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者】 杨 维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干海鱼脊小学

【摘要】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发挥;主体地位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教学的重点产生了位移,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教是为了不教”。那我们现在的教就是为了学生今后的学习。要让学生由老师的教变为自己的学,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教学重视完成认知目标,情感意志,态度观念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角色,让他们深层次的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要为学生创设“说理”的空间
  有许多教师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生怕学生有所闪失,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其实那样做,由于缺少了对学生心理的一种顾及,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并非就能产生好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不易忘记的应是在愉快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经过主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所以,教师不能“大讲特讲”,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说理”的机会和开拓学生“说理”的空间。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尝试着去改变过去的“滔滔不绝”。复习旧知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说,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也让学生说收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试卷评讲时,尽量让学生上台讲应用题列式的理由。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对老师讲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我再给予讲解。实践告诉我,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握得好,少讲比多讲收到的效果确实要强。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空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是促进创新的原动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上,必须做到融科学性与艺术性相一致。
  首先,从问题质量的角度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低劣的问题则是浪费时间。其次,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自问自答”式的提问,或“连环炮”式的提问。教学中教师“边问边答”或“问”得过多,且注重的是形式上的完美,突出的是对知识的灌输,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要为学生创设“书写”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要重视板书的重要性,但这种板书应该既有教师的,又有学生的,不能使黑板仅成为展示教师“教路”的“屏幕”,也应让学生在其上展示“学路”。很多情况下,教师少写而让学生多写,并学会尊重学生的板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课堂教学中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同样一个思考题,在不同的班级用相同的时间,由我和一个优秀学生分别讲和书写步骤,到单元考试时这道题的正确率是学生讲的班级比我讲的班级高,这说明了学生是从学生认知角度出发讲的,而我是从成人认知角度出发,讲的重点不一样(或许还有学生对学生讲的新鲜感吧)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让学生自己概括结论,并提供黑板由他们去书写,有时甚至课题也让学生去书写。虽然他们的字迹不如教师的美观规范,语句也不够通顺,但那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学生板演结果的对错,由其他学生去判断,这比教师自己操办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要为学生创设“实践”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演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固然重要,但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一次讲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我把圆片剪成无数个小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边讲边演示。一节课下来浑身汗水,可是反馈作业发现错误很多。后来我再讲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我一改自己演示实验变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亲自动手后,公式理解了,作业正确的多。后来我在讲圆锥体积公式推导时,我让学生自己带上各种底面积相同和不同的,高相同和不同的圆柱和圆锥,到学校沙坑里去进行测量,这样学生亲自动手后,感受很深,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实验操作让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远比让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好的多。
  总之,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强化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意识,明确学生对课堂教学应承担的责任,深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让学生明白他们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陆贤.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8,18
  [2]曹喜军.发挥主体作用,挖掘学习潜力[J].教师.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