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杨向伟
【机构】 贵阳市新世界国际学校
【正文】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更是倡导“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经过实践认为以下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确立目标,启发自主参与,促使学生自觉学
教学目标直接决定课堂的走向,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这是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可是事实上教学目标基本上都是“老师说了算”,学生真正能参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课堂少之又少。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观念上的“定势”造成的,总觉得理所当然决定权在教师手中,学生哪可能知道什么教学目标,就算让他们参与制定了,肯定也是七嘴八舌不得要领,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确,“目标”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你让低年级的学生说说“这节课的目标”,估计学生会集体迷糊。
其实只要启发得当,由学生来参与教学的目标制定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长方形面积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导入新课后,启发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到课题你想学到些什么?“学生根据课题,联想到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学习,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有的说:“想知道能否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甚至还有学生说:“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是否能发展空间观念?”这些问题都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将学生所说的问题展示出来,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参与中不仅明确了本节课学习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和热情都得以技法,进而围绕目标,能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认知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2倍”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对与错两种判断结果。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感中认识数学知识,获取广泛的经验,可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辨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终于明白这个观点不够严谨的道理,并悟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有这个道理。这样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构筑数学课堂情感交流的平台。
四、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
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知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如何排竖式等问题进行自学例题。小数除法的关键是把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但不能影响计算结果。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单位换算,使除数变成整数,但是,计算后需再次换算单位;其二,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成整数,同时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学生都会单位换算,也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因此,自学时能理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与尝试。经过尝试练习,学生会感觉到在两种方法的选择上,后者更有利。通过自学,学生经历了算法的学习过程,及算法的优化,使其通过自学来获取到要学习的知识。
五、巧设“陷阱”,促进自主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取发展。”反思是对所提出的结论进一步锻炼和升华,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这样会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克服呢?巧设“陷阱”是防止这种偏差出现的好方法,例如,在(1)1.2+8.8×1.25;(2)1.6×0.9÷1.6×0.9这样类似的计算题中,许多学生往往会违背运算顺序,而根据数的某些表面特征会这样计算:(1)1.2+8.8×1.25 = 10×1.25 = 12.5;(2)1.6×0.9÷1.6×0.9 = 1÷1 = 1,因此,教师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有意安排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尝试、比较、反思,加深错误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确立目标,启发自主参与,促使学生自觉学
教学目标直接决定课堂的走向,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这是自主学习的特征之一。可是事实上教学目标基本上都是“老师说了算”,学生真正能参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课堂少之又少。造成这一普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观念上的“定势”造成的,总觉得理所当然决定权在教师手中,学生哪可能知道什么教学目标,就算让他们参与制定了,肯定也是七嘴八舌不得要领,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确,“目标”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如果你让低年级的学生说说“这节课的目标”,估计学生会集体迷糊。
其实只要启发得当,由学生来参与教学的目标制定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长方形面积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师导入新课后,启发学生:“我们今天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看到课题你想学到些什么?“学生根据课题,联想到三角形与长方形面积的学习,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有的说:“想知道能否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甚至还有学生说:“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是否能发展空间观念?”这些问题都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将学生所说的问题展示出来,学生在这样的自主参与中不仅明确了本节课学习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而且学习的自觉性和热情都得以技法,进而围绕目标,能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认知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2倍”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对与错两种判断结果。为了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感中认识数学知识,获取广泛的经验,可让两位学生到讲台,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辨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终于明白这个观点不够严谨的道理,并悟出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有这个道理。这样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尊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真正构筑数学课堂情感交流的平台。
四、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
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知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如何排竖式等问题进行自学例题。小数除法的关键是把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但不能影响计算结果。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单位换算,使除数变成整数,但是,计算后需再次换算单位;其二,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成整数,同时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学生都会单位换算,也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因此,自学时能理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与尝试。经过尝试练习,学生会感觉到在两种方法的选择上,后者更有利。通过自学,学生经历了算法的学习过程,及算法的优化,使其通过自学来获取到要学习的知识。
五、巧设“陷阱”,促进自主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取发展。”反思是对所提出的结论进一步锻炼和升华,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难免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那样的认知偏差,这样会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克服呢?巧设“陷阱”是防止这种偏差出现的好方法,例如,在(1)1.2+8.8×1.25;(2)1.6×0.9÷1.6×0.9这样类似的计算题中,许多学生往往会违背运算顺序,而根据数的某些表面特征会这样计算:(1)1.2+8.8×1.25 = 10×1.25 = 12.5;(2)1.6×0.9÷1.6×0.9 = 1÷1 = 1,因此,教师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有意安排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尝试、比较、反思,加深错误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正确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