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作者】 夏 会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七中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的内容涉及法律与国情,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对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确实有些太难,没有兴趣的学习就变成了“填鸭式”的灌输,课堂自然死气沉沉,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成绩。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老师要改变过去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额,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关键词】兴趣;活动;案例;合作;主动性
【正文】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不知不觉间,走上讲台已有几年了,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教师要想赢得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说眼下的生本教育已是将课堂回归给学生,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也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并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才能使课堂生动而圆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的内容涉及法律与国情,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对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确实有些太难,没有星却的学习就变成了填鸭式的灌输,课堂自然死气沉沉,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成绩。
要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兴趣,就需要教师想办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引用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有典型性、有针对性的案例也具有感染力和较强的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典型案例作为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和道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在例中激情,在例中明理,在情和理中导行,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典型事例应该是真实的,但也允许必要的虚拟,而这种虚拟并非是虚构和胡编的。如在讲《做时间的主人》一课时我选用的小明的故事,以小明一天的活动为教学的内容,有动画,有故事,有音乐,有场景,深深吸引学生。
二、现实生活资源走进课堂教学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与丰富多采的现代生活和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相比,教材的内容受其时空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内容中引用的案例、材料也难免会显得陈旧、老化。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积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新闻时事,尤其是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把一些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事件整合到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如在讲《法律是武器》这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造成最后悲剧的种种原因以及可以避免的环节,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则新闻视频资料强化学生法律意识,并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气氛活跃。
三、学生亲身体验,实现现身说法
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会和感悟中去学习,从而明确道理提高认识的过程。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触动,思维空前活跃,思想受到启发。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以活动引领教学,通过新颖的案例、灵活的方法、生动的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激情,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活动教学能够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关系和谐、使体验更加深刻、使思维更加灵活、使个性更加张扬!如在讲《你敢竞争吗》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课代表的竞选这一环节,学生自己组织现场竞选,并有学生投票得出竞聘结果,整堂课学生活动丰富,课堂活跃,教学目的明显
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兴趣
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学生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溶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学习《他们为什么会犯罪》这一课时,我将班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析一则案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本组的心得,学生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每组都能较好完成任务。学生发言时,涌现出不少颇有思想的见解。
五、充分有效利用媒体信息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思想政治课新课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媒体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可以使学生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知识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求新、求实、求活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分享高科技中来,充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和喜悦,例如: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一般有文字知识、相关材料、相关链接、有亲提醒、课堂练习等,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把相关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每节课都以课件形式教学,有声有色,重难点也能给学生很明确的体验,教学的效果很显著。
总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只有让学生愿意学,才能使它们真正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和观念,才能对它们真正的产生影响,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以前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老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额,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不知不觉间,走上讲台已有几年了,几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使我明白,教师要想赢得课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说眼下的生本教育已是将课堂回归给学生,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也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真正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愿意并主动的参与过程中,才能使课堂生动而圆满。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很多的内容涉及法律与国情,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对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确实有些太难,没有星却的学习就变成了填鸭式的灌输,课堂自然死气沉沉,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成绩。
要调动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兴趣,就需要教师想办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引用典型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有典型性、有针对性的案例也具有感染力和较强的说服力,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典型案例作为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和道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在例中激情,在例中明理,在情和理中导行,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典型事例应该是真实的,但也允许必要的虚拟,而这种虚拟并非是虚构和胡编的。如在讲《做时间的主人》一课时我选用的小明的故事,以小明一天的活动为教学的内容,有动画,有故事,有音乐,有场景,深深吸引学生。
二、现实生活资源走进课堂教学
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与丰富多采的现代生活和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相比,教材的内容受其时空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内容中引用的案例、材料也难免会显得陈旧、老化。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资源,积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新闻时事,尤其是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把一些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事件整合到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如在讲《法律是武器》这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造成最后悲剧的种种原因以及可以避免的环节,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则新闻视频资料强化学生法律意识,并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这样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课堂气氛活跃。
三、学生亲身体验,实现现身说法
体验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会和感悟中去学习,从而明确道理提高认识的过程。学生在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触动,思维空前活跃,思想受到启发。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以活动引领教学,通过新颖的案例、灵活的方法、生动的手段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激情,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活动教学能够营造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关系和谐、使体验更加深刻、使思维更加灵活、使个性更加张扬!如在讲《你敢竞争吗》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课代表的竞选这一环节,学生自己组织现场竞选,并有学生投票得出竞聘结果,整堂课学生活动丰富,课堂活跃,教学目的明显
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科兴趣
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学会同其他学生的配合、互动,既积极主动的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又善于溶入团队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倾听意见,互动交流,协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学习《他们为什么会犯罪》这一课时,我将班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分析一则案例,然后大家一起分享本组的心得,学生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每组都能较好完成任务。学生发言时,涌现出不少颇有思想的见解。
五、充分有效利用媒体信息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思想政治课新课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媒体信息的处理和应用,可以使学生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达到资源的共享。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知识视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灵活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求新、求实、求活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全部参与到分享高科技中来,充分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和喜悦,例如: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一般有文字知识、相关材料、相关链接、有亲提醒、课堂练习等,教师通过制作课件把相关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每节课都以课件形式教学,有声有色,重难点也能给学生很明确的体验,教学的效果很显著。
总之,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教师只有让学生愿意学,才能使它们真正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和观念,才能对它们真正的产生影响,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以前的教学大都是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老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学科的兴趣额,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