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作者】 肖 萍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小学



【正文】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同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是一门学习语言的课程,作为一门外来语言的学习课程,没有和汉语一样的母语环境,其学科本身就是有难度的。学好一种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的正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途径,也是学生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寻疑,预习能为听课做好准备,也是获得上新课主动权的最佳手段。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主动的,自觉的习惯,就是在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为此,我授新课之前,一定先留出预习问题让学生预习,如果课下没有时间,课上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使学生感到没有预习就不能上新课。
  首先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和目的:分清新课中已知和未知,发现问题,做好听课的准备,这是预习的任务;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这是预习的目的。其次,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新课内容的不同,预习方法也就不同。预习的方法可以归纳出八种:听力训练,朗读记忆,发现问题,排除障碍,准备材料,系统归纳,阅读理解,小组讨论。例如:
  二、 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在英语学习中,我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三种听的习惯。
  1.课堂上静心听的习惯。
  小学生爱模仿,善模仿,还好表现。课堂上,常有学生还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开口模仿或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当教师示范发音时,学生要边观察教师嘴形,边仔细听。当老师发音完毕,学生才能跟说。这样,发音才会到位,模仿效果才会好。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比如在学习/s/和/θ/两种发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观察两种发音在嘴形上和声音上的细微差别,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发音时做到正确无误。
  2. 仔细听录音的习惯。
  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中的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在听磁带跟读时,要鼓励他们积极模仿磁带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了录音内容。
  3.善于倾听他人的习惯。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有很多听其他同学说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在课上要避免枯燥操练,要多用“有意点名,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is your mother? What is your father? 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his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is his mother? What is his father?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学生在认真倾听他人说英语时,其实也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把自己摄取的信息用英语整合起来,从而达到用英语思维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课后复习习惯。
  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也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他根据本人所记住的无意义音节,经过不同时间间隔在记忆中所保持的百分比表明,刚刚记住的无意义材料最初几小时的遗忘速度很快,两天后就较缓慢,以后则更慢。因为遗忘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保持是相对的,遗忘是绝对的,在英语学习中要想不遗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学会复习。再者要有课外学习的习惯,学习英语仅靠课堂3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要相辅相成,学生必须养成复习习惯。
  课后复习,首先要求学生“今日功课今日毕,一早一晚两复习”,一般说来,早晚是复习整理功课的最佳时间,因为早晨无前摄抑制的干扰,而晚上又无倒摄抑制的干扰,早自修与每晚临睡前30分钟效果最佳。每堂课结束前布置口头及笔头复习内容。学完Grand Theatre:要求学生先听课文录音、朗读、复述、背诵课文,并要求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抄写文中的重点词组和句子。学完Wonderland:要求学生先听录音,然后拼读、背诵单词,并抄写、默写单词。学完Farmland和Pair work后,请学生听、读、背出小对话,并用课本中提供的交际用语说话,选词写话。 每学完一个单元,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并整理出该单元的重点项目、四会单词及词组、日常交际用语、语法要点等。要求学生在复习时不仅仅只停留在知其意、会背诵、能理解的基础上,而且要进入深层:会用、会交际。比如,能用所学词汇、交际用语、语法要点进行造句、连词成句、扩句成文、口头作文、编写对话,或给原来的对话“添枝加叶”等。
  另外,指导学生复习巩固的方法也很重要,复习整理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系统梳理知识,发展能力,深化理解的教学手段。复习这种系统功能是否能得到最佳发挥,还要看方法是否对头。方法对头,事半而功倍,方法不对,徒劳而无益。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学生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经过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与督促,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少许课堂作业与一定量的课外作业。所以实际上问题最大的是订正作业。我感觉,学生们尤其是差生,往往在校来不及完成订正作业。怎么办?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我们英语组的反馈意见是:
  1、本学科作业量的控制,难易程度的控制是关键。
  2、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布置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也就是说布置学生作业时一把尺,教师批改时多把尺,做到心中有底,对差生分层分阶段要求。
  但是我知道,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肯定会觉得很烦琐,它需要教师的十二分耐心。
  3、三门学科当天课堂作业量的协调,以及班主任老师的配合教育是基础。
  4、取得家长们的大力配合与协作是辅助线。
  如作业记录本,可成为又一本更直接的家校联系册,它可以集“学生作业记录,教师留言,家长留言”于一体。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会自然生成的,而是经有意识培养形成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所以,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靠教师。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有步骤、严格地训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