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实践及探索
【作者】 乔 磊
【机构】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化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结合已成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弊端,并立足于高中化学课堂,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高中生活化课堂教学基本方法和实施途径,以期为课程改革提供论据。【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正文】近年来,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中,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已放在改革目标的突出位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高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要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经历,努力做到课程生活化、实用化和社会化,充实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化学生活化教学问题也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主要表示在公开课上出现大量的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秀教案,但从笔者对广东地区多所学校日常课堂调研发现,在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层面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建立化学知识结构而忽视与生活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而忽视将知识点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致使不少学生只会背诵,没法把知识灵活去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容易忽视解决化学问题的生活情景。受到高考的影响,多数老师会把一些高考知识点进行分析,把各种类型的习题归纳起来,从而组题、练题,搞题海战术,偏离了教学应当让学生从理解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大出发点去分析问题,遇到化学问题只会套题型,把化学和生活分离。
第三,只重学生对实验原理及其现象的记忆,缺乏实验体验。注重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受化学,联系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相对简单的化学应用问题几乎成为了当前化学学科改革的共识。但实际中,一些老师在实验课上为节省时间,只有老师演示实验,或者直接讲述实验,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很难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更没法谈关于实验能力的迁移了。
二、中学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基本方法和实施途径
(一)高中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1采取情境生活化教学法
【教学情境】
在氯气这一节课教学时,笔者设计这样的一个生活实践教学场境:选择《甘肃氯气泄露事件纪实》视频给同学们播放,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
问题一:道路的树苗为什么会出现枯黄了?
问题二:从事故车辆上掉进来的槽罐滚进水塘出现泄漏,为什么工作人员把生石灰倒进水塘?
问题三:录像中,消防人员把高压水枪对着空中喷洒,用意何在?
问题四:如果你是事故现象中毒的谭先生,你觉得应该如何自救?
同学们在如此的情境感染下,未知欲进一步增强,他们开始纷纷议论、猜测等等,探究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知识建构理论思想认为,学习应当是学习者通过新的经验与原生活经验相结合,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丰富和改造自己过去的经验,生成新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实施情境生活化教学,就要经常收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教学材料,有善于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试用内容生活化教学法
【教学案例】
笔者在给学生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程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钢铁腐蚀的现象,设问思考,分析原因,引出电化学腐蚀的概念,然后以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作详细讲解内容,找出区别,并引出生活例子,如“炒菜后的铁锅有水放置一夜后常会见到锈迹斑斑,为什么?属于哪种腐蚀?”渗透理论内容于生活更能加深印象。学完电化学腐蚀的内容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提出设问“如何对金属进行防护?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哪些?”让同学们思考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理论应用于实践,更能学有所获。
由以上教学案例可看出,老师上课时应当把生活直接还原到课堂上,把教学活动内容于生活,真正做到让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习最终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再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化、形象化的概念,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使知识深入浅出。例如在学习“水解平衡”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对水解的过程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制作动画课件,模拟水分子和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离子水解现象并到达平衡状态的过程,通过放大分子组成和离子的运动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有机溶液之间的等体积混合后而不等于各自体积之和,这点让有的学生比较困惑,教师可以把这个过程比喻成乒乓球和篮球之间的混合,乒乓球相对篮球很小,很容易进入篮球之间的空隙。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比拟成化学微观世界的现象,有助于学生充分的理解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习题的修改和完善,把理论性过强的习题改编成生活气息较强的习题,使学生更多地运用化学知识了解现实世界。如在学习干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简便电池:用废电池的锌壳和碳棒,插进稀盐酸中,把小灯泡和电流表连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这样,就会使学生懂得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同时生活中的现象又是如何反应化学本质的,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体现化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同时又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化学知识,这样才真正达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岩松.浅谈化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J]
