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动起来,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作者】 青措卓玛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小学

【摘要】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灵活创设教学过程,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多种感官,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本文具体分析如何让小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旨在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起来;精彩
【正文】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中非常基础的一门学科,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精彩,让小学生真正“动起来”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知。
  一、增强趣味,勤动口
  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天性,合理的将小学数学知识变得更加趣味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深入的记忆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时,老师便可以巧妙的将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编成一个口诀:“同级运算挨着算,异级运算讲顺序,先括号,再乘除,后加减”。然后再让学生勤动口,大声读出来进行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记忆这个口诀,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二、巧设疑问,勤动脑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故可知一切的思维都是从疑问开始的。在进行新课的导入之前,我们可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同时通过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学点上。例如:在学习分数这一知识点时,首先我为学生编写了一段童话:唐僧与3个徒弟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在经过火焰山时,天气非常的炎热,唐僧安排悟空去找些水来,悟空却只找到了一个哈密瓜,唐僧只有将哈密瓜分成了经1/2、1/4、1/8让他的徒弟自行挑选,八戒说我要1/8那块,悟空笑说:这个呆子,哈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悟空要笑八戒吗?此时,我再将准备好的三个大小相同的原纸片拿出来,将其按照2份、4份、8份的标准将其均分,让学生自行对比其中的不同,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纷纷大胆的想象和质疑。有效的教学情境设置,让学生勤动脑,从而为小学数学课堂精彩呈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探究,勤动手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则是从动作开始的。”简单来说,动手操作是知识学习探究必要的过程,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本身就活泼好动,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结合该特点,教师可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发掘,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进行联系,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带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脑、手、口、眼都能够集中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使他们思维活跃起来,在活动中积极思考[2]。例如:在学习“对称轴”该知识点时,我首先准备了几张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自行判定其是否属于对称图形,并提出疑问:你是如何判断它是不是对称图形的呢?此时不少学生都将图形进行对折。此时,我再指出对折这个中轴线即为“对称轴”。通过采取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再例如,在学习“圆锥体积”这部分的知识点时,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将学生分为四个自然组,并让每个组的学生进行量米试验。然而,老师在发放容器的时候可以故意将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给第四组。所有学生通过进行实验得出,前3组的学生都非常惊喜的测量出所用圆锥的容积正好是圆柱容积的1/3,而第四组的学生却通过测量无法得出这样的实验结果,第四组的学生感到非常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时老师再将各个小组学生测量的容器收到讲台上,这时所有的学生便非常直观的发现第四组学生测量的容器并不是等底等高的。因此,所有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发现: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1/3。通过创设这样的教学过程,让所有的学生都“动”了起来,也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精彩,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这个规律。
  四、紧跟课程,勤动笔
  指导学生动笔听讲适合所有的课堂教学过程,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问题。其中,动笔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紧跟课堂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适时进行动笔学习,以便学生养成做笔记、勾画、标记和作图的习惯,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3]。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节内容时,老师可以灵活的设置:“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角为60°求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呢?”,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在读到“在直角三角形中”时,学生便可以用笔先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当读到“一个角为60°时,便可以在某一个角上画上半弧,并标出60°,而后面的问题在另外一个角上标记出来。”这样当老师提出问题时,所有的学生能够动笔进行勾画,让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起来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有效途径。因此,老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勤动口、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以便能够更好的完成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