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开启孩子与文本对话的心灵之窗——浅谈阅读指导的几点做法

【作者】 王汝响

【机构】 安徽省灵璧县虞姬乡明德小学

【摘要】把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好了,阅读能力形成了,其他的语文能力自然就增强了。每一个朗读者就是一个与作者在一起对话的学者,不仅达到了最基本的正确,流利,而且逐渐有了感情。真正达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读史能让人明智,读诗能让人聪慧。“读”会一直伴着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成为一次又一次的动人心魄的对话交流。
【关键词】对话;重读;多读;激发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从小重视阅读,热爱读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从教以来就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阅读习惯培养好了,阅读能力形成了,其他的语文能力自然就增强了。
  要想让孩子们从小爱阅读。那就得激发其读书兴趣,给他们提供充足的读书的机会和时间,他们充分接触到书了,长期以来才能与书成为朋友。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努力地给孩子们创设读书的情境,让他们抓住读书的契机。
  一 、借助文本,让他们充分地读。
  新课程保准中提出,读书,首先要正确,流利,然后再谈到有感情。在于每一篇经典课文对话之时,我从不会让他们匆匆收尾,一定要让他们读透,读通文本。每遇到读书水平较低的学生,我也从不批评,相反,耐心地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坚持正确地读书方法,认真读,一定能读好!本想泄气的孩子,看到我期待的眼神,再加上同伴们的一次次纠正、帮助,这些孩子总是努力又努力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直到课文结尾。这时的我和他们都会欣然释怀,像放下了一个重担似的。在下次的语文课上,保准在上节课读得不理想的那位学生在读书的教学环节里一定会高高地举起小手,好像向大家宣布:“我会读书啦!我一定比上次读得棒!”我也总是留心地找机会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一直以来,学生的语文作业我布置的很少,这样可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读书,潇潇洒洒地去读书,走进书中,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这样,我的学生读书的热情逐渐被激发了,一个带动两,两个带动三,渐渐地,班级阅读兴趣浓厚了,读书气氛高涨了,大家都想读书。趁热打铁,每周的“阅读课”,我班必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我要读书’会”,那场面,那是人人入情入境,个个娓娓动听。让你感觉到每一个朗读者就是一个与作者在一起对话的学者,不仅达到了最基本的正确,流利,而且逐渐有了感情。真正达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老师一方面要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和诱导。这样的阅读指导,课文还需要我们老师的讲读吗?
  二 、《同步阅读》绝不容丢弃一边。
  “水木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木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维,只有在对话中才会迸发出火花。让学生爱阅读,还要多读。除了读书本,学生手中的《同步阅读》也是一本难得的工具书。它同每篇课文同步,《同步阅读》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与每一篇课文相对应,它具体而又详尽地补充介绍课文的背景啦,相关的故事啦,以及其它拓展的知识。给学生及时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营养。这样的文章 ,学生总是习惯的在学文之前或之后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然后,我就在一定的最恰当的时机,让学生说一说,讲一讲,读一读,谈一谈。学生们在我的重视下,更爱看《同步阅读》了。他们与《同步阅读》产生了共鸣,激起了学生的思维之花,培养了他们更爱读书,更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 、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本课外书。
  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习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无论是我从教的低年级,还是即将毕业的高年级,我都会让孩子的手中拥有一本课外书。他可随时在孩子闲暇时间翻一翻,看看、读读,在我所带的班级,一定有一处地方,那就是——图书角。我会号召同学们行动起来,自愿捐书,无论书是陈旧还是崭新,只要是自己看过的,就捐献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 不久,图书角的是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当然,  阅读不能沉湎于表面上的热闹,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引导学生潜心琢磨语言文字上,拥有一种丰富的安静,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学生的阅读时间上,我做了安排,一方面充分利用专门的诵读课去读这些书,我还安排了语文课。完成语文教学之后,我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去看课外书。至于书在学生手中,看完及时登记归还,看书的时间也是自由支配的。在这项读书活动中,最让学生兴奋的是,每天的晨读课的开始,都有一位同伴介绍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时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思考同大家交流,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一周结束之后,我们班的黑板报文化栏中也会出现一篇篇行文流畅、真情实感的佳作,书面表达能力自然也逐渐得到了提升。现在,不仅孩子们的心意满了,同学们的脑海也充盈了。这何尝不是令家长称赞的一种人文教育?
  四 、重视经典诗文诵读。
  读,是识记的需要。掌握学过的词语,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是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所以,为了让孩子们积累得更多,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我对学生书包里的教育局发放的人手一册的《中华民族优秀经典美文》也非常重视。每天的晨读课,这是必背的科目。读史能让人明智,读诗能让人聪慧。这一篇篇经典诗文,凝聚了古代文化的精髓,是值得诵读、识记的。一周下来,每个学生都在一周最后一节的诵读会上展示朗诵经典诗文成果的,评出优秀朗诵者,给予奖励。在本学期末学校开展的“经典美文朗诵表演展示会”上,我们班的具有个性化的诵读形式和高超的朗读水平相结合的展示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阵阵掌声。同学们对阅读又有了新的注释和领悟。
  总而言之,离开“读”这个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训练。语文本领的掌握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读”会一直伴着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成为一次又一次的动人心魄的对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