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作者】 周天才
【机构】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榴城镇魏郢小学
【正文】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必须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诵读、写作中积累语言。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强化;积累;语言;阅读;朗读;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反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提升更是如此,许多教育专家都坦言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重分折、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弊端。所以,在小学语文里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只有量变到一定的“度”才能引起质变。笔者对此多作尝试、研究和借鉴,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一、以朗读为根本,在朗读中积累语言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才能“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朗读为根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绚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在读中想象西沙群岛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强化阅读体验,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讲解分析,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支解得体无完肤,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他人的阅读感受。从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无效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方法,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加强语文积累。
(一)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二)增大教材背诵量。选入现行教材中的课文,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七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8篇,共142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5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个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三)拓展课外阅读量。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我们尽量淡化分析,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不仅读课本,还要读课外书。不仅读唐诗宋词元曲,还要读中外名篇佳作优论。在日常教学中,安排学生订计划读,并指导学生选书读书,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把精彩段落、词语背下来,做好摘抄。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就掌握得多,运用时才“有米下锅”。①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只有选好书才能读到好书。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低,自主性和选择性不强,我们语文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推荐好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本人先沉入书海去读去感知,为学生择书导航。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记录的内容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其中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③以赛提兴趣,以赛促积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语言积累,我们可以通过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多开展形式多样积累比赛。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不仅得到积累语言的快乐,还能在相互表演中分享更多积累而内化为自己知识,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指导学生运用,在运用中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如阅读课文《可贵的沉默》一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左顾右盼”,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进行这类训练,我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四、增大作文频率,从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动笔,使其做到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一)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再运用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二)练在情感交融处。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三)练在思维发散处。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四)练在情节空白处。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写作,做到读写结合,是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语文素养的良好方法。教师应该把这种方法,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到各种教学情境和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遏制讲风太盛的现象,还语文课一片朗朗书声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菁华;;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J];广西教育;2011年25期.
[2]李艳霞;;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3]徐兰月;;开辟多种途径,丰富语言积累[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4]陆春华;;汲语言精华,厚积而薄发[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5]汪洋;;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J];吉林教育;2011年23期.
[6]陈守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J];教师;2011年19期.
[7]兴化市唐刘学校 姜红锁;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N];江苏教育报;2010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强化;积累;语言;阅读;朗读;写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堂标准》反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提升更是如此,许多教育专家都坦言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重分折、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弊端。所以,在小学语文里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只有量变到一定的“度”才能引起质变。笔者对此多作尝试、研究和借鉴,积累了一定经验,现与各位教育同仁分享:
一、以朗读为根本,在朗读中积累语言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才能“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朗读为根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绚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在读中想象西沙群岛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二、强化阅读体验,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讲解分析,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支解得体无完肤,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他人的阅读感受。从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无效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方法,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加强语文积累。
(一)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二)增大教材背诵量。选入现行教材中的课文,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七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8篇,共142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5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个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三)拓展课外阅读量。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我们尽量淡化分析,挤出时间让学生多读,不仅读课本,还要读课外书。不仅读唐诗宋词元曲,还要读中外名篇佳作优论。在日常教学中,安排学生订计划读,并指导学生选书读书,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把精彩段落、词语背下来,做好摘抄。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就掌握得多,运用时才“有米下锅”。①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只有选好书才能读到好书。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低,自主性和选择性不强,我们语文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推荐好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本人先沉入书海去读去感知,为学生择书导航。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记录的内容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其中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③以赛提兴趣,以赛促积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丰富语言积累,我们可以通过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积累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多开展形式多样积累比赛。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通过这样的比赛,学生不仅得到积累语言的快乐,还能在相互表演中分享更多积累而内化为自己知识,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指导学生运用,在运用中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如阅读课文《可贵的沉默》一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左顾右盼”,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进行这类训练,我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摘录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四、增大作文频率,从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动笔,使其做到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一)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再运用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二)练在情感交融处。如《我的心事》,课文教学到“我刚进屋,见一位解放军阿姨坐在椅子上……我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不由行流下了眼泪”一段时,我指导完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我马上安排了写一段话的练笔:“看着眼前的一大堆玉米棒子,大林会有许多话要对小姐弟说,他会说什么呢?”这样一安排,学生就有话可说了。
(三)练在思维发散处。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四)练在情节空白处。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写作,做到读写结合,是学生有效积累语言材料,提升语文素养的良好方法。教师应该把这种方法,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到各种教学情境和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遏制讲风太盛的现象,还语文课一片朗朗书声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实践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菁华;;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J];广西教育;2011年25期.
[2]李艳霞;;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3]徐兰月;;开辟多种途径,丰富语言积累[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4]陆春华;;汲语言精华,厚积而薄发[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5]汪洋;;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J];吉林教育;2011年23期.
[6]陈守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语言[J];教师;2011年19期.
[7]兴化市唐刘学校 姜红锁;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N];江苏教育报;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