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 邹德领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陈庙小学
【摘要】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加强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正向思维有时会制约思维空间的拓展,甚至会导致问题无法解决,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方向,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技巧
【正文】
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加强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探求培养小学生能力的途径和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认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及时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设情景,制造悬念,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谁有办法测量学校杨树的高度呢?学生顿时兴趣大发,言论纷纷、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交流自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疑问和悬念疑问得到了解决。
二、传授学法,训练思维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因此在研究教学的同时教师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并加以指导,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一)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要顺利发展小学数学概念,必须从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达到发展小学数学概念的目的。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总结方法如下:
1、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瓣手指到简单的运用计算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而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例如:?在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先出示两组不同长度的四根小木棒,?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后,?然后把这四根小棒钉成一个长方形。又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然后,?教师又进行演示,?把它向其中一头拉斜,?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的形状,?引导学生说说这时的长方形变形后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但四个角又不是直角,因此这样就在小学生思维中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如:在学习“体积”概念时,我通过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石头扔到同样的圆柱水杯中,然后观察两个水杯水的高度来展现石头体积的大小。这样将抽象的体积概念就转变为了水具体的高度,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方式的小学生来说就更容易掌握。
(二)应用题教学
在解应用题题的过程中,要交给学生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一般应用题,还要用转化的方法、对应法、假设法、还原法等特殊方法解决一些智力题。最后要交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在教学中多提供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动手实践,引发思维
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筝等,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实验。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的因素,我们都可以尝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要认真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就会对我们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加强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探求培养小学生能力的途径和规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认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巧妙设疑,激活思维
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及时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设情景,制造悬念,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谁有办法测量学校杨树的高度呢?学生顿时兴趣大发,言论纷纷、各抒己见。通过讨论交流自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疑问和悬念疑问得到了解决。
二、传授学法,训练思维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因此在研究教学的同时教师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并加以指导,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一)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要顺利发展小学数学概念,必须从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达到发展小学数学概念的目的。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总结方法如下:
1、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瓣手指到简单的运用计算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而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例如:?在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先出示两组不同长度的四根小木棒,?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后,?然后把这四根小棒钉成一个长方形。又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然后,?教师又进行演示,?把它向其中一头拉斜,?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的形状,?引导学生说说这时的长方形变形后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但四个角又不是直角,因此这样就在小学生思维中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如:在学习“体积”概念时,我通过将两个不同大小的石头扔到同样的圆柱水杯中,然后观察两个水杯水的高度来展现石头体积的大小。这样将抽象的体积概念就转变为了水具体的高度,对于尚未形成抽象思维方式的小学生来说就更容易掌握。
(二)应用题教学
在解应用题题的过程中,要交给学生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一般应用题,还要用转化的方法、对应法、假设法、还原法等特殊方法解决一些智力题。最后要交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在教学中多提供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动手实践,引发思维
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筝等,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实验。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的因素,我们都可以尝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要认真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就会对我们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