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

【作者】 韦艳金

【机构】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六圩镇肯研小学



【正文】  【摘 要】 当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城乡之间差距进一步加大,城乡之间流动人口增多,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引力增加,客观上需要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到城市去务工,这就导致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增多。与农村留守儿童一起出现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这个问题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党、国家、政府、家庭和学校的高度关注。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小学,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对我国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再分析了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提出一定的建议,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农村小学

  一、 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状及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工作在农村小学一线的老师压力倍增,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对我国农村小学中存在的留守儿童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 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监护现状
  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监护现状呈现三个模式。
  1、 隔代监护。
  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后,儿童只能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生活。留守儿童父母的监护责任向其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进行监护,是隔代监护的主要表现形式。
  2、 委托监护
  当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由其父母向父母的亲戚或朋友进行转移时,就形成了委托监护。这种形式下,由于被委托人自身也有小孩,很难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此外,儿童在其他家庭进行成长,对其身心都有不利影响。
  3、 无人监护
  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没有任何人的监护,任何生活起居只能靠自己,教育和监护只能来自于学校,儿童缺少家庭的关爱和温暖,极易产生问题。
  但无论是何种监管方式,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都已经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二) 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监管,对学习普遍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作业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即使按时完成也草草了事,学习成绩普遍比其他儿童差。
  2、 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生活习惯不良,主要表现在不讲卫生、乱花钱、在家里不听教导、不尊重长辈、我行我素、不服管教、说谎骗人等。
  3、 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处于情感和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不能得到呵护,情绪大多消极自卑、自私冷漠、任性逆反等。
  二、 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现状
  在我国素质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一直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这些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缺乏必要的家庭环境
  在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中,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对孩子直接有效的德育教育。平时陪伴在留守儿童身边的大多是其祖辈,至于道德教育方面,很多老人认为是学校的事情,犯错是由于学校和老师教育不当造成。这种大环境使得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更为严峻。
  (二) 学生自身品行不佳
  由于德育教育的缺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坏毛病,如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做事不计后果;处事情绪化,容易冲动;小偷小摸等,这些坏毛病不能得到有效的制止,容易造成整个群体的品行出现问题。
  三、 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一) 采取强制性教育,忽视学生本身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按照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教育,没有有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仅仅强制性的灌输一些道德观,这样对留守儿童所起的作用并不大,相反有些时候还会过往矫正,造成留守儿童更大的反抗心理。
  (二) 老师教学方式不当,教育方式粗暴
  很多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有限,教学观念还保持传统家庭的“不打不成器”思维中,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动辄进行惩罚,如罚站、罚抄作业、罚打扫卫生等,更有甚者还会对学生进行殴打。这对留守儿童自尊心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出现留守儿童极端现象发生。
  (三) 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结合机制
  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一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效果不佳,重要原因就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机制,很多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忽视与监护人的沟通,在不了解学生实际生活情况下盲目教学,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四、 解决我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 以留守儿童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动态,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如面对学生厌学的情况,可以适当减少作业,或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让学生对学习重拾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 改变教学方式,用爱心教育学生
  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爱心感化和教育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和姿态对待留守儿童,采取主动谈心、沟通聊天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要一味责骂学生。另外,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性格内向的儿童,教师应用更多的真心和热情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之外的温暖,让他们看到世界的美好,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改变自身的缺点,耐心的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重拾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三)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机制,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学校应该建立与家庭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可以建立家庭联络簿,通过每一天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反馈以及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反馈,建立起家庭和学校有效的反馈机制,让监护人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并定期进行沟通,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德育进步。
  五、总结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扩大。德育教育在一个人一生中尤为重要,能够决定一个人甚至一个社会的最终走向,是社会教育的起点,因此,德育教育应从小抓起。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关系着留守儿童今后的为人处世,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推动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使这些儿童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为今后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打下基础,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使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董垚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思考[J].传承,2011(11).
  [2] 任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缺失危机及化解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1(08).
  [3] 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    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03).
  [4] 刘晓云.也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教育问题[J].青年与社会,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