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
【作者】 黄付龙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汝集学区中心小学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正日益成为教育的先导,它是科学技术物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材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视听结合,图文并茂”是优化组合的原则。多媒体教学固然是最适合当代教学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误区,才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作用。【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优化;运用;思考;有效
【正文】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于是许多教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们的多媒体和语文相结合后,上述事实就可大大降低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当今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媒体(教师的教学语言、黑板板书和文字教材)是以“视”或“听”的单项传递信息,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堂教学结构也难以达到优化,教学效率则难以提高。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活动成为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它能促进感知、调动情感,发展思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简要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促进感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即通过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获得事物的表象,然后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于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容易接受具体的事物,而难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时,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色彩鲜艳、对比鲜明、生动有趣的画面,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声、有色、有趣、有效,诱发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感知,让学生使用各种感官去学习,然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例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小学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仿生学原理,源于蝙蝠。如果用语言进行描述难以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上课时,我们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仿生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沟通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图文互补,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就能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再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电气火车和蒸汽火车,让学生讲述电气火车的先进性,学生看画面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电气火车速度比蒸汽火车快,电气火车开起来没有黑烟,电气火车噪声小,等等。这样,学生通过声感、形感、动感,可以全面地认识电气火车的先进性。
二、调动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及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具体更加生动,能直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其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例如教学《和大自然交朋友》一课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段录像,并配乐和画外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风雪……”学生透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感受到生活在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心中建立这样的情感,便是这一课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品词析句,如教师提问,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李家村的景色很美呢?学生可在课文中找出几个词语;这时,教师出示一组动态画面,再问:画面上有红花朵朵,绿叶片片,在微风中摇曳,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学生回答:花繁叶茂。接着教师依次出示郁郁葱葱、风和日丽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用这些词的好处;最后,教师把这几幅画面集中在一个屏幕上,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其情,陶冶情感。
三、发展思维,拓展思维的形象性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为学生提供认识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应该在讲解课文疑难处时,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以促进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人的思维和语言是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一个思维能力强的人,它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也比较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把直观感知形象和抽象语言材料联系在一起,多媒体技术教学就优于传统教学。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让学生看着屏幕显示的动态画面,说一说狐狸馋得直流口水是一副什么模样?学生一看见狐狸这副模样便知道它这时最想什么?(吃肉)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馋”的意识(看见的好吃的食物就想吃)直接告诉给同学们,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并说出狐狸的动作(抬头盯着乌鸦)和神态(馋得直流口水)来理解“馋”这个词,并为接下去讲解狐狸三次骗肉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时,教师在教完课文之后,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上海新貌。要求学生按照“小燕子飞呀,飞呀,它们看到了什么”的句式仿说,学生看着画面,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了上海外滩的美丽,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大,浦东开发区的繁荣,南浦大桥的壮丽,即可进行说话训练,又可扩大视野,发展思维。
四、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如:《蝙蝠的雷达》一文,对于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史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来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嘴变成雷达、天线、耳朵变成接收器,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可以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而发展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就使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
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报之入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如《丰碑》讲述了将军在云中山行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穿御寒衣服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外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小学生对过去年代的特点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情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先进课文的特定场景,开课时先设计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上,一支队伍艰难的行进着”,“同学们让我们把纷飞的思绪拉回到艰苦的战争岁月,你们看......”这样,由于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以及生动的画面,就会立即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就会被调动起来,还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契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于是许多教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们的多媒体和语文相结合后,上述事实就可大大降低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当今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媒体(教师的教学语言、黑板板书和文字教材)是以“视”或“听”的单项传递信息,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堂教学结构也难以达到优化,教学效率则难以提高。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使教学活动成为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它能促进感知、调动情感,发展思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简要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促进感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即通过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获得事物的表象,然后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于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容易接受具体的事物,而难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时,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色彩鲜艳、对比鲜明、生动有趣的画面,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有声、有色、有趣、有效,诱发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感知,让学生使用各种感官去学习,然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例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小学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仿生学原理,源于蝙蝠。如果用语言进行描述难以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上课时,我们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软件,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仿生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沟通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的联系,图文互补,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就能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再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电气火车和蒸汽火车,让学生讲述电气火车的先进性,学生看画面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电气火车速度比蒸汽火车快,电气火车开起来没有黑烟,电气火车噪声小,等等。这样,学生通过声感、形感、动感,可以全面地认识电气火车的先进性。
二、调动情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兴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及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具体更加生动,能直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其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例如教学《和大自然交朋友》一课时,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一段录像,并配乐和画外音:“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风雪……”学生透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感受到生活在大自然的情感。让学生心中建立这样的情感,便是这一课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品词析句,如教师提问,哪些词语告诉我们李家村的景色很美呢?学生可在课文中找出几个词语;这时,教师出示一组动态画面,再问:画面上有红花朵朵,绿叶片片,在微风中摇曳,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学生回答:花繁叶茂。接着教师依次出示郁郁葱葱、风和日丽的画面,让学生说说用这些词的好处;最后,教师把这几幅画面集中在一个屏幕上,让学生身临其境,体味其情,陶冶情感。
三、发展思维,拓展思维的形象性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为学生提供认识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应该在讲解课文疑难处时,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以促进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人的思维和语言是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一个思维能力强的人,它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也比较强。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思维把直观感知形象和抽象语言材料联系在一起,多媒体技术教学就优于传统教学。
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让学生看着屏幕显示的动态画面,说一说狐狸馋得直流口水是一副什么模样?学生一看见狐狸这副模样便知道它这时最想什么?(吃肉)在教学中,教师不是把“馋”的意识(看见的好吃的食物就想吃)直接告诉给同学们,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并说出狐狸的动作(抬头盯着乌鸦)和神态(馋得直流口水)来理解“馋”这个词,并为接下去讲解狐狸三次骗肉做好了铺垫。
再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时,教师在教完课文之后,适时运用多媒体演示:上海新貌。要求学生按照“小燕子飞呀,飞呀,它们看到了什么”的句式仿说,学生看着画面,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了上海外滩的美丽,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大,浦东开发区的繁荣,南浦大桥的壮丽,即可进行说话训练,又可扩大视野,发展思维。
四、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如:《蝙蝠的雷达》一文,对于缺乏想象力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史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来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嘴变成雷达、天线、耳朵变成接收器,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可以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而发展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就使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
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报之入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如《丰碑》讲述了将军在云中山行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穿御寒衣服冻死的战士,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外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催人泪下,但是现在小学生对过去年代的特点环境了解甚少,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情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先进课文的特定场景,开课时先设计一个“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大雪山上,一支队伍艰难的行进着”,“同学们让我们把纷飞的思绪拉回到艰苦的战争岁月,你们看......”这样,由于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以及生动的画面,就会立即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就会被调动起来,还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契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