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导读派” 视角下“引”的教学研究
【作者】 黎 扬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导读派”教学在我国中学语文界影响深远。我校近年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引、动、展、评、考”高效课堂模式,其中的“引”是指教师的引导和精讲,语文课堂的“引”与“导读派”的“导”有异曲同工之妙。“引”的科学合理与否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步,在“导读法”视野下,立足文本,结合学情,“引”好学生。
【关键词】 “导读派”;“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学情;文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无独有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师者的最高境界不是口口相传谆谆教导,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实现“不教之境”,即所谓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一、何为“导读派”教学
1980年代,动乱甫定,面对新形势,为培育型人才,四川语文名师黎见明提出了导读教学的主张,阐述了“导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培养具有进取力、想象力、批判力、选择力、敏捷力和综合力的新人。上海语文名师钱梦龙几乎在同时也提出了“三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天津名师勒家彦基于整体观、主体观和实践观的提出了导读四原则:“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和“以读为本”,在导读的研究中,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而自成一家。一时间,百家争鸣,蔚为大观,“导读派”遂风靡于全国。导读派各家表述略有差异,但其核心是一致的,都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在方法、思路上给予指导,即叶圣陶所谓“多方设法,使学生自得之,卒底于不待老师教授之”,导的目的就是实现“不教之境。”
二、何为“引”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普遍厌学,加之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效率低下,学生成绩一直徘徊于低谷。为此我们千方百计寻求突破口。在通过对我校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以“学习金字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解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结合近年来生源特点,构建起符合我校教学实际、便于操作、易出成果的“引、动、展、评、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动、展、评、考”五个字分别代表了完成一节课所需经历的五个步骤,其中的“引”是指教师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先作引导。由文本引发的思考是呈放射状的,但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将其逐一缕清,其中必有一条主干,引导学生摒弃分支的干扰直达主干是“引”的目的所在,如果让学生先自学,由于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的影响,可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引导不是简单粗暴的知识灌输,而是以思路为主,以知识为辅,坚持“三不讲原则”,即: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也不讲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冥思苦想依然学不会的。整个“引”的过程不超过15分钟。
三、语文教学“导读派”视角下“引”的教学思考
“导读派”教学是在动乱甫定,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人才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目的是把学生从死板的满堂灌的束缚和限制中解放出来,剔除种种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回归文本、回归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知识和阅历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宛如点灯者照明学生前进的道路,找到文本里最有利于人进步成长的原料。时至今日,社会发展可谓翻天覆地,与八十年代相比,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手机、电脑无处不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考验着每个人的甄别选择能力。学生知识阅历有限,容易陷入网络世界。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他们来说良师益友已为尘迹,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网络文学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而这些网络语言、网络文学是毫无美感可言的垃圾文化,学生长期沉溺其中必然无法培养审美能力,人生格调将收影响。语文作为一门可读性和可感知性极强的学科,经典的选文是训练审美思维最好的素材。我校位于国家级贫困县,且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此地文化贫瘠,学生所能接受到的文化资源有限,家庭、社会无法让学生享受到优良的文化熏陶,学生基础薄弱,单纯的考试尚且吃力,遑论文化感知?尽管二者间没有逻辑必然性,但是从其间也可看出我校与都市名校间鸿沟般的差距。学生所能接受的文化熏陶有限,却让低俗的网络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几乎人手一部形影不离的手机正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取向,网络文本应时代而生,不乏其存在之合理性,但是对一个思想尚未成熟正信仰摇摆不定的青少年而言,这种快餐文化简单粗暴的诱惑是致命的。没人愿意坐冷板凳花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认真读一个文本,手机里的文字能给他们更多快感,且它无需考试,人人可得高分。由此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普遍低下,在看似简单的文本面前,我校学生可能都很难理解,抑或出现南辕北辙的认知。有鉴于此,教师合理的引导显得极其必要,如此才能将其从低俗的网络语言思维和旧习惯中解放出来,于纷繁迷乱中拨云见日,直达心性。
