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加强校本培训促进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作者】 吴明华

【机构】 广西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正文】

  【摘 要】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培训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培训资源,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服务的在职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是立足本校,着手解决现实问题,是促进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校本培训;内容;途径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培训基地,以本校教师为培训对象,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培训资源,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服务的在职教师培训。校本培训针对性强,非常适用于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一、中职教育的有关现状呼唤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1.从中职学校的学生状况来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学习轻道德教育,校园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思想素质较差;学生的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低,学习基础差,如教师教学拘泥于书本,不少的学生会听不懂,存在厌学。
  2.从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来看:中职学校从管理者本身考虑多,从被管理者角度考虑少,不少中职学校习惯于一切从现有规章制度出发,检查、评比、批评、处分成了管理学生的法宝,管理中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忽视了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导致个别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形成对立情绪。
  3.从中职学校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来看:班主任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少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他们大多都要担任班主任,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即使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在职前师范教育中,不但培训内容甚少,且时间也不多,短期的实习收效甚微。中职大都重视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忽视了班主任的教育技能培训,班主任的专业化建设没有引起重视,或者说对促进班主任工作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途径。    
  二、明确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因而,班主任要具备以下的能力:
  1.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它是指班主任善于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处理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就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做出最合理的决定,采取最恰当的教育方式。这种能力也可称为“教育机智”。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几十名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等千差万别,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纷繁复杂,千变万化。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方法选择实施上,必须准确,及时,适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因材、因时、因人施教。
  2.管理班级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和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条件。一个胜任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计划和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工作中表现魄力,能令行禁止,坚定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前进。
  3. 协调沟通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是指班主任能够消除管理、教育过程中各要素间的不和谐现象,加强各方面的配合,在整个班级以及班级与外界环境达到协调一致的能力。班主任要协调好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协调学校和家长间的关系等。
  4.心理辅导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思想教育是复杂艰巨的工作,班主任要能够针对青少年可塑性强的特点,掌握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摸清学生个性,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和指导家庭教育。
  三、如何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
  (一)制定班主任校本培训的计划
  班主任校本培训计划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原则、 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培训方式、方法、培训措施。
  (二)确定校本培训培训内容
  1. 班主任专业基础。包括班主任职业道德构建与修养、班主任教育理念的更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技能专项训练、班主任心理健康维护等。
  2. 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建设良好班级文化、创新班级教育活动、建立与家长良好的合作关系等。
  3. 当代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及育人方法研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养成教育等,如:指导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预防和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等热点问题的研究。
  4. 班主任研究能力培养。包括班主任案例研究能力培养、班主任叙事研究能力培养、班主任行动研究能力培养等。
  (三)选择校本培训的途径
  为了加快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以下的途径:
  1. 系统的集中培训。这主要指对班主任进行有关班主任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集中培训。这类培训目的明确,培训内容确定,形式以讲座为主,外请专家或本校名师主讲,在集中的一段时期开展培训,可以做到由浅入深、系统化。
  2. 班主任例会和主题班会。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班主任例会培训内容。这类培训可以定期举行,结合平时工作的要求来进行培训。也可进行主题班会研讨。围绕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带共性、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组织主题班会研讨,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促整体水平提高。
  3. 师徒制、导师制。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导师的“传、帮、带”的作用,与新班主任结对进行跟踪培养。每学年初确定“师徒结对”名单,新班主任方面的指导教师要从班级常规管理、处理问题学生、处理突发事件、与学生家长沟通、主题班会课的设计、开展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指导。
  4. 科研教研活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即课题,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班主任的教科研能力。比如,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班级管理及教育学生的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
  (四)实施校本培训的措施
  1. 成立学校班主任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
  2. 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规范班主任培训的操作程序及相关要求,建立班主任业务档案,班主任的校本培训成绩应记入班主任业务档案,并列入班主任学期工作考核中,规定班主任要修满校本培训的学分,并作为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评选以及班主任评职、晋级的基本条件。
  3. 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将班主任培训的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并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认定范围,记入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册;在班主任的任用上学校可以采取班主任竞聘上岗制。
  4. 完善评比和激励机制。学校在对班主任校本培训评价、考核的过程中要力求公正、公平、公开,做到实事求是,看主要成绩和表现,对成绩好的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以鼓励为主,调动班主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总之,校本培训是立足本校,着手解决现实问题,是促进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是吴明华老师主持的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县级中职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GXZZJG2016B08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