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走出文言文教学“相看两厌”的尴尬

【作者】 刘春燕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高级中学

【摘要】教育界中“把文言文请出基础教育”的“文言文无用论”仍然存在,而要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就必须加强文言文学习。中学语文课堂自然成为文言文学习的前沿阵地,可是文言文教学却陷入师生“相看两厌”的尴尬。本文主要从诵读带动意会,养成初步的语感;梳理文脉,带动学生掌握写作的思路;把握文言作品的思想内涵,传承古代传统文化三个方面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语感;文脉;思想内涵;古代传统文化
【正文】近代中国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文化界曾一度出现过把“故纸堆”请出新文化运动阵营的言论。而当下的中国,对工业、科技、经济类人才培养的重视,重理轻文的现象尤为明显,在教育界中“把文言文请出基础教育”的“文言文无用论”仍然存在。
  这些急功近利的思想无不是一种文化短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文明。例如,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医药著作《本草纲目》,军事理论《孙子兵法》,科普著作《梦溪笔谈》……我们今天的进步与文明不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明白这一点,要让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就必须加强文言文学习。
  中学语文课堂自然成为文言文学习的前沿阵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一至必修五和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文言文选文占语文教材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并且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题分值近20分,被设定为语文考试中的一大热门,因此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材编者选用了许多文质兼美的千古名篇作为文言文教材,然而这些积淀了五千年文明精粹的文章并没有让学生心生兴趣,甚至谈文言文而色变,成为学生最不喜欢学习的内容。这不得不让我们深刻地反思文言文教学是不是走错了方向?
  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若要走出文言文教学“相看两厌”的尴尬,只有大胆地改变这种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才能探索出新的文质兼顾的文言文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通过诵读带动意会,养成初步的语感
  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如果文言文教学只是象征性地扫荡字词读音之后,就投入到繁琐、冗长的字词句的解释中,可以说这是一种浅阅读,毫无营养,食之无味。而千百年来,古人早已摸索出语文学习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熟读精思》文中强调“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吟诵并非单向式地读文,而且多方位并进的综合阅读活动。
  新课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而诵读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诵读能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使文字蕴含的气韵更加生动,与古人的精神、情感相碰撞、相交融。通过这样的体验,自主学习,主动深入地感知作品的精神内涵。文言文有很突出的语言特点,通过对句式的改变把古人的语气固定在文字中。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句式的变化都可以体现作者要强调的内容,通过诵读可以了解其中的语气和重音的变化,体会古人当时的情绪变化和感情的波动。如《赤壁赋》中,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通过诵读,仿佛看到一位历经沧桑,饱受磨难的智者,正准备徐徐为宾客开解心中郁结的场景。通过诵读达到还原情境,能进一步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情绪变化,语感的形成也就自然形成了。
  二、通过梳理文脉,带动学生掌握写作的思路
  文脉,就是文章的线索,文章的观点或思想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的。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文篇章都有丰富思想内涵,无论是散文还是议论文的篇章也都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例如:《劝学》是荀子的一篇论说学习的文章,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开篇直接亮明观点,课文所选的三段,第一段是论证学习的意义。强调学习可以提高和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品学兼优的君子。第二段是论述学习的作用。努力学习可以弥补先天不足,借助学习可以实现理想,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第三段论述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累过程,通过逐步的积累学习,可以取得连你自己都意料不到的成果,反之,学学停停,不重视积累,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尽管选的教材只节选了全文其中的三段,然而鞭辟入里的层层推进式的说理思路以及运用比喻、对比说理的的方式,完全可以作为议论文写作的范例。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只教授词句,忽视作者思想的呈现,可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再如《荆轲刺秦王》,文章以时间为序,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着“刺”字展开,从行刺缘起(开端)——行刺的准备(发展)——廷刺秦王(高潮)——行刺失败(结局),人物的形象随着故事的推进,在一系列的对话、神情、动作的描写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描中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文章文脉清晰,人物的刻画形象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堪称记叙文叙事写人的范例。教师若能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文言文文脉的探究与梳理,把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与作文教学与指导相结合,使之内化为写作的构思能力,那么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是就能做到叙事完整,文章脉络分明,在议论文写作时就能说理透彻、思路清晰。
  三、通过把握文言作品的思想内涵,传承古代传统文化
  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因此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古汉语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古代的传统文化。古代的传统文化包含两个内容:古代文化常识和古人博大的精神和深邃的思想。《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文言文学习方面的评价就有“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例如:笔者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分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时,强调“君”、“敢”、“执事”, 就讲诉古人在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常有运用谦辞、敬辞的习惯和礼仪,文本中这三个敬辞的使用除了体现古人为人处事的低调、谦逊的礼仪,更体现烛之武所代表的弱国主动求和的谦恭有礼,这样的表现正是大军压境,危如累卵的局势下,小国与大国在外交上应有的姿态,这样尊奉言辞的运用,把烛之武深明局势,应变自如的形象凸现出来。古代文化常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文言文教学中适时、简洁地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了解时代背景,既有利于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章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浸润着人性和人情中真、善、美的传统美德。在传统美德日渐为金钱、物欲取代的当下,文言文的教学还应肩负起重建青年人价值观中传统美德的任务。比如《归去来兮辞》传递着返璞归真,追求真我的理想;《师说》传达出学无止境,勇于从师学习的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达国家大义重于一切的立场……文言文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古汉语方面的知识,更应当让学生在古代文化的熏陶下,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人情之美,重拾被现行价值观冲淡的传统美德,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言文作为通向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其教与学决不能仅限于字面意思的掌握,要走出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相看两厌”的尴尬,只有摒弃功利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探索出新的文质兼顾的文言文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2]王宏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   
  [3]胡灿.课改前后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后习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