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资源 遴选与诵读形式的策略研究
【作者】 梁婉明
【机构】 广州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
【正文】 【摘 要】 笔者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遭遇几大困境:其一是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其二是传统教育对语文课的定位有问题,导致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其三是学生期望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接触传统文化,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挑战。为此,我们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资源遴选与诵读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分别在七、八、九三个年级精选经典唐诗(约100首)、宋词(约50首)、《论语》,作为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诵读形式上主要推广吟诵涵咏法,辅以粤语吟诵法和配乐吟唱法。
【关键词】 国学经典诵读;资源遴选;诵读形式;策略研究
关于初中国学经典诵“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用邓小平的话来讲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发现经典诵读活动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积累民族文化、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验的开展,也逐渐走进困局:由于年代久远、经典文章难于理解、教师国学经典素养有参差、诵读时间局限等方面的原因,经典诵读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学校、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诵读模式大同小异,诵读特色不够明显。初中经典诵读大体就是“反覆再反覆的多念”,最后是把这些内容背起来,这样的诵读方式对于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强的初中学生而言,变成了一种桎梏。
2、传统文化的教育远远不够,没有形成一种诵读经典古文的大环境。一是学生小学阶段的古文学习根基不深,上初中后,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对古文产生了较重的厌烦情绪,对经典尤其是文言文有畏惧心理。二是部分语文教师的古文功底本身就不怎么样,无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古典文化的魅力。由于应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讲授古文着重于字词句的释义,在诵读指导上也难以脱离这种套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文的巨大魅力。
3、经典诵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繁重负担。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对学生作业量、作业时间有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未能彻底改观,评价仍是以书面考试为主,因此负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减轻。经典诵读工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加深了学生的负担。
为了避免经典诵读活动成为空有形式而无内涵的教育过程,我们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资源遴选与诵读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从困境中找到新路子。
一、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精当遴选。
书海浩瀚,经典无边。初中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精当遴选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讲究顺序,精选经典的诵读内容。
儿童经典导读中心的刘克苏博士从读书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提倡儿童经典读诵活动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大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系统研究,刘博士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
(1)、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经典和其他书的关系,好比蜂王浆和蜂蜜的关系,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万,很经济。
(2)、读普通书不如读经典,读经典不如背经典,晚背不如早背。读经的最佳效果是背诵,背诵了,才真正归自己所有,然后随时可以消化、吸收、变形、化用、推陈出新。
(3)、晚背不如早背,是因为小时候记忆力好,记得快记得牢,尤其语言文学和人文科学是这样。
(4)、读书经济学的窍门是以简御繁。以简御繁是经典的特点,四两拨千斤,大师风范。
因此,初中国学经典诵读资源遴选应以“四两拨千斤”为原则,精选诵读内容:七年级学生专注诵读唐诗(约100首),八年级专注诵读宋词(约50首),初三通读一本《论语》。
七、八年级选择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与语文阅读教学一体化操作。其实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包括《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唐诗之外的其他古诗。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具备音节和意境上的美感,适合初中低年级学生诵读,均可与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一体化操作。初中七八年级可精选古诗词的巅峰——唐诗、宋词作为诵读资源。一方面通过朗读训练浸入音韵格律之美,培养良好汉语语感。另一方面通过课内外分类阅读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山水、田园、赠答、送别、咏物、边塞等;整合阅读同一个诗人同一种风格的诗歌专题,如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沉郁顿挫诗风,陶渊明质朴温厚之风等。通过分类整合,强化学生对于某类情景、意境的体悟和感受,领略经典大师的个性风采,为今后的学习积累阅读经验。
