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作者】 陈永红

【机构】 四川南充火花计算机世界希望小学

【摘要】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计算能力;良好习惯;培养
【正文】
  数学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所以数学是一门基础公共学科。人们只要提到数学脑子里就会想到计算,说明计算在数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学好数学首先得学好计算,计算是数学的起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占有很大的比重。,从20以内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口诀试商,到两位数整数乘除法,再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因此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找出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以便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自己从教数学多年的经验来谈谈几点看法。
  一、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接触到整数(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算理,弄懂算法,熟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其次,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比如讲“凑十法”就让学生用小棒摆弄,从而深刻理解其原理和算法。最后,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巧妙地由旧知识延伸出来,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并转化为技能,如小数加减法学习就是引导学生对计数单位的理解和回忆来进一步学习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在计算时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某些知识不理解,学生在计算时意识不到是错误的;二种是口算不熟练,造成计算失误;三种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例如看错题目,计算过程不符合要求,没有验算习惯等等。因此平常练习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时要有耐性,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
  3.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4.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验算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
  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口算能力。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口算特点和技巧,并且直接影响到今后相关内容的学习。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口算”题,倚托正确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口算技能。
  四、培养学估算习惯和能力
  估算以口算、笔算为基础,而估算的灵活运用能提高口算、笔算效率。如个位是3和8,结果的个位相加就肯定是1,相乘就一定是4。如计算98+192,让学生先思考98和192分别接近几百,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当笔算完成后,再将正确的得数与估算结果相比较,起到验算的作用。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估算,乐于估算。 
  五、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倡算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离不开连续而大量的练习,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如运用多媒体和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算法多样化的训练。面对一个计算问题时,获得计算结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算法多样化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有些数学计算试题具有明显的形式和数字构造特征,如25×4=100,125×8=1000等。通过简算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带来快乐的精神享受,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大有益处。
  六、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刚刚学习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例如,退位减,前一位退了1,可计算时忘了减1。同样,做进位加时又忘了进位。高年级的小数除法中,有的学生总是忘记小数点的移动。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教学。把学生经常出错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
  总之,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认真挖掘教材,领悟《新课标》要求,多渠道开发小学生潜能,在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下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