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及训练策略
【作者】 何柳柳
【机构】 广西容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在分析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的特点及训练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加强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训练,以使促进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有所进步,缩短与正常儿童在感知觉方面的差距。【关键词】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特点;训练
——以晓明个案为例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身体原因,在生活中与同伴交往受到限制,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语言。而这些更加导致智障儿童感知觉语言等方面发展迟延,智力障碍儿童普遍存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不足的问题。智力落后的程度越重,感知觉失调也越严重。所以在智力障碍儿童教育与训练中,感知觉训练就成为常用的干预技术之一得到广泛应用。感知觉训练能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儿童的智能开发和综合能力提升,在他们日后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研究的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有哪些?很多家长以为智力障碍的孩子是没救的,这是不对的。我们呢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缓解孩子的症状,加上专业的治疗是可以好起来的。专业人士指出: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训练中包括,一、视觉训练;二、触摸训练;三、听觉训练;四、语言训练
二、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感知障碍特点
智力落后儿童也是父母的宝,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当关爱这群弱势群体,想了解智力落后儿童,首先先从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开始。下面我以在实习期间所上单训的一个个案为对象,谈谈本人对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特点的理解。
晓明今年5岁,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康复训练。经过一个月观察,我发现该生在感知觉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感知觉速度缓慢,感知觉范围狭窄。
新生上单训时,老师一般是先训练学生“安坐”。“安坐”是指学生能够安稳坐在椅子上听老师训练。在进行“点名应答”训练时,老师点到学生的名字,学生能够自己说“到”或者举起自己的手来作应答该训练算完成。开始上课时,教师进行“点名应答”,该生没有任何反应。之后训练该生“完成动物拼板”时,该生不懂动物的头、尾巴在哪里?
所以与正常儿童相比,学前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的速度比较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市盲、聋、智力落后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智力落后学生视知觉速度慢,3~5年级(多数年龄9 ——15岁)的智力落后学生视知觉速度大大低于聋童和普通学校一年级(5——7岁)的学生。武杰的实验也发现,培智学校一年级智力落后儿童视听反应时的平均值几乎接近同年级正常儿童的两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反应时逐渐缩短。智力落后程度越轻,这种缩短越明显。例如:让智力落后儿童认识卡片上的动物,需要单训老师很多很多重复“这个是什么?是狗……”。
还有研究发现,在速示条件下(22微秒),正常儿童能够认知57%的图片,而相同年级的智力儿童来不及认识任何一个图片。当图片呈现时间增加至42微秒时,正常儿童差不多能认知全部的图片(95%),而智力落后儿童仅能认知其中一半左右的图片(55%)。
2.分辨能力差
对该生进行感知单训后,发现该生基本能辨认出熟悉人物的面孔(如:爸爸、妈妈)、自己的影像、常见物品。
林仲贤对不同智商水平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视觉图形辨认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与同龄正常儿童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智商在31~51之间,平均智商为41.6,平均年龄11.7岁的智力障碍儿童,在图形以0.05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平均辨认正确率为21.4%;在以0.01秒速度呈现的条件下,平均辨认正确率为20.7%。智商在55~75之间,平均智商为62.0,平均年龄为10.2岁的智力障碍儿童,图形以0.05秒速度呈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48.5%;在以0.01秒速度呈现时,平均辨认正确率为45.0%。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相比,无论在哪一种呈现速度条件下,智力障碍儿童对图形辨认正确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由此可见,智力障碍儿童视觉辨认的正确率与智力损伤程度有关,智力损愈重,视觉辨认能力也愈低。
3.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恒常性比较差。
什么是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恒常性?恒常性是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当对该生进行“对图画感兴趣”训练时,第一次指令:这是图画书,请你翻开第一页,里面有什么啊?该生有兴趣翻开了第一页,并有兴趣看里面的图画,这时候再发同样的指令时,该生就没有兴趣翻开下一页了。
这反应了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感知觉的恒常性不及正常儿童,当同一事物处于不同的环境时,学前智力落后儿童往往难以辨别出来。
轻度的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经过一个学期的单训课训练,当老师给予该生一张倒过来的猫卡片,该生能够认得出来,这是猫。而中度的学前智力儿童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还是无法认出倒过来的是猫。重度的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更加无法辨认倒过来的是猫,还是不倒过来的是猫。
4.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缺乏感知的积极性。