[2]程亮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漫谈[J]
[3]谭福军.浅谈在高中化学中如何体现“让化学走向生活”[J]
一、当前高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化学生活化教学问题也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主要表示在公开课上出现大量的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优秀教案,但从笔者对广东地区多所学校日常课堂调研发现,在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层面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建立化学知识结构而忽视与生活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生化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而忽视将知识点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致使不少学生只会背诵,没法把知识灵活去运用到生活中去。
第二,容易忽视解决化学问题的生活情景。受到高考的影响,多数老师会把一些高考知识点进行分析,把各种类型的习题归纳起来,从而组题、练题,搞题海战术,偏离了教学应当让学生从理解化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两大出发点去分析问题,遇到化学问题只会套题型,把化学和生活分离。
第三,只重学生对实验原理及其现象的记忆,缺乏实验体验。注重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受化学,联系生活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相对简单的化学应用问题几乎成为了当前化学学科改革的共识。但实际中,一些老师在实验课上为节省时间,只有老师演示实验,或者直接讲述实验,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很难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更没法谈关于实验能力的迁移了。
二、中学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基本方法和实施途径
(一)高中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1采取情境生活化教学法
【教学情境】
在氯气这一节课教学时,笔者设计这样的一个生活实践教学场境:选择《甘肃氯气泄露事件纪实》视频给同学们播放,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
问题一:道路的树苗为什么会出现枯黄了?
问题二:从事故车辆上掉进来的槽罐滚进水塘出现泄漏,为什么工作人员把生石灰倒进水塘?
问题三:录像中,消防人员把高压水枪对着空中喷洒,用意何在?
问题四:如果你是事故现象中毒的谭先生,你觉得应该如何自救?
同学们在如此的情境感染下,未知欲进一步增强,他们开始纷纷议论、猜测等等,探究的课堂氛围逐渐形成。知识建构理论思想认为,学习应当是学习者通过新的经验与原生活经验相结合,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丰富和改造自己过去的经验,生成新知识。因此,教师要充分实施情境生活化教学,就要经常收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教学材料,有善于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试用内容生活化教学法
【教学案例】
笔者在给学生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程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钢铁腐蚀的现象,设问思考,分析原因,引出电化学腐蚀的概念,然后以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作详细讲解内容,找出区别,并引出生活例子,如“炒菜后的铁锅有水放置一夜后常会见到锈迹斑斑,为什么?属于哪种腐蚀?”渗透理论内容于生活更能加深印象。学完电化学腐蚀的内容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提出设问“如何对金属进行防护?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有哪些?”让同学们思考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理论应用于实践,更能学有所获。
由以上教学案例可看出,老师上课时应当把生活直接还原到课堂上,把教学活动内容于生活,真正做到让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习最终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再回归到课堂教学中,变抽象概念为具体化、形象化的概念,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使知识深入浅出。例如在学习“水解平衡”这节课时,很多学生对水解的过程理解困难。教师可以制作动画课件,模拟水分子和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离子水解现象并到达平衡状态的过程,通过放大分子组成和离子的运动过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讲解有机溶液之间的等体积混合后而不等于各自体积之和,这点让有的学生比较困惑,教师可以把这个过程比喻成乒乓球和篮球之间的混合,乒乓球相对篮球很小,很容易进入篮球之间的空隙。把生活中的宏观现象比拟成化学微观世界的现象,有助于学生充分的理解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习题的修改和完善,把理论性过强的习题改编成生活气息较强的习题,使学生更多地运用化学知识了解现实世界。如在学习干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一个简便电池:用废电池的锌壳和碳棒,插进稀盐酸中,把小灯泡和电流表连入电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这样,就会使学生懂得课本上的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如何运用的,同时生活中的现象又是如何反应化学本质的,使学生获得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的生活化能够体现化学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体会生活、感悟生活,同时又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化学知识,这样才真正达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和手段。
参考文献:
[1]赵岩松.浅谈化学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J]
[2]程亮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漫谈[J]
[3]谭福军.浅谈在高中化学中如何体现“让化学走向生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