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生的养成教育浅谈

【作者】 宋文娟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养成教育对高中生具有特殊意义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伟人们的这些感言都说明了养成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世界著名的励志成功大师——希尔曾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面对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部分是90后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大多十分优越;即使条件差的家庭,也因孩子考上了高中,为了孩子可以竭其所能来满足学生的正当的和不正当的各种需要。因此,“任性、自制力差、唯我独尊、自以为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管不得”等就成了学生的主要特征。这些不良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如何通过养成性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对于班主任工作我只想说:缘于责任,工作很辛苦;缘于感动,生活很开心;缘于思考,一切在改变。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我对学生进行了多年的养成性教育实践,收效很好。
  一、统一认识,澄清标准,有规可依
  任何一种教育,只有被学生认可,才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对学生提出行为规范要求时,必须通过不厌其烦的宣传和发动,使学生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明确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了解其行为标准,即心里知道:在某一方面我“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不这样做的后果”等。当然规范的要求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
  为此,在高一入学军训时,我就抓紧时间与学生一起对学校的各种规范和要求进行认真的学习,组织讨论、谈体会,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解释。一个周的军训,班上的学生基本上都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有了较准确的认识。为了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可这些规定,我还把升学的第一个月的每个班会都用在了这个方面。使每个学生都有了清晰的标准,行为上有规可依,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
  二、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宽严结合,指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在家长、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尽快养成。比如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学生都知道,上了普高目的就是要通过努力学习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高一一开始学习,学生的不良习惯就暴露无遗了,如不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听不懂不研究也不向老师请教、抄作业、不会记笔记、不会自己完成导学案等。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首先开班会讲清这些不良习惯在学生成长中的危害,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其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思想上有清醒的认识。然后每月都组织两次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主题班会,有时让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谈体会,让存在不良习惯的学生谈教训;有时开展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演讲比赛;有时观看一些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专题片。在正面引导的同时,要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问题学生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但对某些表现极坏的学生还要进行严厉的批评,甚至必要的处罚,让违规学生知道:这样做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吃苦头的。也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
  三、规范自已的行为,做学生养成性教育的表率
  俗话说:“正人先正已”。做为班主任要求学生规范自已的行为,不能只站在指导者的层面上指手画脚,而应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成为学生良好习惯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只有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性教育。如:要求学生养成按时到校的习惯,我就对全班同学讲,从今天入学开始,我保证每天比规定的时间提前10分钟进教室,请大家向我看齐,但我不强迫大家都跟我一样。自此,我天天如此,保证做到。一个周以后,我们班提前5分钟以上到校的学生占到了95%以上。有一个女生经常在规定的时间之后几分钟到教室,究其原因是早晨起不来,对此我也不严厉批评,而是和风细雨地对她说,你看教室里的同学这么齐了,大家都在做作业或读书,咱再进去是不是很难为情啊?每天与这个学生都这样聊几句,不长时间她就不好意思再迟到了。
  四、积极营造养成性教育的良好氛围
  我十分重视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养成性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教室的四周,教育学生随时随地让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在教室的布置方面,在教室的外墙上开辟了班训和班主任寄语两个栏目,在每个栏目内各准备了28个心形卡,让全班56个学生都把自己的优点、不足、改进措施、励志名言等写在卡片上,供大家交流学习和监督自己执行改进措施。栏目下方则各贴一张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上方写着“胸怀祖国”,世界地图上方写着“放眼世界”。教室后边的黑板报每两周根据阶段性养成教育主题进行内容更新和主题强化。另外还在板报两边开辟了自律园地和学习园地,每天由值日班长记录班级的一日常规管理和学习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和问题学生,对值得表扬的行为进行表扬。值日班长还要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每日点评。对值日班长发现的问题,我都是及时解决,把工作做细。在教室的两边墙上我也写了一些名言警句贴上,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诚实守信,惜时高效”等。在前面的黑板上方我写上了“态度决定高度”几个大字。这些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同时也都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作用。优美的环境营造了养成教育的好氛围。
  事实证明:我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性教育中,坚持“重在开头,意在渗透,贵在坚持。”“全方位、重过程、要结果。”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更新观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