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作者】 夏同霆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教师进修学院
【正文】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倡导核心素养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构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的发展方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育本身也应紧跟时代谋求创新发展,此时就需要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不断更新。本文将通过对体育教学环境现状、教学方式、教育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剖析,系统概述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一、体育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由于缺失体育文化要素和工具主义的风靡,社会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如今在一些中、小学,体育一直是一门被占用被忽略的学科,老师和家长都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学科给予了更多的时间和重视,体育成为了被轻视的学科。随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在不断上升,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着重对孩子进行文化培养,这些重文轻体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完全忘了“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虽然现在随着国民素质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良好体魄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群还是受历史习惯影响和应试教育限制,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对学生的体质教育,从而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教师队伍的自身成长。
(二)因为学生从小就没有得到应有的素质教育,致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也存在着质疑和忽视,这就使得小学体育发展缓慢,越不创新就越难受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不能实现自身发展。小学体育就不能实现应有的作用,对体育理念的守旧认识成为了阻碍体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创新的最大问题。
二、素质教育缺失造成的后果
(一)体育锻炼意识的淡薄在一些层面已经侵蚀到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情绪,如果我们还不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教育改革永远是一句空话。从现在学生的生活方式看,能不动就不动,不会运动也不想运动,锻炼意识淡薄锻炼技能匮乏,出现“跑不远,拿不动,爬不高”的现象,学生的体能水平已经到了一个不容乐观的水平。
(二)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和最优势的地方在于: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调节心理情绪和彰显文化蕴含的学科。体育更作用于学生品格的形成,通过集体游戏、教学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强健学生的体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品格,同时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体育对学生品质和体质的影响,更能提升国民素质,少年强则中国强,从而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一旦错过了小学阶段体育精神教育,学生将来很难再重新培养出这种坚定的意志,长此以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就会出现后继乏力的现象。
三、解决体育守旧教育观念的办法
(一)学校领导不能默守陈规,应采取积极创新的管理方式,通过体制鼓励、课程更新和新场地建设等客观条件的改变,保证国家要求的课时比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从而起到影响学生与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体育教育的改革需要时间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各所学校通过自身的改变,可以逐渐影响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二)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在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和提高专业理论,努力成为有技能,有师德的教师,才能通过更科学有实效性的方法,革新守旧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2、体育教师间也应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实际课堂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相互讨论研究以寻求最好的改进办法,激励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课程安排上,相结合于文化课,做到劳逸结合,达到体育育人育心,真正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三)备好、上好每节体育课,让学生身心受益
体育教师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要用饱满的热情备好和上好每节体育课。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法、分组练习法和小组竞赛法等方式学生比较喜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思、练中乐,从而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结论:我们应意识到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兴趣是驱使人奋斗的动力,通过学校场地设施的完善、体育教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课程的创新与改革,使学生能够体验并享受到体育的乐趣,这才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初心,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自律自强的坚定性格,对学生的性格构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祖国培养出身体素质优秀的建设性人才。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一、体育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由于缺失体育文化要素和工具主义的风靡,社会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如今在一些中、小学,体育一直是一门被占用被忽略的学科,老师和家长都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学科给予了更多的时间和重视,体育成为了被轻视的学科。随着生活压力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在不断上升,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着重对孩子进行文化培养,这些重文轻体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完全忘了“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虽然现在随着国民素质提高,人们开始意识到良好体魄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群还是受历史习惯影响和应试教育限制,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对学生的体质教育,从而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教师队伍的自身成长。
(二)因为学生从小就没有得到应有的素质教育,致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也存在着质疑和忽视,这就使得小学体育发展缓慢,越不创新就越难受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不能实现自身发展。小学体育就不能实现应有的作用,对体育理念的守旧认识成为了阻碍体育教学发展与改革创新的最大问题。
二、素质教育缺失造成的后果
(一)体育锻炼意识的淡薄在一些层面已经侵蚀到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情绪,如果我们还不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教育改革永远是一句空话。从现在学生的生活方式看,能不动就不动,不会运动也不想运动,锻炼意识淡薄锻炼技能匮乏,出现“跑不远,拿不动,爬不高”的现象,学生的体能水平已经到了一个不容乐观的水平。
(二)体育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和最优势的地方在于: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调节心理情绪和彰显文化蕴含的学科。体育更作用于学生品格的形成,通过集体游戏、教学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强健学生的体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品格,同时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体育对学生品质和体质的影响,更能提升国民素质,少年强则中国强,从而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一旦错过了小学阶段体育精神教育,学生将来很难再重新培养出这种坚定的意志,长此以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就会出现后继乏力的现象。
三、解决体育守旧教育观念的办法
(一)学校领导不能默守陈规,应采取积极创新的管理方式,通过体制鼓励、课程更新和新场地建设等客观条件的改变,保证国家要求的课时比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体育活动,从而起到影响学生与家长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体育教育的改革需要时间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各所学校通过自身的改变,可以逐渐影响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二)体育教师应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在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和提高专业理论,努力成为有技能,有师德的教师,才能通过更科学有实效性的方法,革新守旧的教育方式,培养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2、体育教师间也应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实际课堂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相互讨论研究以寻求最好的改进办法,激励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课程安排上,相结合于文化课,做到劳逸结合,达到体育育人育心,真正实现核心素养教育。
(三)备好、上好每节体育课,让学生身心受益
体育教师有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储备,还要用饱满的热情备好和上好每节体育课。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法、分组练习法和小组竞赛法等方式学生比较喜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做中思、练中乐,从而养成运动的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结论:我们应意识到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兴趣是驱使人奋斗的动力,通过学校场地设施的完善、体育教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课程的创新与改革,使学生能够体验并享受到体育的乐趣,这才是小学体育教育的初心,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自律自强的坚定性格,对学生的性格构成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祖国培养出身体素质优秀的建设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