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让学生乐于读书,如沐春风
【作者】 张晓晶
【机构】 青海省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
【摘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春风下重又放出了它的异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追捧。本文从自读感知阶段朗读的“量”,精读领悟阶段教师指导的“度”,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朗读的“质”,这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有效朗读;感知;领悟;表达
【正文】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和诵读表达阶段,让学生乐于读书,如沐春风。
一、自读感知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徐悲鸿励治学画》一文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领悟重在“巧”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雾凇》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雾凇又是怎样形成的?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雾凇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等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体会蒸腾的雾气越来越浓的过程,体会蒸腾的雾气遇冷后雾凇缓慢而显得凝结、凝聚的过程。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教学时我从当时抒发人民悼念总理悲切之情的电影《生活的颤音》中选出一段音乐,放给学生听,小提琴哀婉的旋律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大家仿佛置身于长安街上泣不成声的人群中,整个教室沉浸在悲哀之中。此时,课文的语言似乎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在读的时候就更能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了,读起来也就更有滋味了。使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让他们乐于读书,如沐春风;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而这,也正是教育改革的初衷。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味。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师在重视精读领悟阶段的同时,也应注重自读感知阶段和诵读表达阶段,让学生乐于读书,如沐春风。
一、自读感知要有“量”
读书贵在自悟自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我们教师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教师多讲些。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教师就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大加分析,由于学生自主读课文的时间太少,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此时的学生只是一个听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他们体会到的“情”、感悟到的“理”无非是老师个人的读书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个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用同一个脑袋思想,用同一张嘴巴说话的“机器”。因此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原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有位教师在教《徐悲鸿励治学画》一文时,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读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想想主要讲了什么。不一会儿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教师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读一读,把不懂的词语句子画出来,想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又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度举起时,教师还是再一次让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理解课文的机会,学生在之后的小组讨论中非常激烈,气氛甚是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对课文的质疑非常深刻,如“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等等。正因为教师给了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的时间,所以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解决了。相信学生,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
二、精读领悟重在“巧”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课文中的语言,让他们自己动脑筋,经常比较、揣摩,养成习惯。”(叶圣陶语)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的点拨应以学生的读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教师的“点”必须“点”在关键之处,“拨”必须“拨”在疑难之处,无疑而“点”则不如不“点”。
如教学《雾凇》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雾凇又是怎样形成的?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雾凇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抓住“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等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体会蒸腾的雾气越来越浓的过程,体会蒸腾的雾气遇冷后雾凇缓慢而显得凝结、凝聚的过程。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诵读表达在于“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在教师讲解、分析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教学时我从当时抒发人民悼念总理悲切之情的电影《生活的颤音》中选出一段音乐,放给学生听,小提琴哀婉的旋律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大家仿佛置身于长安街上泣不成声的人群中,整个教室沉浸在悲哀之中。此时,课文的语言似乎是发自他们内心的感受。他们在读的时候就更能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了,读起来也就更有滋味了。使读者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让他们乐于读书,如沐春风;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而这,也正是教育改革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