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兴趣”情境的创设

【作者】 索太加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麻寄宿制小学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创设“探索性情境,竞争性情境,游戏性情境,故事性情境,操作性情境”等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情境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就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固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学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兴趣”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近16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l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5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的特点,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看谁摆的又对又巧”、“夺红旗比赛”、“男女对抗赛”、“小组对抗赛”、“小能手”等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摘苹果”、“拍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可通过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指名对),做小医生给果树看病,改正错误,小猫钓鱼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不知不觉学会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质量。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一节内容时,我为同学们讲了“田忌赛马”的故事,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我再让学生依次说出田忌赛马时出马的顺序,取胜的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讲授了田忌的聪明才智,从而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通过操作,学生发现了有些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发现了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教学时,我们应通过多种渠道,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情境,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教育学.小学》云南省现代教育评估中心编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4
  [3]《教育心理学.小学》云南省现代教育评估中心编 [M].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