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反思
【作者】 李 晗
【机构】 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基本交流与表达的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进一步深造、走向社会步入工作都会产生影响,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高中阶段基本定型。本文将反思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关键词】 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反思探究;解决方法
【正文】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课程的学习往往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习语文容易,但是学好语文却不容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所谓的“题海战术”并不适用于语文这一门学科,语文课程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考核,对课本的考察内容并不多,靠大量的做题提高语文成绩是很难的。尤其是高中语文,语文考试的灵活性更强,涉及的内容也很复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反思,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主场,更应该是学生的主场。课堂教学效果受到教师、学生和教学氛围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浪费时间,对语文并不重视,认为学习语文的时间不如做两道数学题,学生在思想上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又何谈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学习语文。语文教师会经常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毫无精神,昏昏欲睡,更有甚者直接将语文课当作是“睡觉课”,在课上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学生在语文课上,除了听课,剩下什么都做,而在语文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又会找到教师分析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纠正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才能让学生在行动上做出改变。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光是愿意还不够,还要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这种主动性不是学生在看到试卷上刺目的成绩才被刺激的主动,而是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自发的融入其中。像在语文必修三中《鸿门宴》这一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项羽和刘邦,让学生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对两人的看法。
2.教学方式具象化,教学内容综合化
语文是一门看似具体实在其实内容抽象,难以把握的学科,而且语文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开放性。就像是语文写作,作文是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和正确答案的,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掌握授课内容抽象与具体的度,在需要详细讲解的地方,教师要将知识掰开揉碎地讲;在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详略得当。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与悟性,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充实教学内容,多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在课堂与课后都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比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会碰到一词多义的情况,像是“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整理出来,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便于学生复习。
3.教师以语文教学大纲为基础,扩充语文课堂的容量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纲为纲”,以考试大纲为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增加课程容量,仅仅依靠书本是难以应对考试的,要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语文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像在学习《离骚》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本只是截取了一部分内容,针对其中的名句、佳句,教师可以进行课外补充,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屈原的思想感情,也是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应对考试。而且从目前考试的角度来说,考试越来越富有人文气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总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追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教学内容要做到有详有略地分析讲解,综合化地进行语文教学;最后,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课程的节奏,在此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真正在反思与总结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红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的三个维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 (25) :79-79
[2]田晓晓 语文教学反思的有效作用漫谈 《软件:电子版》, 2015 (12) :319-319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高中课程的学习往往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习语文容易,但是学好语文却不容易,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所谓的“题海战术”并不适用于语文这一门学科,语文课程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考核,对课本的考察内容并不多,靠大量的做题提高语文成绩是很难的。尤其是高中语文,语文考试的灵活性更强,涉及的内容也很复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反思,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的主场,更应该是学生的主场。课堂教学效果受到教师、学生和教学氛围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浪费时间,对语文并不重视,认为学习语文的时间不如做两道数学题,学生在思想上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学习,又何谈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学习语文。语文教师会经常在课堂上发现学生毫无精神,昏昏欲睡,更有甚者直接将语文课当作是“睡觉课”,在课上完成其他课程的作业;学生在语文课上,除了听课,剩下什么都做,而在语文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又会找到教师分析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纠正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才能让学生在行动上做出改变。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光是愿意还不够,还要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这种主动性不是学生在看到试卷上刺目的成绩才被刺激的主动,而是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自发的融入其中。像在语文必修三中《鸿门宴》这一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项羽和刘邦,让学生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对两人的看法。
2.教学方式具象化,教学内容综合化
语文是一门看似具体实在其实内容抽象,难以把握的学科,而且语文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开放性。就像是语文写作,作文是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和正确答案的,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主观性。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掌握授课内容抽象与具体的度,在需要详细讲解的地方,教师要将知识掰开揉碎地讲;在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详略得当。有句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与悟性,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充实教学内容,多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在课堂与课后都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训练。比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会碰到一词多义的情况,像是“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整理出来,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便于学生复习。
3.教师以语文教学大纲为基础,扩充语文课堂的容量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纲为纲”,以考试大纲为课程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增加课程容量,仅仅依靠书本是难以应对考试的,要在课堂上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学生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语文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像在学习《离骚》这篇课文时,由于课本只是截取了一部分内容,针对其中的名句、佳句,教师可以进行课外补充,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理解屈原的思想感情,也是在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应对考试。而且从目前考试的角度来说,考试越来越富有人文气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
总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及时反思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追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教学内容要做到有详有略地分析讲解,综合化地进行语文教学;最后,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课程的节奏,在此基础上,丰富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真正在反思与总结中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红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的三个维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 (25) :79-79
[2]田晓晓 语文教学反思的有效作用漫谈 《软件:电子版》, 2015 (12) :3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