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作者】 周 萍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会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运动技能,而后者才是一节体育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标志。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如空间大、组织管理相对困难,外界各种因素对课堂教学干扰大,导致学生不易集中精力等特点。因此,搞好师生双向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相对困难。
【关键词】体育教学;提高;课堂质量
【正文】
  初中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环节,是学校课堂体系的重要部分,体育课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师的义务是保证学校体育课堂的正常进行,并要保障课堂的质量。那么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怎样提高课堂质量呢?我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应注重学生情感培养,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使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进而不断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将会对培养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中体育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直接灌输思想观点,体育课是通过实际锻炼,制造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健康的身体特征,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初中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不浓,学生自身缺乏内驱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尊重、关心、理解、爱护学生,注重情感教育,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给了我们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合理的教学步骤,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上体育课时,学生一般都渴望学会正确的动作,教师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学生就觉得没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学不会某种运动技巧,上课就打不起精神,可是当他初步学会,并且逐渐熟练后,就越练越想练。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保持新鲜感,这样学生就会有兴趣参加体育锻炼,课堂质量就会明显提高了。
  三、教师的观念要改变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素,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立足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拓宽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充分依据新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以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教师、学生、教材这个“金三角”。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学生、教材这三个要素,在它们互不联系、处于静止状态时,对课堂教学只存在潜在的影响。这三者怎样联系,进入什么样的动态过程,往往因教育观念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即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是学生学习教材的活动;教师对这种活动起组织、指导和点拨的作用,学习离不开教师,但学习是学习者自身的活动,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应从“独奏者”角色,从学习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改直接教学为间接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返还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制定学习计划,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组织协调、督促和咨询作用。
  四、创设问题情景,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快速跑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集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怎样才能跑得更快”的问题情景中互相探讨,互相体会,学生积极思维,有的认为直线跑才能跑的快,有的认为步幅大才能跑的快,有的认为频率快才能跑的快等。教师只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体会。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师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节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如果无视这一重要因素,只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无论教学内容多么完整,语言多么准确,动作多么完美,教态多么专注,那也只能说明你的体育理论和技能优秀,是自我陶醉式的教学,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更应该以学生作为一节课的重心,在备课时充分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他们的特点和差异了然于胸,然后去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才会使学生乐于学,主动学。这就是所说的变学生必须学为“我要学”。例如在体操学习中,首先要讲明白体操对于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的作用,让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起来;其次用完美的动作展示愉悦学生的身心,使他们产生对美的追求,完成兴趣上的激发;接着简明地讲解动作要领,并作巡回指导,及时鼓励和表扬,使他们在心理上增强自信;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挑选优秀学生担任组长做榜样,在比学赶帮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质量自然得以提高。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在上课时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