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探寻
【作者】 措 毛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幼儿园
【摘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实践中,我们要创建交际情境,运用游戏化教学策略,让幼儿想说,能说。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幼儿倾听习惯和使用礼貌用语。【关键词】幼儿教育;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实践策略
【正文】
著名学者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期是人语言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段的培养,发展幼儿口头语言,培养交际能力,对其一生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个人如果在与别人交流时,不能把话说清楚、简洁、准确或说话不自然,没有礼貌等,就会造成沟通困难,势必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一、创设语言交际情境,让幼儿有话想说
口语交际是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人际交际,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即使有语言也只是自言自语,不能产生交际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们应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形象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掌握口语交际知识及技能。但在这种情境创设时,我们还要通过情境的激趣功能,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同时还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思维经验。首先,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创设交流的的话题,比如班上孩子表演《小猴子下山》: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这时提问孩子: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看到蹦蹦跳跳的小兔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呢?让孩子在想象中交流,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就课堂环境寻找交流的话题,教师也可以有意创设环境引发学生交流。如老师刚走进教室,可以配上夸张的动作说:“老师昨天晚上走在街上,路灯突然灭了,吓了我一大跳。小朋友们,你们有吓一跳的时候吗?”同学们有的说家里停电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吓一大跳;有的说星期天到农村去,突然一条大黑狗跑出来差点咬了自己一口,吓了一大跳;还有的说哥哥晚上戴了一个面具,吓了一大跳……
二、运用游戏平台,培养幼儿说话兴趣,使之想说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幼儿乐于游戏,是之天性,寓教于乐原则告诉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不仅是幼儿性格需要,也是快乐教育策略的需要。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游戏搭台,把口语交际的知识与方法寓于其中,并通过游戏化的平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想说欲望,打开话匣子。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小部分不愿说的学生,或者他们所说的偏离老师的主题引来其他同学的笑,造成不敢说的。当发现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只听不说,教师可有意提供语言示范,以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其参与说话;当讨论出现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观点等方式引发学生话题。词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词语的训练,多组织一些专门练习语言的游戏,借助多种形式训练说话。答案的多元性往往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多方面展开话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
三、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在听中理解别人说话主题
对话是口语交际的最基本的方式,在对话的过程中,对话双方进行直接的言语交流,说者和听者之间的角色在不断互换,双方凭着对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作出恰当的反应,从而使对话继续下去。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他们受娇生惯养,开口便说还容易,叫他们侧耳倾听便难。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常常打断别人说话,自顾表达自我。这样的观念显然不能将对话交流进行到底。我们知道,任何合适的对话,都应包含“倾听”和“言说”两个侧面,忽略任何一个侧面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且交际双方在应答之前都应虚心“倾听”,这样才能捕捉并筛选出正确的言语信息。如果对话中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就会抓不住问题的实质,答非所问,混淆或误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就会给沟通造成障碍,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当你渴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时,实现你交际的真正目的时,你最好先做个好听众,注意积极倾听。
四、培养幼儿运用礼貌语言进行交际
礼貌待人是我国传统,也是人之交际常情。但幼儿交际中,他们不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口语交际教学,渗透礼貌用语,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运用。因此,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谈,如面带微笑,主动向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助时能说清楚;不小心冒犯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对别人的谈话不插嘴……同时对幼儿口语交际中暴露出来的言语消极面应加以否定,如骂人、暴粗口等。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了情境表演和将尉实践活动等。如在教学儿童故事《小熊和小兔》时,我就引导孩子们注意小熊和小白兔的语言“欢迎”“对不起”“没关系”等,同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要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要学习小白兔礼貌地与人说话,热情地对待朋友,同时也要学习小熊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这样,就有篮球幼儿习得礼貌用语。
当然,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还有多种,但无论哪种途径策略,我们都必须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使之想说、能说是关键。因此,我们要多搭平台,多让学生练习实践。只要只要我们用心,相信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年。
[2]卢克涛,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J].家庭与家教,2008年。