例如:1.该生在得到美工图画时,往往只是随意一看,就放到一旁,没有仔细观察的积极意愿。2.在上单训课时给该生看一支两头都削好的一头黑色与一头白色的铅笔,问该生:“这是什么?’该生回答:“这是铅笔。”如果继续问:“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铅笔呢?”该生也还是说:“这是铅笔。”而同龄正常儿童的回答要丰富得多,正常儿童会说:“这是一黑白铅笔,一头是黑的,另一头是白的。另外,正常儿童能够在空间位置改变的条件下,认识同一物体,这是他们通过对这一客体在不同空间位置条件下的细微的比较获得的,是儿童积极感知的表现。比如把一个狗狗的图片剪成两张,一张是头,一张是身体,正常儿童会知道两张合起来是狗狗,而智力落后儿童则不会把图片合起来。
二、智力障碍的感知觉训练的方法
1.视觉训练:视觉灵活追视。
训练方法是让视觉灵活追视能力不好的学生得到强化训练。做法是:拿一瓶泡泡水在该生面前吹许多的泡泡,先看看该生是否对这些泡泡感兴趣,并且是否目光追随。然后和该生玩一个吹泡泡游戏,由教师来吹泡泡,学生来追泡泡,并把泡泡扑灭。看看该学生能抓到多少的泡泡。在抓到泡泡后我会奖励学生一颗糖果来激励他。
2.视觉记忆训练。
在进行单训时,教师要训练该学生从篮子里拿出若干物品,如小汽车、布娃娃、铅笔,图画书等。接着老师先教学生认识这些物品,然后再让学生让学生观察一下老师所出示的物体,过几分钟,老师把这些物品放入一个黑色袋子里,请学生从袋子拿出来,并说出自己拿出的是什么?老师训练中度学前智力落后的儿童时可以拿出两个物品,如:小汽车、布娃娃,第一步是让学生对这两样物品进行初步的认识,然后才进行视觉记忆训练。
3.触摸训练
进行感知觉单训课时,教师准备了两种不同质地的小球,如:一个铁球、一个软球。先拿出一个铁球,让该生自己摸一下,再提问该学生这个球摸起来怎么样?然后再拿出软球让学生摸,并问他这个球摸起来怎么样?如果该生不懂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多次的重复训练。针对中度的学生,教师可以用手辅助,让该生的手依次摸这两个球,并用语言告诉该生这个球摸起来是软的或者硬的。经过很多的训练之后,可以让学生去触摸更加复杂的物体,以此来锻炼该生的触觉。
4.听觉训练
(1)声音记忆训练
在进行声音记忆训练时,教师会给该学生发出一些指令,如:“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老师先和学生做几遍“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然后老师发指令,学生听指令并做动作,“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中度学前智力落后儿童和老师一起做“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动作,有时候我需要给予该生一些手势辅助,让该生能够完成这个训练,在平时和需要多加训练才能促进学生的声音记忆的进步。
(2)听觉辨别训练
在上单训课之前,我会在课前准备几个声音,如:火车发动声、公鸡鸣叫声,老师在该生面前播放火车发动声,请该生说出这是什么声音?再播放公鸡的鸣叫声,请该生说出这是什么声音?经过一段训练后,我会再一次播放,先播放公鸡的鸣叫声,请该生说出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刚开使的时候是简单的声音,如说出火车的发动声:“嘟嘟嘟”公鸡的鸣叫声:“喔喔喔”。中度患病的学生需要在训练的时候用语言提示,提示学生这是火车的发动声,是“嘟嘟嘟”这是公鸡的鸣叫声:“喔喔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生的听觉辨别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5.味觉训练
在上“味觉辨认”单训课前,先准备需要的蜂蜜、辣椒水、酸奶、盐水、黄连水,拿一个小勺子分别舀以上五种水给学生品尝,并让学生分别说出这是什么味道?如果一次学生无法记住这些味道可以重复进行训练,直到孩子能够记住这几种味道。在家里吃饭时,家长可以提示孩子品尝到的是什么味道?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味觉能力。
6.嗅觉训练
在嗅觉反应训练中,一般使用嗅觉瓶进行训练。拿一瓶醋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闻一下,先观察该生的表情,看看该生是否蹙眉(即是否对酸味有反应)然后问该生这是什么味道?然后换成汽油嗅觉瓶让学生去嗅并问学生这是什么味道?再接着拿一瓶水让该生闻,问学生这是什么味道?若该生不懂,我在之后的训练里,重复该训练,直到学生能正确分辨出这些味道。
三、训练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该生在感知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由原来该生不能安坐,发展为该生能够安坐听从老师的训练,该生能够辨认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够出色完成鱼动物拼板,下课时候,该生会用手势表示“拜拜”。
所以在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的康复上,需首先了解患儿的实际情况(现状与存在问题),以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育目标、内容。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康复训练,应在情境性、趣味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此外,训练要循序渐进,多次重复,直到患儿掌握所训内容,待学生掌握所教学内容后,要采用情境性原则泛化到生活情境当中,让患儿能够真正掌握该技能。教学课堂上,精选教学方法,优选游戏活动的教学形式。训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训练也尤其重要,是以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家属的训练技能与方法,加强家校合作,及时肯定与表扬患儿的点滴进步和表现,加强优势能力的开发,充分发挥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的作用,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能力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小结与建议
将感知觉训练与粗大运动、精细运动结合起来训练,从粗大运动到精细动作,都需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配合。训练人员还应将感知训练与认知训练结合起来。感知是认知的基础,训练人员可以将感觉分辨、感觉记忆、图形认识、数认识等结合起来训练。感知训练还应与生活训练结合起来。儿童的味觉、嗅觉、触觉等训练可通过吃饭、洗漱、穿衣、大小便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特殊儿童教育[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家驹,武连江,闫新中,林仲贤,张增慧[J].弱智儿童视觉图形辨认的实验研究.2001
[3]刘艳红,王雁,杨丽[J].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的调查研究.2004
[4]《全日制弱智学校语文教学大纲》1995年全国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
[5]王萌嘉《让智障孩子学好生活》 2007.10
[6]徐景俊,特殊教育儿童康复概论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