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者】 张灿忠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
【正文】 创新意识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下面谈谈我在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的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
一、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只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教法上应创新
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广泛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不论是在上新课、习题课,还是上复习课,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起学法指导、解答疑难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育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和立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更易接受,且印象深,效果好。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而多媒体技术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教师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和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3、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
(1)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积极探求,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使他们感到“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威严,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不会有被同学取笑的苦恼,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创新,大胆地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
(2)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它能提供丰富的问题,它就有生命。”要想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就应积极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质疑,以扶持其创新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大胆地跳出教材
高中数学的概念、公理和定理很多,理论知识也多,特别是立体几何,从课本编排来看,问答题、命题证明较多,而学生对这些都感到很吃力,特别是书写格式和步骤。因此,教师在选例题和习题时可适当跳出教材。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数学创新思维是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思维成果,而不是简单再现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过的解题技能。 华罗庚教授也说过:“只把现成饭拿上桌,而无做饭过程,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塑造,把学生当作录音机,其结果是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信的人格和创新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
1、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揭示数学规律。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助跳板”,加强观察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根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寻找独特的解题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重视想象力的训练。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
3、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就是让学生突破常规,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课后给学生留一个创新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许多学校中学生的数学作业可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另外,我们许多老师都喜欢出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在这方面我改变了原来的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
1、我请班上几个基础较好的同学轮流给同学们出思考题; 2、同桌或邻桌之间互出思考题; 3、同学之间互相批阅思考题。
如此一来,同学们兴致很高,相互探讨,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查资料,第二天给出参考答案;有的同学还自己编写题目。这样把空间和时间留给了学生,既培养和锻炼了他们查阅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避免了学生受教师思维的限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一、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只有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教法上应创新
教师应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而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广泛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不论是在上新课、习题课,还是上复习课,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只起学法指导、解答疑难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育现状,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静动结合,给学生以实感和立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直观的三维动画,学生更易接受,且印象深,效果好。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而多媒体技术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和变化过程,教师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和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3、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
(1)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精神。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积极探求,教师就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使他们感到“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威严,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不会有被同学取笑的苦恼,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创新,大胆地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
(2)重视提出问题,扶持创新行为。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它能提供丰富的问题,它就有生命。”要想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就应积极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质疑,以扶持其创新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大胆地跳出教材
高中数学的概念、公理和定理很多,理论知识也多,特别是立体几何,从课本编排来看,问答题、命题证明较多,而学生对这些都感到很吃力,特别是书写格式和步骤。因此,教师在选例题和习题时可适当跳出教材。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数学创新思维是指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思维成果,而不是简单再现书本知识和教师讲过的解题技能。 华罗庚教授也说过:“只把现成饭拿上桌,而无做饭过程,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塑造,把学生当作录音机,其结果是使学生缺乏独立、自信的人格和创新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
1、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揭示数学规律。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助跳板”,加强观察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根据问题的具体特征寻找独特的解题方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重视想象力的训练。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
3、加强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就是让学生突破常规,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观察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课后给学生留一个创新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许多学校中学生的数学作业可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另外,我们许多老师都喜欢出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在这方面我改变了原来的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
1、我请班上几个基础较好的同学轮流给同学们出思考题; 2、同桌或邻桌之间互出思考题; 3、同学之间互相批阅思考题。
如此一来,同学们兴致很高,相互探讨,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查资料,第二天给出参考答案;有的同学还自己编写题目。这样把空间和时间留给了学生,既培养和锻炼了他们查阅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避免了学生受教师思维的限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材、研究学生,设计出最佳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