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悬念设置例谈
【作者】 李玉文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第二实验小学
【正文】 【摘 要】 教学背景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标强调: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教学课程中设置悬念至关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总结出多种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悬念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感染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设置“悬念”呢?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课堂上经常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教学过程中,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即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
参考文献:
[1]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兰海燕;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陈新华;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函数思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悬念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感染力。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设置“悬念”呢?
一、激“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激疑:“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巧“问”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
三、示“错”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容易出错的复习题:36-36÷3。许多学生的计算步骤如下:36-36÷3=0÷3=0。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强信息“36-36”削弱了计算顺序这一信息,造成了计算的差错。而只有个别学生的计算步骤是:36-36÷3=36-12=24。出现这两种情况,正在我的意料之中。我顺水推舟,把这两种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顿时,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第一种解答正确,有的说第二种解答正确。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实践证明,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容易做错的题目,展示错误,造成“悬念”,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四、设“障”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了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五、求“变”
求“变”就是在教学中对典型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演变,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此类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本质属性,也使学生对学习始终感到新鲜、有趣,由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2)女同学是男同学的几分之几?(3)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几分之几?(4)女同学比男同学少几分之几?(5)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学生思维潜力的发挥起到一个创景设情的作用。
课堂上经常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会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教学过程中,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以疑激学,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即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的契机,常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艺术感.。
参考文献:
[1]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兰海燕;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陈新华;小学数学教材和教学中的函数思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孙艳玲;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