[3]韩岳村,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年。
著名学者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幼儿期是人语言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段的培养,发展幼儿口头语言,培养交际能力,对其一生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个人如果在与别人交流时,不能把话说清楚、简洁、准确或说话不自然,没有礼貌等,就会造成沟通困难,势必在现代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创新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幼儿语言交际能力培养。
一、创设语言交际情境,让幼儿有话想说
口语交际是学生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以语言为载体的人际交际,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即使有语言也只是自言自语,不能产生交际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我们应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形象逼真的口语交际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掌握口语交际知识及技能。但在这种情境创设时,我们还要通过情境的激趣功能,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同时还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思维经验。首先,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创设交流的的话题,比如班上孩子表演《小猴子下山》: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时,这时提问孩子: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看到蹦蹦跳跳的小兔时,这时小猴会怎么想呢?小猴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呢?让孩子在想象中交流,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就课堂环境寻找交流的话题,教师也可以有意创设环境引发学生交流。如老师刚走进教室,可以配上夸张的动作说:“老师昨天晚上走在街上,路灯突然灭了,吓了我一大跳。小朋友们,你们有吓一跳的时候吗?”同学们有的说家里停电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吓一大跳;有的说星期天到农村去,突然一条大黑狗跑出来差点咬了自己一口,吓了一大跳;还有的说哥哥晚上戴了一个面具,吓了一大跳……
二、运用游戏平台,培养幼儿说话兴趣,使之想说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幼儿乐于游戏,是之天性,寓教于乐原则告诉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教学,不仅是幼儿性格需要,也是快乐教育策略的需要。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可运用游戏搭台,把口语交际的知识与方法寓于其中,并通过游戏化的平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想说欲望,打开话匣子。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小部分不愿说的学生,或者他们所说的偏离老师的主题引来其他同学的笑,造成不敢说的。当发现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只听不说,教师可有意提供语言示范,以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其参与说话;当讨论出现僵局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信息、观点等方式引发学生话题。词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要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说话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词语的训练,多组织一些专门练习语言的游戏,借助多种形式训练说话。答案的多元性往往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让孩子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多方面展开话题,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
三、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在听中理解别人说话主题
对话是口语交际的最基本的方式,在对话的过程中,对话双方进行直接的言语交流,说者和听者之间的角色在不断互换,双方凭着对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作出恰当的反应,从而使对话继续下去。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他们受娇生惯养,开口便说还容易,叫他们侧耳倾听便难。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习惯,常常打断别人说话,自顾表达自我。这样的观念显然不能将对话交流进行到底。我们知道,任何合适的对话,都应包含“倾听”和“言说”两个侧面,忽略任何一个侧面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而且交际双方在应答之前都应虚心“倾听”,这样才能捕捉并筛选出正确的言语信息。如果对话中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就会抓不住问题的实质,答非所问,混淆或误解别人的意图,这样,就会给沟通造成障碍,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当你渴望在人际交往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时,实现你交际的真正目的时,你最好先做个好听众,注意积极倾听。
四、培养幼儿运用礼貌语言进行交际
礼貌待人是我国传统,也是人之交际常情。但幼儿交际中,他们不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口语交际教学,渗透礼貌用语,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运用。因此,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与人交谈,如面带微笑,主动向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遇到困难需要人帮助时能说清楚;不小心冒犯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对别人的谈话不插嘴……同时对幼儿口语交际中暴露出来的言语消极面应加以否定,如骂人、暴粗口等。为此我们广泛开展了情境表演和将尉实践活动等。如在教学儿童故事《小熊和小兔》时,我就引导孩子们注意小熊和小白兔的语言“欢迎”“对不起”“没关系”等,同时教育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互相帮助,要用商量的口吻与人对话,要学习小白兔礼貌地与人说话,热情地对待朋友,同时也要学习小熊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这样,就有篮球幼儿习得礼貌用语。
当然,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还有多种,但无论哪种途径策略,我们都必须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使之想说、能说是关键。因此,我们要多搭平台,多让学生练习实践。只要只要我们用心,相信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5年。
[2]卢克涛,如何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J].家庭与家教,2008年。
[3]韩岳村,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