如在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林冲的形象时,学生囿于资料和大众思维,大多会说林冲具有反抗意识却不够彻底,时常妥协,得过且过,导致英雄悲歌的社会因素最终变成了哀其不争的个人性格弱点。这比英雄悲剧更令人惋惜。林冲和梁山好汉的命运是时代环境使然,纵然性格是导致其走上造反之路的因素之一,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在掊克在位贤者不得其志的时代,林冲和众好汉找不到真正的出路,最终的揭竿起义也只能是“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岂不知推到了一个高俅还会有万万个高俅。手握社会资源的高俅为何能够如此不够节制地肆意妄为?如何控制那些掌握社会资源者的权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否则,同样的历史条件下,纵使林冲在位,诸好汉的命运也不见得有什么两样。
我校学生基础薄弱,语文素养差,大多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究其原因,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极大关联。导读教学将学生裹挟进课堂,只要他跟上老师的引导词,他的思考会出现一种“身不由己”的情况,如果他不思考,他将无法跟上别人,他将被整个课堂遗弃。初始阶段,导读法依然面临诸多困扰,学生思考不够积极,得出的结论视野狭窄,不一而足。究其本源,一者是传统思维定势在作怪,学生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再者是老师的引导游离于学生之外,不够接地气。很多老师的引导囿于教参和习惯,充斥着无法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假大空”,鉴于我校学生基础,老师在引导中要注意既立足文本又能贴近学生实际。
四、总结
人类教育发展至今,数千年的经验结累告诉我们“授之以渔”强过“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口口相授,而是根据接受者的认知水平,从思维上解放他,让他明白如何从掌握的知识入手,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导读派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立足文本,因势利导,通过思维上的指引,引导学生思考达成目标。我校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深受传统填鸭教学之害,立足学情,从实际出发,用好“引、导、展、评、考”模式才可能将其从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走上真正的发现真理之路。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黎见明《导读与情感教育》,《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第1期。
[3]王世群《语文教改中的一朵鲜花——黎见明及其“导读法”》,《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第1期。
[4]张勇《导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
【关键词】 “导读派”;“引、动、展、评、考”课堂教学模式;学情;文本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无独有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师者的最高境界不是口口相传谆谆教导,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实现“不教之境”,即所谓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一、何为“导读派”教学
1980年代,动乱甫定,面对新形势,为培育型人才,四川语文名师黎见明提出了导读教学的主张,阐述了“导读”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培养具有进取力、想象力、批判力、选择力、敏捷力和综合力的新人。上海语文名师钱梦龙几乎在同时也提出了“三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法。天津名师勒家彦基于整体观、主体观和实践观的提出了导读四原则:“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和“以读为本”,在导读的研究中,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而自成一家。一时间,百家争鸣,蔚为大观,“导读派”遂风靡于全国。导读派各家表述略有差异,但其核心是一致的,都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在方法、思路上给予指导,即叶圣陶所谓“多方设法,使学生自得之,卒底于不待老师教授之”,导的目的就是实现“不教之境。”
二、何为“引”
长期以来,我校学生生源较差,学生普遍厌学,加之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效率低下,学生成绩一直徘徊于低谷。为此我们千方百计寻求突破口。在通过对我校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以“学习金字塔”、“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解构主义”为理论依据,结合近年来生源特点,构建起符合我校教学实际、便于操作、易出成果的“引、动、展、评、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动、展、评、考”五个字分别代表了完成一节课所需经历的五个步骤,其中的“引”是指教师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先作引导。由文本引发的思考是呈放射状的,但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将其逐一缕清,其中必有一条主干,引导学生摒弃分支的干扰直达主干是“引”的目的所在,如果让学生先自学,由于思维定势和不良习惯的影响,可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引导不是简单粗暴的知识灌输,而是以思路为主,以知识为辅,坚持“三不讲原则”,即: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也不讲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冥思苦想依然学不会的。整个“引”的过程不超过15分钟。
