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写作情感培养策略新探

【作者】 孙 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庙山镇初级中学

【摘要】情感贯穿于写作的始终,是作文的血脉所在。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住作文命题、作文指导、作文评改等契机,努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并使之与写作知识、写作技巧融为一体,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作文;作文教学;写作情感;心灵感悟
【正文】近年来,由于受应试作文的影响,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受到影响。为了取得高分,学生人为地欺骗、说谎。从考场作文来看,有父母的说自己是孤儿,有健康父母的说是父母残疾,还有的甚至说亲人朋友去世了等。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了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
  一、深入生活,挖掘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中事物的明显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进行表达。”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入生活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基本途径,更是培养他们写作情感的汩汩清泉。
  以“父母亲情”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学生提笔即是什么自己生病了,黑夜,还下着雨,爸爸背着自己往医院走;什么星期天回家给妈妈洗脚,仰头看到母亲日渐苍白的头发,愧疚不已……千篇一律、味同嚼蜡。鉴于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以“那一刻,我理解了母亲”为题的命题作文,然后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动笔,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留心观察,记录一周内关于母亲照顾自己的点点滴滴,然后撷取一两件最为感动的记录下来。
  一周之后的作文课上,笔者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写作材料。不曾想,有了生活这股清泉,学生的写作思路闸门打开,有学生说自己打电话时听着母亲的唠叨,第一次体会到了她对自己关怀得无微不至,第一次体会到了母亲絮絮叨叨的亲切与可爱;有学生说和妈妈在一起聊天,发现妈妈对自己幼时生病、淘气、挨打的点点滴滴记得清清楚楚,感动得自己在母亲的面前泪水涟涟;有学生说自己有天晚上在床上假装睡觉,发现母亲进来后竟然默默地端详了自己半个小时……这次作文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学生篇篇感情真挚的文章也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二、作文指导,增进情感。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情感渗透的有利时机。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一事一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从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来增进与事物间的情感,并因地制宜,注意观察和体验身边发生或是报纸新闻上看到的新人新事,再通过反思使情感在理性感性上达到协调,实现内化,从而为文。其次,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增加课外素材的积累。例如:“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的班级活动,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事。学生在帮助父母的过程中培养了热爱劳动,更重要的是了解了父母的疾苦,从而孝敬父母。同时,知道了挣钱不容易,就会更加珍惜读书生活,懂得节约。此外,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平时,培养学生爱护关心弱者,甚至是一些小动物,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只有通过学生这样亲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在作文把生活中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出来。
  三、下水引路,沟通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作文的“下水”,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都没有听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
  教师“下水”,可亲自尝试写作的甘苦,了解关隘沟坎,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就能教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教师如能把自己如何打腹稿,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体会告诉学生,利于密切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教师“下水”作文丰富的词汇、精彩的篇章更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教师经常“下水”垂范,还能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喜欢作文。
  四、加强评改,深化情感。
  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因而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其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通过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其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其四,评语要有亲切感。学生在接受知识或评语时,有情感参与,是有选择的。如若老师的评语内容空泛,只评不导,或不痛不痒,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亲切的口吻,提示性的磋商语气,利于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使学生读着仿佛觉得老师在同他亲切交谈一般,怀着愉快的心情,乐于动脑想,认真动手改。
  总之,情感教育的培养,会为学生培养、提升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也是初中情感教育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希望诸位同仁和我一起更加努力,深入探究,给作文教学改革增添亮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张永玲.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J].考试周刊,2012,(13).
  [2]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5.164.
  [3]张秋玲.初中作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8(05).
  [4]蒋春平.如何提高作文水平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