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鉴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阶段可以选择以小说、散文为主的“集”类及“经”、“子”、“史”类经典诵读与作文教学一体化操作。初三阶段可让学生通读一本《论语》。《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它囊括了道德、仁爱、孝道、教育等诸多思想。一本《论语》既是儒学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文本,又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典之作,初中阶段必须要熟读成诵。
唐诗、宋词让学生的人生过得诗意盎然;《论语》给学生高尚人格,生存智慧。相信有了这几分良田的储备,学生能栽种出自己的幸福之花。
二、初中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的多维展示。
诚然,诵读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真正去读原文。但是千篇一律地扯开嗓门朗读,日久,学生就生厌了。因此,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就应采取多维展示古诗文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做法。
(一)吟诵涵咏法。
中国古代经典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朗诵,往往让我们读出经典的味道,悟出经典的内涵,甚至可以陶醉其中。语文课堂内,这种扯开嗓子,摇头晃脑,或铿锵,或婉转地朗诵,称作“吟诵涵咏法”。“吟诵涵咏法”是属于语文教学的最具语文味的教学方式,是古往今来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通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其他阅读方法不能代替的方法。对于那些充满着情感的文字,不读不诵不为快,所以在课堂上运用以读代讲、反复诵读、配乐诵读的方法,让学生以个体个性读、集体共性读的方式,在层层感悟课文的基础上,用读加深理解、表达情感、宣泄情绪;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情;在读中感受节奏、在读中体会韵律、在读中体味文字的色彩。吟诵涵咏法让字与情相连,情之所至,抑扬顿挫而声情并茂,节奏明快而韵律悠远,提升了情感、培养了语感。
(二)粤语吟诵法。
专家们早已指:用粤语吟诵诗词是最佳的方式,因为粤语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我们学校作为广州地区的学校,可以尝试用粤语吟诵古诗文,一方面为保护广府文化出力,另一方面可以开拓古诗文诵读的有趣新形式。粤语的吟诵技巧,主要通过控制音程的长短、节拍的多少、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徐疾、语气的缓急去挖掘和展示文字的情感内容。它只有乐感而无音乐性,当然也就没有定谱了。所以,粤语吟诵古诗文仍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需要语文老师潜心研究,拜师学艺。
(三)配乐吟唱法。
配乐吟唱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诵读方式。许多著名的经典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王维的《红豆》、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杨慎的《临江仙》等被谱上流行曲调,学生们兴趣昂然的徜徉在音乐和古诗词的海洋。
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笔者认为,在学校推行国学经典教育就应该避免附庸风雅,叶公好龙,甚至复辟糟粕。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教师的意愿,认真筛选诵读资源,潜心研究诵读形式。这样国学经典教育才能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参考文献:
[1]王登峰、陶继新.《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中华书局 .2011年9月
[2]吕君忾.《格律诗词尝试欣赏和吟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
【关键词】 国学经典诵读;资源遴选;诵读形式;策略研究
关于初中国学经典诵“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用邓小平的话来讲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发现经典诵读活动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积累民族文化、加强修养、丰富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验的开展,也逐渐走进困局:由于年代久远、经典文章难于理解、教师国学经典素养有参差、诵读时间局限等方面的原因,经典诵读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学校、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诵读模式大同小异,诵读特色不够明显。初中经典诵读大体就是“反覆再反覆的多念”,最后是把这些内容背起来,这样的诵读方式对于个性张扬,自主意识强的初中学生而言,变成了一种桎梏。
2、传统文化的教育远远不够,没有形成一种诵读经典古文的大环境。一是学生小学阶段的古文学习根基不深,上初中后,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对古文产生了较重的厌烦情绪,对经典尤其是文言文有畏惧心理。二是部分语文教师的古文功底本身就不怎么样,无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古典文化的魅力。由于应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讲授古文着重于字词句的释义,在诵读指导上也难以脱离这种套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古文的巨大魅力。
3、经典诵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繁重负担。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国家对学生作业量、作业时间有了明确规定。但是由于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未能彻底改观,评价仍是以书面考试为主,因此负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减轻。经典诵读工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加深了学生的负担。
