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怎样做好招生考试工作

【作者】 乔伟华

【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教科局招生办



【正文】  招生考试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牵扯到每一个家庭的一件大事。做好招生考试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招生工作人员,要深刻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充分认识各类考试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招生工作作为选拔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招生工作必须体现教育公平。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招生的公平公正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通过招生这种很重要的形式,既为受教育者提供深造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选拔人才的目的。由于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着竞争,就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要实现招生的公平公正,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招生环境显得十分重要。教育部门、招生考试部门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把贯彻公平竞争、阳光招生的原则作为招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并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环节中,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招生工作氛围,让广大考生和社会通过招生的窗口来体会公平公正的好处。
  二、招生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稳定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谋发展促繁荣。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招生工作作为国家的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涉及的个体复杂,从这几年情况来看,招生工作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高考移民现象的出现和变化,引起社会矛盾的凸现,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目前,围绕高考招生这一个焦点,主要还存在着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个是由于省外就读生非正常进入参加高考,引发的省外考生和本省考生间的情感矛盾,这一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情感矛盾发展到行为冲突上来,使社会的正常秩序受到冲击,甚至造成社会动荡。第二个是围绕公平竞争问题所引发的争论和矛盾。由于分省招生这种特定的人才选拔制度客观存在,加上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刺激了考生跨省流动报考,从而使公平竞争成为了社会争议的热点。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在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均衡、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录取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还会引发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和短缺的现象同时长期并存。第三个是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与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第四个是专项生的资格审查,以及专项指标的合理分配。
  三、招生工作是与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一切以考生的根本利益为中心,做好招生工作,是政府贯彻以民为本原则,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需要提出一个目标,就是要不断办好人民更满意的高考,这个“更”字很重要,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让考生、家长满意,还要让全社会满意;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对招生工作的某些方面满意,还要让他们对招生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满意;不仅要让考生从高考招生中直接受益,还要努力使这些考生得到切合自身实际的深造,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设者。因此,从这个目标来看,我们除了要创建一个公平健康的招生环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外,还必须利用招生工作这个窗口,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体会到政府执政为民的良苦用心。
  要从执政为民的高度来理解招生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要强调:一方面是做实做细高考考务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招考部门要树立细节意识,加强高考考务的精细化管理,要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不断优化高考的方案,细化实施方案,使高考的各个环节更加紧扣和科学,既起到便考利考的作用,又能使更多考生被满意的学校公平公正地录取;要坚持和完善招生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特别是各招生联席成员单位,要更加重视高考的联动工作,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教育考试部门在考生资格审查、考试监督巡视、宣传政策等多方面深入地开展工作,政府部门的合力既是推动高考稳定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更是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直接手段;另一个方面是拓展人性化服务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心全意为考生服务,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就是政府执政为民最有效的表现形式。
  总之,我们每一位招生工作人员,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当前的发展形势,充分认识招生考试工作的重要性,时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引,不完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