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有效性策略探析
【作者】 才让吉
【机构】 青海省循化县机关幼儿园
【摘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想方设法点燃幼儿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巧妙创设情境,允许孩子插话,鼓励质疑问难,启发创造想象对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 幼儿教育;创新能力
【正文】
幼儿创新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起着最根本的决定作用。所谓幼儿创新能力,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明”,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妙创设情境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首先应具有创造性。教师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造就创新性的学生。创造性的教师自然具有创新的教育观点,喜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实施创新性的教育,这样的环境与教育也正是学生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如鱼得水。因此,我们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堂情境中,为孩子创设敢想善思的创新性学习的良好情境。当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结合挂图,投影介绍大自然变化的杰作——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而构成的壮观景象时;当教师用动听的语言娓娓叙说化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以至取得的辉煌业绩时;当孩子们看到计算机屏幕上动画效果;当孩子在探求新知,寻找规律而获得意外成功的惊喜时;当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突然产生的灵感所带来的快乐时。无不感受到美的熏陶,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巨大源泉。
二、允许孩子插话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的幼儿教育,强调营造有利于形成幼儿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动力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和获得了心理自由时,最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教师对孩子疑难进行解答,或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幼儿答问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孩子插话,尝试对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就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也是幼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培植的活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努力让幼儿了解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让他们没有恐惧和不安,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能量。教师要少对幼儿说“不”,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处在这种氛围中的幼儿,心理就会紧张不安,焦虑程度就会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就会受到抑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我们要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新的氛围。记得看图讲述“小猫跳水”的故事,当讲到小猫黑黑不慎落入水,小猫白白大喊救命,鸭大哥赶紧跑来时,一位孩子高举着手,我让她发言,她说:“老师,跑来的是鸭大嫂,不是鸭大哥! 因为鸭子头上系着围裙、还是花的,是鸭大嫂!”我一看,确实如此,当即表扬她善于观察,认真分析……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朱更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这里的怀疑必须有根据。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孩子,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们的正确意见,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而不是训斥、打击、挖苦。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极其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诚然,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对孩子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我们加以培养,久而久之,他们就敢在课堂大胆质疑了。
三、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孩子们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孩子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无论是课上、课下或是课后从“敢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孩子思路,教给他们提问方法,以带动全体,积极参与,促进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使幼儿乐于和善于表达、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幼儿巨大创造潜能发挥出来。一次,班上的吴博文问我:“老师,蚂蚁会游泳吗?”这个问题我真给不了确切的答案,我说:“你说呢?你认为蚂蚁会不会游泳?”“我觉得她……不会游泳。“你怎么会觉得蚂蚁不会游泳?”为探个究竟我继续追问。他说:“在动画片上看过蚂蚁过桥,有人躺在桥上,它不小心掉到河里,却很使劲抓住了人的衣服,爬到了人的肚子上才过了桥。要是它会游泳,它就不怕掉下水嘛。”于是,我们与其他孩子商定抓只蚂蚁试试看,通过试验,我们发现蚂蚁真的不会游泳。从这件小事中,我看到保护孩子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孩子在观察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四、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开展游戏活动也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智慧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动作。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活动恰恰是一种直观的动作思维,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活动本身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活动中也接收了许多新的信息。
总之,创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要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以上所谈到的四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获得知识和技能,大胆提倡创新,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应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也是在幼教事业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J].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2]王春燕.中国前沿课堂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幼儿创新能力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起着最根本的决定作用。所谓幼儿创新能力,就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勤于动脑、敢于质疑的“小问号”,勤于探索、独具慧眼的“小发明”,勤于动手、乐于实践的“小能手”。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巧妙创设情境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首先应具有创造性。教师在培养儿童的创新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很难造就创新性的学生。创造性的教师自然具有创新的教育观点,喜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实施创新性的教育,这样的环境与教育也正是学生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如鱼得水。因此,我们应以创造者的身份进入设置的课堂情境中,为孩子创设敢想善思的创新性学习的良好情境。当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结合挂图,投影介绍大自然变化的杰作——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而构成的壮观景象时;当教师用动听的语言娓娓叙说化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以至取得的辉煌业绩时;当孩子们看到计算机屏幕上动画效果;当孩子在探求新知,寻找规律而获得意外成功的惊喜时;当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突然产生的灵感所带来的快乐时。无不感受到美的熏陶,成为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巨大源泉。
二、允许孩子插话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的幼儿教育,强调营造有利于形成幼儿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动力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幼儿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和获得了心理自由时,最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教师对孩子疑难进行解答,或对某一知识进行讲解,或对某一幼儿答问进行评价时,有可能遇到孩子插话,尝试对某一观点有不同意见而进行反问。这就是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真正体现,也是幼儿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以培植的活土。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努力让幼儿了解老师是非常理解和尊重他的,让他们没有恐惧和不安,进而产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轻松愉快感,并在活动中迸发出更多能量。教师要少对幼儿说“不”,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处在这种氛围中的幼儿,心理就会紧张不安,焦虑程度就会提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就会受到抑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不用学校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我们要多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一类的话,要多鼓励、多表扬、多支持、多肯定、多承认、多接纳、多欣赏,要多给幼儿创新的氛围。记得看图讲述“小猫跳水”的故事,当讲到小猫黑黑不慎落入水,小猫白白大喊救命,鸭大哥赶紧跑来时,一位孩子高举着手,我让她发言,她说:“老师,跑来的是鸭大嫂,不是鸭大哥! 因为鸭子头上系着围裙、还是花的,是鸭大嫂!”我一看,确实如此,当即表扬她善于观察,认真分析……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朱更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这里的怀疑必须有根据。作为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孩子,实事求是地对待孩子们的正确意见,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而不是训斥、打击、挖苦。幼儿对于教师的关注是极其敏感的,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创新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诚然,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对孩子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我们加以培养,久而久之,他们就敢在课堂大胆质疑了。
三、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孩子们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孩子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无论是课上、课下或是课后从“敢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过程。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孩子思路,教给他们提问方法,以带动全体,积极参与,促进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和谐、融洽、健康的人际关系,使幼儿乐于和善于表达、交流思想和情感,保持自己的个性,使幼儿巨大创造潜能发挥出来。一次,班上的吴博文问我:“老师,蚂蚁会游泳吗?”这个问题我真给不了确切的答案,我说:“你说呢?你认为蚂蚁会不会游泳?”“我觉得她……不会游泳。“你怎么会觉得蚂蚁不会游泳?”为探个究竟我继续追问。他说:“在动画片上看过蚂蚁过桥,有人躺在桥上,它不小心掉到河里,却很使劲抓住了人的衣服,爬到了人的肚子上才过了桥。要是它会游泳,它就不怕掉下水嘛。”于是,我们与其他孩子商定抓只蚂蚁试试看,通过试验,我们发现蚂蚁真的不会游泳。从这件小事中,我看到保护孩子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并加以正确引导,让孩子在观察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
四、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开展游戏活动也是推动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为智慧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动作。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活动恰恰是一种直观的动作思维,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活动本身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活动中也接收了许多新的信息。
总之,创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且要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以上所谈到的四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获得知识和技能,大胆提倡创新,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应是我们幼儿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也是在幼教事业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J].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2]王春燕.中国前沿课堂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