为了避免经典诵读活动成为空有形式而无内涵的教育过程,我们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资源遴选与诵读形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从困境中找到新路子。
一、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精当遴选。
书海浩瀚,经典无边。初中国学经典诵读内容的精当遴选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讲究顺序,精选经典的诵读内容。
儿童经典导读中心的刘克苏博士从读书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提倡儿童经典读诵活动必要性、可行性及其重大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通过系统研究,刘博士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
(1)、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经典和其他书的关系,好比蜂王浆和蜂蜜的关系,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万,很经济。
(2)、读普通书不如读经典,读经典不如背经典,晚背不如早背。读经的最佳效果是背诵,背诵了,才真正归自己所有,然后随时可以消化、吸收、变形、化用、推陈出新。
(3)、晚背不如早背,是因为小时候记忆力好,记得快记得牢,尤其语言文学和人文科学是这样。
(4)、读书经济学的窍门是以简御繁。以简御繁是经典的特点,四两拨千斤,大师风范。
因此,初中国学经典诵读资源遴选应以“四两拨千斤”为原则,精选诵读内容:七年级学生专注诵读唐诗(约100首),八年级专注诵读宋词(约50首),初三通读一本《论语》。
七、八年级选择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与语文阅读教学一体化操作。其实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包括《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唐诗之外的其他古诗。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具备音节和意境上的美感,适合初中低年级学生诵读,均可与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一体化操作。初中七八年级可精选古诗词的巅峰——唐诗、宋词作为诵读资源。一方面通过朗读训练浸入音韵格律之美,培养良好汉语语感。另一方面通过课内外分类阅读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山水、田园、赠答、送别、咏物、边塞等;整合阅读同一个诗人同一种风格的诗歌专题,如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沉郁顿挫诗风,陶渊明质朴温厚之风等。通过分类整合,强化学生对于某类情景、意境的体悟和感受,领略经典大师的个性风采,为今后的学习积累阅读经验。
九年级学生逻辑思维、鉴赏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这阶段可以选择以小说、散文为主的“集”类及“经”、“子”、“史”类经典诵读与作文教学一体化操作。初三阶段可让学生通读一本《论语》。《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它囊括了道德、仁爱、孝道、教育等诸多思想。一本《论语》既是儒学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文本,又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典之作,初中阶段必须要熟读成诵。
唐诗、宋词让学生的人生过得诗意盎然;《论语》给学生高尚人格,生存智慧。相信有了这几分良田的储备,学生能栽种出自己的幸福之花。
二、初中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的多维展示。
诚然,诵读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真正去读原文。但是千篇一律地扯开嗓门朗读,日久,学生就生厌了。因此,在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时就应采取多维展示古诗文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的做法。
(一)吟诵涵咏法。
中国古代经典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朗诵,往往让我们读出经典的味道,悟出经典的内涵,甚至可以陶醉其中。语文课堂内,这种扯开嗓子,摇头晃脑,或铿锵,或婉转地朗诵,称作“吟诵涵咏法”。“吟诵涵咏法”是属于语文教学的最具语文味的教学方式,是古往今来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通用的一种方法,也是其他阅读方法不能代替的方法。对于那些充满着情感的文字,不读不诵不为快,所以在课堂上运用以读代讲、反复诵读、配乐诵读的方法,让学生以个体个性读、集体共性读的方式,在层层感悟课文的基础上,用读加深理解、表达情感、宣泄情绪;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情;在读中感受节奏、在读中体会韵律、在读中体味文字的色彩。吟诵涵咏法让字与情相连,情之所至,抑扬顿挫而声情并茂,节奏明快而韵律悠远,提升了情感、培养了语感。
(二)粤语吟诵法。
专家们早已指:用粤语吟诵诗词是最佳的方式,因为粤语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我们学校作为广州地区的学校,可以尝试用粤语吟诵古诗文,一方面为保护广府文化出力,另一方面可以开拓古诗文诵读的有趣新形式。粤语的吟诵技巧,主要通过控制音程的长短、节拍的多少、声调的高低、语速的徐疾、语气的缓急去挖掘和展示文字的情感内容。它只有乐感而无音乐性,当然也就没有定谱了。所以,粤语吟诵古诗文仍然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需要语文老师潜心研究,拜师学艺。
(三)配乐吟唱法。
配乐吟唱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诵读方式。许多著名的经典名篇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王维的《红豆》、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杨慎的《临江仙》等被谱上流行曲调,学生们兴趣昂然的徜徉在音乐和古诗词的海洋。
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笔者认为,在学校推行国学经典教育就应该避免附庸风雅,叶公好龙,甚至复辟糟粕。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教师的意愿,认真筛选诵读资源,潜心研究诵读形式。这样国学经典教育才能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蓬勃生长!
参考文献:
[1]王登峰、陶继新.《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中华书局 .2011年9月
[2]吕君忾.《格律诗词尝试欣赏和吟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