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思品教育的行为训练
【作者】 仵 阳
【机构】 陕西省岐山县雍川镇马江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材;训练要求;训练形式;教育
【正文】
思想品德教育亦称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行”德育的关键,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可见,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真正让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道德行为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准确把握教材,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1、基础性。教会学生做人,做个好学生、好公民,是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主要目标。只有首先使学生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公民,才能真正循序渐进地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层次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把握好“度”。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过程,教师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要求。
3、示范性。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少年儿童追求上进、向往英雄、好模仿。通过让学生收集榜样人物的故事,把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学生在形象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望的印象,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形式多样的行为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理想的效果。
4、暗示性。针对思品课中的“做一做”,教师在布置时可用暗示性的指导语。例如要求学生为身边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使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就是暗示着这种帮助是不需要任何回报、是无条件的,从为他人服务中领略乐趣,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训练要求规范化、具体化
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是自动化的行为。形成了习惯,能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形成规范行为习惯的内容,如:对人有礼貌,遵守课堂纪律,升国旗时要肃立等,对这些规范点必须以规范化的动作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形成习惯,成为不由自主的行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平时的生活实践加以巩固,使学生的礼貌行为慢慢形成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要求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抽象,这样学生才记得牢,学得会,做得到,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不久,他们所掌握的道德行为都是机械的和被动的,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表面的和不稳定的,他们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容易出现言行脱节、道德行为不稳定等现象,他们的感知和思维活动都依赖于具体形象。
三、训练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感知觉中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如果行为训练的形成单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为此,可以这样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现身说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和自觉调控自己的言行。少年儿童追求上进,向往英雄,好模仿。通过让学生收集榜样人物的故事,把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学生在形象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起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四、教育要求立体化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还需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延伸活动的开展,导好学生社会行为表现。引导学生用道德尺码去检验社会上的千姿百态,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增强抗腐能力,把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要求挂上钩,增强道德信念,升华精神境界。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带鼓动性的问题:“你学的道德,你家中人也懂吗?请你向他们讲讲,并做给他们看看。”例如:在教学《助人为乐的好少年》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动人事迹。使教育的社会职能蕴含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之中,使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转化消极因素,优化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我们要反复抓、抓反复,同时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延伸到家庭、社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这三方面协调起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新一代的合格人才。
思想品德教育亦称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行”德育的关键,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可见,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真正让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道德行为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准确把握教材,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1、基础性。教会学生做人,做个好学生、好公民,是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主要目标。只有首先使学生成为一个好学生、好公民,才能真正循序渐进地将其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层次性。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把握好“度”。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过程,教师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要求。
3、示范性。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少年儿童追求上进、向往英雄、好模仿。通过让学生收集榜样人物的故事,把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学生在形象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望的印象,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选择和运用形式多样的行为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理想的效果。
4、暗示性。针对思品课中的“做一做”,教师在布置时可用暗示性的指导语。例如要求学生为身边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使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感到快乐”就是暗示着这种帮助是不需要任何回报、是无条件的,从为他人服务中领略乐趣,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训练要求规范化、具体化
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一种动力定型,是自动化的行为。形成了习惯,能使道德行为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形成规范行为习惯的内容,如:对人有礼貌,遵守课堂纪律,升国旗时要肃立等,对这些规范点必须以规范化的动作反复训练学生,使之形成习惯,成为不由自主的行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平时的生活实践加以巩固,使学生的礼貌行为慢慢形成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要求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抽象,这样学生才记得牢,学得会,做得到,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不久,他们所掌握的道德行为都是机械的和被动的,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表面的和不稳定的,他们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容易出现言行脱节、道德行为不稳定等现象,他们的感知和思维活动都依赖于具体形象。
三、训练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感知觉中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容易被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如果行为训练的形成单一,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为此,可以这样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现身说法”,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学生只有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和自觉调控自己的言行。少年儿童追求上进,向往英雄,好模仿。通过让学生收集榜样人物的故事,把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学生在形象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起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
四、教育要求立体化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还需要注意课内外、校内外延伸活动的开展,导好学生社会行为表现。引导学生用道德尺码去检验社会上的千姿百态,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增强抗腐能力,把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社会要求挂上钩,增强道德信念,升华精神境界。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带鼓动性的问题:“你学的道德,你家中人也懂吗?请你向他们讲讲,并做给他们看看。”例如:在教学《助人为乐的好少年》一课时,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动人事迹。使教育的社会职能蕴含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之中,使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转化消极因素,优化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正确的指导和反复的训练。我们要反复抓、抓反复,同时把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延伸到家庭、社会,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使这三方面协调起来,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新一代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