赞也慢慢地开朗起来,经常为班级做好事,成绩提高也很快。
四、家校桥梁,凝聚力量。
开学前,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到校注册,在注册表里,每个学生写两个以上的家人电话号码,方便以后能及时联系家人。开学的第一天,我会把语数老师的电话号码写在黑板上,叫同学们抄在纸上带回家贴在墙上并告诉家长,我也随身带着家长的电话号码,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也能随时让家长来电话询问孩子的在校表现。遇到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有一次,早上第一节语文课,发现有个女生突然低着头,双手捂着胸前,眼睛紧锁,面色发青。她一定是不舒服了,我让同学们先做练习,便马上与其家长联系,多亏家长留了三个电话,打到第三个才接通,5分钟后家长就来了。到医院一检查,是急性肠炎,因为及时打了针,吃了药,很快就好了。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架设家校桥梁是多么地重要。
五、抓好常规管理,促进班级习惯养成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舒适.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俗话说,律人先律己,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无形之中会影响全班几十个孩子。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分工细致,收作业的、扫地的、擦窗的、浇花的、整理课桌的、保洁的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有责任。同学之间互相监察,发现有谁乱丢垃圾,谁乱涂乱画,谁破坏公物,要当场批评并按班规处罚,人人都是监察员。这样,同学们监管了别人也约束了自己。纪风严明了,学风浓厚了,班风也就蒸蒸日上。
一、培养班干成为左右膀
首先,班干要民主选举产生,大家挑选的班干,一般都会拥护,听从调遣。选好班干后,我会及时召开班干会议,鼓励他们,让他们爱管、想管、敢管,教育他们要懂得以大局为重,义无反顾地为班级做出贡献。教给班干一些管理班级的方法,遇到一般的事情自己或与其他班干商量解决,解决不了才找老师。放权给班干,他们就会放开手脚大胆管理,这样既培养了班干的管理能力又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何乐不为。记得2016年的六(2)班有个叫蓝贤翔的班干,他有胆有色,学习也拔尖,就是有时不能管束好自己。一段时间里经常与班级的个别同学闹别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我找他谈心,经过几次的开导,他终于开窍了,懂得要管好别人,先要管好自己。就像他,教室里没有老师,一样的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基于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所以学习成绩就突突的往上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因而班级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都会全力以赴,争得的荣誉也就特别多,大家也就越来越爱自己的班集体。
二、松紧有度的课堂纪律
每次担任新班级的第一节班会课,走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好!”。有些同学反应快些,会接着说“老师好!”反应迟些的同学也立马坐好姿势,面朝黑板,慌慌张张地脱口“老师好!”全班学生都看着我,有好奇,有疑惑;有微笑,有严肃;有认真,也有漫不经心。也许他们在思忖:这老师不年轻了,她会教好我们吗?看上去老师很面善也!好像不是不讲理的老师。这把年纪肯定有丰富的经验了......我始终微笑着,端详着一张张陌生又可爱的小脸蛋。众所周知,每个班级总会有三两个调皮捣蛋的,不看老师说话,东张西望,交头接耳,玩弄东西,甚至有故意挑逗他人的,这时候的我就会睁着眼睛,微笑着略带威严地紧紧地盯着某一个,让他在我既慈爱又威严的目光中醒悟过来,坐好姿势面向讲台。说来也怪,原来没做好的同学齐涮涮地都坐端正了。我暗喜,聪明的同学已意识到:新老师既慈爱又严厉。只有做好了,老师才是慈爱的,否则......。接着强调了必须遵守的课堂纪律,然后和同学们制定班规,讨论学习方法,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班长做好记录。最后讲了一个简短的笑话,同学们也就满心欢喜的,津津乐道地走出教室。
三、视生如子,关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视生如子,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爱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细小事见真心。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爱的力量。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2017届六(2)班学生李赞,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生活,是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自尊心特强,平常与同学交往很少,学习也不太好,性格有点内向,大部分同学都不喜欢他。怎么办?怎么办?我焦急万分。机会来了,学校举行爱心捐款活动,我知道他以前最多是捐一块钱。他不是没有爱心,是真的没办法。在班级宣布捐款之前,我先找到李赞,说明老师的心思,开始不同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开导,最后他才接受。第二天,他第一个上讲台交了10元钱的捐款。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接着是沸腾起来,“大爱也”,“真不敢相信””李赞你发财了吗?”......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安静下来后,我趁热打铁开了班会,让同学们认识到我们的社会,因为种种原因,还有少数生活困难的家庭,我们不能鄙视他们,而是要关心帮助他们。李赞还特地到科室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您!”。声音虽小,但穿透心田。此后,同学们都主动与他玩耍,李赞也慢慢地开朗起来,经常为班级做好事,成绩提高也很快。
四、家校桥梁,凝聚力量。
开学前,要求家长带着孩子到校注册,在注册表里,每个学生写两个以上的家人电话号码,方便以后能及时联系家人。开学的第一天,我会把语数老师的电话号码写在黑板上,叫同学们抄在纸上带回家贴在墙上并告诉家长,我也随身带着家长的电话号码,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也能随时让家长来电话询问孩子的在校表现。遇到问题同家长达成共识,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有一次,早上第一节语文课,发现有个女生突然低着头,双手捂着胸前,眼睛紧锁,面色发青。她一定是不舒服了,我让同学们先做练习,便马上与其家长联系,多亏家长留了三个电话,打到第三个才接通,5分钟后家长就来了。到医院一检查,是急性肠炎,因为及时打了针,吃了药,很快就好了。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懂得了:架设家校桥梁是多么地重要。
五、抓好常规管理,促进班级习惯养成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从小事抓起,抓好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舒适.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俗话说,律人先律己,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言行举止,无形之中会影响全班几十个孩子。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学期初,我就根据班中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负责人,分工细致,收作业的、扫地的、擦窗的、浇花的、整理课桌的、保洁的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有责任。同学之间互相监察,发现有谁乱丢垃圾,谁乱涂乱画,谁破坏公物,要当场批评并按班规处罚,人人都是监察员。这样,同学们监管了别人也约束了自己。纪风严明了,学风浓厚了,班风也就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