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秋燕
【机构】 广西玉林市容县罗江镇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题的入门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只有掌握了审题的方法,就会轻松应对小学数学的学习。通常,审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导和基础,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也是重要环节。对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的途径作了论述。
【关键词】 加强阅读;加强动手操作;培养习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审好题对于后续数学题目的解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审题的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后续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基础,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我们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下面这些策略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加强阅读,提高审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开展学习的前提,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在学习中对问题与文章进行解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注重读题的方式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读题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地、轻声地、默默地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对读题方法进行指导读通。当有文字的题目时,要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进行解释;读准,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等这些方式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地读。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读看题,详细理解题的意思,提高读题的能力;读懂,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学生认真地读题,强化学生审题的意识,要求他们一边读题时,一边圈画,圈起重要的字词,提醒注意。
(二)圈重点
应用题都是由字、词、句构成,往往存在关键性的字或词。有的同学在审完题后还不得要领,理不清数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抓住关键词来看。关键字词表明了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爸爸身高 170 厘米,小明身高130 厘米,爸爸比小明高多少厘米?这里的“比… …高”表明了是求两者相差多少;再如,小强有17本小人书,小红的书比小明的3倍还多5本,小红有多少本?这里的“比……的3倍还多5本”也表明了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抓住关键词不仅能为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还能让学生注意到后面的这个例子要用两步来进行计算,杜绝学生的粗心大意。
二、加强动手操作,提高审题能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而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他们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学中我通过让他们摆、剪、折、量、画、拼,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如教学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动手摆 5个苹果和 5个梨,先巩固 “同样多”这一概念,再出示情景图:“李伯伯家养了 18只鸡,6 只鸭。鸡比鸭多几只? ”通过摆一摆并让学生讨论: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已知什么求什么,把谁分成两部分。 由准备题到例题,学生借助图示,就可以理解: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不但理解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且还可以掌握一些分析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又如教学一年级整体与部分关系应用题时,出示图画后,我会引导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说出: “左边有 3 辆车,右边有 2 辆车”并引导学生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说出: “一共有几辆车?”接着我继续引导看图问: “这幅图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会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所到的图意表述清楚了,他就已经能读懂题了。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小学生刚刚进入校门,尤其低年级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使其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切实的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中如:小强体重2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体重的3倍还多10千克,爸爸比小明重多少千克?这当中, “3倍还多10千克”表明两个人体重的数量关系,只有在解题之前,掌握题目当中的这些关键字,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出错,顺利地找到解题的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反复推敲这些容易弄错的数量关系,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又如有这样一道题:如果有一根导线长度是600米,第一次用掉298米,第二次用掉102米,那么请你们计算一下,这个导线短了多少米?虽然这道题本身难度不高,但是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阅读从而发现题目的求解核心:短了多少等于实际用掉多少。再如,在一次班集体采摘水果的活动中, 甲班一共有20名学生,乙班一共有30名学生,甲班的学生一共采摘了80千克,乙班的学生则平均每个人采摘了5千克。那么请问,这些学生一共采摘了多少千克的水果?平均每个学生采摘了多少千克?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审题和思考,那么就不会轻易发现题目中所交代的两个数字:一个是平均数,一个是总数,进而很容易出现解答错误的情况。
总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真正帮助孩子们提高审题能力,为他们打下扎实的双基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芳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23):53-53.
[2]吴琦筠.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的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 2016(17):13-15.
[3]平煜文.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6(11).
[4]郑梅娟.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4(8).
【关键词】 加强阅读;加强动手操作;培养习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审好题对于后续数学题目的解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审题的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后续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基础,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题方面的基本训练,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我们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下面这些策略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加强阅读,提高审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开展学习的前提,只有学会阅读,才能在学习中对问题与文章进行解读,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注重读题的方式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读题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地、轻声地、默默地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对读题方法进行指导读通。当有文字的题目时,要把学生不理解的生字和词语进行解释;读准,低年级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等这些方式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地读。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读看题,详细理解题的意思,提高读题的能力;读懂,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学生认真地读题,强化学生审题的意识,要求他们一边读题时,一边圈画,圈起重要的字词,提醒注意。
(二)圈重点
应用题都是由字、词、句构成,往往存在关键性的字或词。有的同学在审完题后还不得要领,理不清数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抓住关键词来看。关键字词表明了数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爸爸身高 170 厘米,小明身高130 厘米,爸爸比小明高多少厘米?这里的“比… …高”表明了是求两者相差多少;再如,小强有17本小人书,小红的书比小明的3倍还多5本,小红有多少本?这里的“比……的3倍还多5本”也表明了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抓住关键词不仅能为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还能让学生注意到后面的这个例子要用两步来进行计算,杜绝学生的粗心大意。
二、加强动手操作,提高审题能力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而数学语言的精练、抽象和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观上增加了他们审题的难度,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教学中我通过让他们摆、剪、折、量、画、拼,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动手操作也是一种很好的审题方法和思考策略。 如教学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动手摆 5个苹果和 5个梨,先巩固 “同样多”这一概念,再出示情景图:“李伯伯家养了 18只鸡,6 只鸭。鸡比鸭多几只? ”通过摆一摆并让学生讨论:谁与谁比,谁多谁少,已知什么求什么,把谁分成两部分。 由准备题到例题,学生借助图示,就可以理解: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黑兔同样多的只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不但理解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而且还可以掌握一些分析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又如教学一年级整体与部分关系应用题时,出示图画后,我会引导学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说出: “左边有 3 辆车,右边有 2 辆车”并引导学生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说出: “一共有几辆车?”接着我继续引导看图问: “这幅图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图,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会用规范的语言把自己所到的图意表述清楚了,他就已经能读懂题了。
三、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小学生刚刚进入校门,尤其低年级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勤于动脑,使其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掌握,切实的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中如:小强体重25千克,爸爸体重是小明体重的3倍还多10千克,爸爸比小明重多少千克?这当中, “3倍还多10千克”表明两个人体重的数量关系,只有在解题之前,掌握题目当中的这些关键字,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出错,顺利地找到解题的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反复推敲这些容易弄错的数量关系,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又如有这样一道题:如果有一根导线长度是600米,第一次用掉298米,第二次用掉102米,那么请你们计算一下,这个导线短了多少米?虽然这道题本身难度不高,但是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都会出现错误,因为学生没有仔细阅读从而发现题目的求解核心:短了多少等于实际用掉多少。再如,在一次班集体采摘水果的活动中, 甲班一共有20名学生,乙班一共有30名学生,甲班的学生一共采摘了80千克,乙班的学生则平均每个人采摘了5千克。那么请问,这些学生一共采摘了多少千克的水果?平均每个学生采摘了多少千克?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集中注意力来进行审题和思考,那么就不会轻易发现题目中所交代的两个数字:一个是平均数,一个是总数,进而很容易出现解答错误的情况。
总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真正帮助孩子们提高审题能力,为他们打下扎实的双基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芳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4(23):53-53.
[2]吴琦筠.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观察能力培养的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 2016(17):13-15.
[3]平煜文.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16(11).
[4]郑梅娟.读题、审题—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