三、语文教学“导读派”视角下“引”的教学思考
“导读派”教学是在动乱甫定,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人才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它的目的是把学生从死板的满堂灌的束缚和限制中解放出来,剔除种种不合理因素的干扰,回归文本、回归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学生知识和阅历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宛如点灯者照明学生前进的道路,找到文本里最有利于人进步成长的原料。时至今日,社会发展可谓翻天覆地,与八十年代相比,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手机、电脑无处不在,良莠不齐的信息考验着每个人的甄别选择能力。学生知识阅历有限,容易陷入网络世界。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他们来说良师益友已为尘迹,铺天盖地的网络语言、网络文学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而这些网络语言、网络文学是毫无美感可言的垃圾文化,学生长期沉溺其中必然无法培养审美能力,人生格调将收影响。语文作为一门可读性和可感知性极强的学科,经典的选文是训练审美思维最好的素材。我校位于国家级贫困县,且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此地文化贫瘠,学生所能接受到的文化资源有限,家庭、社会无法让学生享受到优良的文化熏陶,学生基础薄弱,单纯的考试尚且吃力,遑论文化感知?尽管二者间没有逻辑必然性,但是从其间也可看出我校与都市名校间鸿沟般的差距。学生所能接受的文化熏陶有限,却让低俗的网络文化有了可乘之机,几乎人手一部形影不离的手机正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取向,网络文本应时代而生,不乏其存在之合理性,但是对一个思想尚未成熟正信仰摇摆不定的青少年而言,这种快餐文化简单粗暴的诱惑是致命的。没人愿意坐冷板凳花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认真读一个文本,手机里的文字能给他们更多快感,且它无需考试,人人可得高分。由此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普遍低下,在看似简单的文本面前,我校学生可能都很难理解,抑或出现南辕北辙的认知。有鉴于此,教师合理的引导显得极其必要,如此才能将其从低俗的网络语言思维和旧习惯中解放出来,于纷繁迷乱中拨云见日,直达心性。
如在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林冲的形象时,学生囿于资料和大众思维,大多会说林冲具有反抗意识却不够彻底,时常妥协,得过且过,导致英雄悲歌的社会因素最终变成了哀其不争的个人性格弱点。这比英雄悲剧更令人惋惜。林冲和梁山好汉的命运是时代环境使然,纵然性格是导致其走上造反之路的因素之一,但绝对不是根本原因。在掊克在位贤者不得其志的时代,林冲和众好汉找不到真正的出路,最终的揭竿起义也只能是“替天行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岂不知推到了一个高俅还会有万万个高俅。手握社会资源的高俅为何能够如此不够节制地肆意妄为?如何控制那些掌握社会资源者的权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否则,同样的历史条件下,纵使林冲在位,诸好汉的命运也不见得有什么两样。
我校学生基础薄弱,语文素养差,大多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究其原因,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极大关联。导读教学将学生裹挟进课堂,只要他跟上老师的引导词,他的思考会出现一种“身不由己”的情况,如果他不思考,他将无法跟上别人,他将被整个课堂遗弃。初始阶段,导读法依然面临诸多困扰,学生思考不够积极,得出的结论视野狭窄,不一而足。究其本源,一者是传统思维定势在作怪,学生适应需要一段时间。再者是老师的引导游离于学生之外,不够接地气。很多老师的引导囿于教参和习惯,充斥着无法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假大空”,鉴于我校学生基础,老师在引导中要注意既立足文本又能贴近学生实际。
四、总结
人类教育发展至今,数千年的经验结累告诉我们“授之以渔”强过“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口口相授,而是根据接受者的认知水平,从思维上解放他,让他明白如何从掌握的知识入手,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导读派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立足文本,因势利导,通过思维上的指引,引导学生思考达成目标。我校学生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深受传统填鸭教学之害,立足学情,从实际出发,用好“引、导、展、评、考”模式才可能将其从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走上真正的发现真理之路。
参考文献:
[1]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黎见明《导读与情感教育》,《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第1期。
[3]王世群《语文教改中的一朵鲜花——黎见明及其“导读法”》,《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第1期。
[4]张勇《导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