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见解
【作者】 俄日项杰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城关学校
【正文】 学校的重点和中心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扎实有效抓好课堂教学、狠抓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犹如一日三餐。这“一日三餐”不好落实,只靠课后不惜和大量作业这些“点心”和“零食”来弥补,就会“进食繁乱”,功能失衡,造成负担过重等。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本人对怎样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从心理上过渡,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优良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各项能力及潜力能否充分地得以发挥,从而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生理上的变化、新的环境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针对青少年从小学到初中过渡时可能出现的心理落差,我们的小学实验校与挂钩中学群策群力:多所实验校都请已毕业的初中生回校谈谈刚上中学的感受,让小学生们一方面产生紧迫感,明确学习航标,别一方面缓解紧张畏难情绪。
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和有效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既说明了发现疑问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质疑问难。韩愈在《师说》中视“解惑”与“传道”、“授业”并重,足见古代为师者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的。古人尚已认识,作为当代的我们不更应该认识并执行吗?但审视现代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几例?他们或认为学生太小,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是担心学生提问会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原定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是小学生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会令自己手足无措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确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和课堂开放观,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发展思维,增强求知欲望、阅读能力,锻炼培养创造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注意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学工具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媒体选择时应从哪些因素上加以考虑呢?
(1)中小学生特征因素。中小学生的特征因素是教学媒体选择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等。同一特征的学生在使用不同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当充分考虑和估计学生方面的特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课件太死板,太单调。这表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心理特征是对新、奇、特、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投学生所好,通过兴趣的调动来表现所期待的学习行为,新、奇、特、动的事物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必须把握好这个“度”,过分的追求新、奇、特、动必将起到反面作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意志力弱、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观察问题能力不强的、性格还很不稳定的中小学生。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我们利用媒体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是现代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要是能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针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来说最合适的媒体。
(3)从拥有的教学媒体资源方面加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媒体仅仅看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是不够的,还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尽量选用教学效果好,成本相对小的教学媒体。另外,还应从教师运用操作教学媒体的能力出发,选择和运用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进一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出属于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来。
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犹如一日三餐。这“一日三餐”不好落实,只靠课后不惜和大量作业这些“点心”和“零食”来弥补,就会“进食繁乱”,功能失衡,造成负担过重等。因此,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下面本人对怎样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几点个人看法。
一、从心理上过渡,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优良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各项能力及潜力能否充分地得以发挥,从而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生理上的变化、新的环境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针对青少年从小学到初中过渡时可能出现的心理落差,我们的小学实验校与挂钩中学群策群力:多所实验校都请已毕业的初中生回校谈谈刚上中学的感受,让小学生们一方面产生紧迫感,明确学习航标,别一方面缓解紧张畏难情绪。
二、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开端和有效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既说明了发现疑问的重要性,也鼓励人们质疑问难。韩愈在《师说》中视“解惑”与“传道”、“授业”并重,足见古代为师者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的。古人尚已认识,作为当代的我们不更应该认识并执行吗?但审视现代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几例?他们或认为学生太小,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是担心学生提问会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原定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是小学生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会令自己手足无措等等。所以,我们必须尽快确立科学的学生主体观和课堂开放观,积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其中学到知识,发展思维,增强求知欲望、阅读能力,锻炼培养创造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注意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学工具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媒体选择时应从哪些因素上加以考虑呢?
(1)中小学生特征因素。中小学生的特征因素是教学媒体选择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等。同一特征的学生在使用不同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当充分考虑和估计学生方面的特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课件太死板,太单调。这表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心理特征是对新、奇、特、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投学生所好,通过兴趣的调动来表现所期待的学习行为,新、奇、特、动的事物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必须把握好这个“度”,过分的追求新、奇、特、动必将起到反面作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意志力弱、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观察问题能力不强的、性格还很不稳定的中小学生。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我们利用媒体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是现代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要是能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针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来说最合适的媒体。
(3)从拥有的教学媒体资源方面加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媒体仅仅看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是不够的,还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尽量选用教学效果好,成本相对小的教学媒体。另外,还应从教师运用操作教学媒体的能力出发,选择和运用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进一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出属于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