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需从优化导语设计开始
【作者】 桑杰卓么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导语,虽言短话简,但意义重大,是有效教学的起点,是成功课堂的开端。要创建高效课堂,我们必须做到精心设计、优化设计。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优化;导语设计;高效课堂
导语,课伊始之语,虽言短话简,但意义重大,具有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维,还能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这样打比方说道:“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们要优化设计导语,特别是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创建高效课堂,更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一、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
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其意义重大,我们不能随心所欲,需遵循一定原则,使导语一开始就能先声夺人,博得学生目光聚焦,思维参与。
(一)新奇性原则。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注重新课导入,以新颖别致方式,就能起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在教师引领下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二)艺术性原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念,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应力求达到美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渴望,调动学生入语文学习之围。
(三)知识性原则。导语可以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但不能为追求新、奇、趣,而忽视知识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样更能发挥导语为新课教学的服务作用,这样更容易把学生注意力集中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四)激励性原则。好的新课导语就如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涟漪;又如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具有激励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联想,唤起学生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欲望。
二、导语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个成功的导语,能为整堂课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要讲究方法,讲求实效,采用灵活多变的导语,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导语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创新导语设计策略,灵活运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导语。
(一)用诗词导入。很多文章,特别是文言文或是古诗词的教学,都可采用诗词导入的方式开启新课。因为诗歌饱含着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情感,抒情便是诗歌的根本特点。在上课伊始,引用诗词去叩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有位老师在讲解《爱莲说》时是这样导入的:鲁迅先生的七律《莲蓬人》中有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螗。”其大意是:莲蓬除去浓厚的脂粉,呈现正直的品格,脱下鲜艳的服装,著上朴素的衣裳。这样就可以向濂溪先生宣称自己是个洁净挺立者,不会随着残败的荷叶堕入寒塘。濂溪先生是谁?莲蓬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学了《爱莲说》一文,想必你会明白的。这样就把学生带入一种诗词营造的氛围之中,能够好的进入文章的学习。
(二)用“旧知”导入。通过“旧知”引入“新知”,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建构其知识系统,运用新旧知识的衔接来导入新课,不愧为一种是踏实的导入方式。这样的导入既可以有效复习前边学过的知识,又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桥梁。
(三)用历史导入。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求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作品所表达的真正内涵。采用这种导入方式,这对学生不熟悉的作家或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学习,可以为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创设便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观沧海》时,这样导入: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四)用故事导入。学生爱听故事,这是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们讲故事或者让学生讲故事来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小巷深处》时,有位老师用一个母亲为救在雪崩中困住的儿女,自己割腕自杀,留了一地的鲜红的血液给救援人员鲜明的信号,使女儿安全得救,母亲因血流尽而身亡。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奠定了一个感慨于母爱伟大的感情基调,能够更好的为《小巷深入》的学习打开感情的通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用音乐导入。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接受新知识。如《云南的歌会》一课,我先简单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名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
(六)用课件导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这给教育特别是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多媒体进入课堂,课件这一教学软件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如我在讲解《孔乙己》时,我先播放了相关时代背景的课件,是从电影《孔乙己》中剪辑的片段,让学生对这一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学完这篇小说后,学生们头脑中都有了孔乙己形象的想象,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主题,深入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总之,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针对不同课型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为创建语文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导入这一环节需要我们付出激情和创造,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冯为民,语文教师的暗示能力与语文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魏书生,中学语文教改实践[J].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刘珈,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 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优化;导语设计;高效课堂
导语,课伊始之语,虽言短话简,但意义重大,具有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不但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维,还能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这样打比方说道:“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我们要优化设计导语,特别是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创建高效课堂,更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一、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
好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其意义重大,我们不能随心所欲,需遵循一定原则,使导语一开始就能先声夺人,博得学生目光聚焦,思维参与。
(一)新奇性原则。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注重新课导入,以新颖别致方式,就能起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在教师引领下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二)艺术性原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喜欢追求美的事物。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具有强烈的爱美天性和独特的审美观念,所以教师进行导语设计应力求达到美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渴望,调动学生入语文学习之围。
(三)知识性原则。导语可以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浓缩,但不能为追求新、奇、趣,而忽视知识的科学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时。让导语和教学新知紧密联系起来,既能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又能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样更能发挥导语为新课教学的服务作用,这样更容易把学生注意力集中特定的教学任务中。
(四)激励性原则。好的新课导语就如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涟漪;又如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要具有激励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联想,唤起学生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欲望。
二、导语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个成功的导语,能为整堂课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要讲究方法,讲求实效,采用灵活多变的导语,就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导语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环节,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创新导语设计策略,灵活运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导语。
(一)用诗词导入。很多文章,特别是文言文或是古诗词的教学,都可采用诗词导入的方式开启新课。因为诗歌饱含着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情感,抒情便是诗歌的根本特点。在上课伊始,引用诗词去叩动学生的心弦,唤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有位老师在讲解《爱莲说》时是这样导入的:鲁迅先生的七律《莲蓬人》中有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螗。”其大意是:莲蓬除去浓厚的脂粉,呈现正直的品格,脱下鲜艳的服装,著上朴素的衣裳。这样就可以向濂溪先生宣称自己是个洁净挺立者,不会随着残败的荷叶堕入寒塘。濂溪先生是谁?莲蓬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学了《爱莲说》一文,想必你会明白的。这样就把学生带入一种诗词营造的氛围之中,能够好的进入文章的学习。
(二)用“旧知”导入。通过“旧知”引入“新知”,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建构其知识系统,运用新旧知识的衔接来导入新课,不愧为一种是踏实的导入方式。这样的导入既可以有效复习前边学过的知识,又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搭建桥梁。
(三)用历史导入。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求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作品所表达的真正内涵。采用这种导入方式,这对学生不熟悉的作家或年代比较久远的文章学习,可以为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学习创设便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观沧海》时,这样导入: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四)用故事导入。学生爱听故事,这是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的,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给学生们讲故事或者让学生讲故事来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小巷深处》时,有位老师用一个母亲为救在雪崩中困住的儿女,自己割腕自杀,留了一地的鲜红的血液给救援人员鲜明的信号,使女儿安全得救,母亲因血流尽而身亡。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奠定了一个感慨于母爱伟大的感情基调,能够更好的为《小巷深入》的学习打开感情的通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用音乐导入。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快乐地进入课文中的情境,接受新知识。如《云南的歌会》一课,我先简单介绍云南少数民族名曲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
(六)用课件导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这给教育特别是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多媒体进入课堂,课件这一教学软件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如我在讲解《孔乙己》时,我先播放了相关时代背景的课件,是从电影《孔乙己》中剪辑的片段,让学生对这一时代背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学完这篇小说后,学生们头脑中都有了孔乙己形象的想象,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主题,深入体会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总之,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针对不同课型精心设计,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为创建语文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学导入这一环节需要我们付出激情和创造,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冯为民,语文教师的暗示能力与语文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2]魏书生,中学语文教改实践[J].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刘珈,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语设计[J]. 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