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中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王洪梅
【机构】 重庆市梁平区回龙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朗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朗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读”之中,还体现在促进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中,如语感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及审美能力等等方面。本文笔者探讨了中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的意义及具体策略,期望能为广大中学语文老师的朗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老师需要做的是不断研究如何让学生想读、乐读与善读,相信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都在不断钻研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此问题的详细性分析。
一、中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意义分析
1、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感
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能使学生的语言变得规范、敏捷与灵活。比如:学生在修改病句时虽然不能准确的说出病因在哪里,但是通过朗读就知道不对,读起来非常的不通顺。这可以说就是学生语感的重要体现。听音乐着迷时,会跟着打节拍,读书忘情时,会不自觉摇头晃脑,当达到此种读书境界时,所读之物就是从他心中流出来的。语感就是不靠死记硬背,不靠老师的各种讲解,而是靠自己反复朗读、品味而习得。
2、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古人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能使学生从小掌握朗读的技巧,从而在快速朗读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对课文主题内容进行把握与理解,相信这是每位老师都想实现的教学目的。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近些年老师教学都非常重视的一方面。通过朗读指导环节,学生能逐渐掌握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及升华情感的能力,长期以往随着学生朗读量的提升,自然自身的审美情趣会得到有效提升,非常有益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二、中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策略分析
1、将朗读训练落实到实处
中学语文老师作为学生朗读的重要指导者和示范者,需要不断进行学习与练习,在提升自己朗读水平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示范。这样才能逐渐将“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面对新课学习时,养成主动钻研课文的习惯,充分将朗读的重要性发挥出来。
2、有技巧的指导
众所周知,普通话有四声之别,声调有抑扬之别,只有朗读才能将文章的铿锵之声、画面之美呈现出来。将喜怒安乐发于声,读得其法,不仅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还能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明白字词句中夹杂的各种情感。因此,老师必须要精心选择朗读的训练点,从课文的特点着手,将侧重点凸现出来,进行循循渐进的训练。比如在学习诗歌《金色花》时,需要运用轻松欢乐的语气进行朗读,将孩子的顽皮活泼读出来;在学习《我爱这土地》诗歌时,需要运用低沉舒缓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将作者内心的悲痛及对祖国深沉的爱读出来。所以,这些都离不开老师有技巧的指导与点拨,只有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之后,才能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提升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3、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
朗读作为教与学不可分离的内容,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而这里所说的朗读时间需要针对年级、学情及教材的特点来确定。并且当学生在朗读前老师必须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明确朗读的要求有哪些。朗读过程中要预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既要读完又要读透彻。朗读过后还需要给学生预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还能将朗读的激励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此外,学生的课下自主朗读过程中,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切不可出现朗读流于形式的情况;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将课文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4、采取灵活的朗读形式
不同题材的课文所需要采取的朗读训练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师需要在意识到此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朗读指导。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课文时,需要采取角色扮演朗读方式;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课文时,由于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多,个性各不同,语言特点丰富,就需要采取分小组竞赛朗读方式,每个小组都可以融入自己的动作,这样的朗读过后,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朗读的乐趣,还能自主分析出人物的形象及心理。最后鼓励小组间进行互相点评,真正使每个学生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学习《安塞腰鼓》课文时,由于课文中的语言较为壮阔与豪迈,所以老师需要给学生进行配乐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朗读,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
总结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朗读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老师需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要在朗读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在朗读中对各种题材的课文有所感悟,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获得全面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 高珊.教学与管理. 2012(21)
[2]诵读吟咏 返璞归真——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J]. 李芳.文理导航(下旬). 2011(10)
【关键词】 中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老师需要做的是不断研究如何让学生想读、乐读与善读,相信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都在不断钻研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对此问题的详细性分析。
一、中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意义分析
1、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感
经常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能使学生的语言变得规范、敏捷与灵活。比如:学生在修改病句时虽然不能准确的说出病因在哪里,但是通过朗读就知道不对,读起来非常的不通顺。这可以说就是学生语感的重要体现。听音乐着迷时,会跟着打节拍,读书忘情时,会不自觉摇头晃脑,当达到此种读书境界时,所读之物就是从他心中流出来的。语感就是不靠死记硬背,不靠老师的各种讲解,而是靠自己反复朗读、品味而习得。
2、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古人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能使学生从小掌握朗读的技巧,从而在快速朗读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对课文主题内容进行把握与理解,相信这是每位老师都想实现的教学目的。
3、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近些年老师教学都非常重视的一方面。通过朗读指导环节,学生能逐渐掌握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及升华情感的能力,长期以往随着学生朗读量的提升,自然自身的审美情趣会得到有效提升,非常有益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可持续提升。
二、中学语文朗读指导教学策略分析
1、将朗读训练落实到实处
中学语文老师作为学生朗读的重要指导者和示范者,需要不断进行学习与练习,在提升自己朗读水平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朗读示范。这样才能逐渐将“读”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面对新课学习时,养成主动钻研课文的习惯,充分将朗读的重要性发挥出来。
2、有技巧的指导
众所周知,普通话有四声之别,声调有抑扬之别,只有朗读才能将文章的铿锵之声、画面之美呈现出来。将喜怒安乐发于声,读得其法,不仅能明白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还能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明白字词句中夹杂的各种情感。因此,老师必须要精心选择朗读的训练点,从课文的特点着手,将侧重点凸现出来,进行循循渐进的训练。比如在学习诗歌《金色花》时,需要运用轻松欢乐的语气进行朗读,将孩子的顽皮活泼读出来;在学习《我爱这土地》诗歌时,需要运用低沉舒缓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将作者内心的悲痛及对祖国深沉的爱读出来。所以,这些都离不开老师有技巧的指导与点拨,只有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之后,才能在举一反三的基础上,提升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3、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
朗读作为教与学不可分离的内容,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而这里所说的朗读时间需要针对年级、学情及教材的特点来确定。并且当学生在朗读前老师必须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明确朗读的要求有哪些。朗读过程中要预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既要读完又要读透彻。朗读过后还需要给学生预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还能将朗读的激励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此外,学生的课下自主朗读过程中,也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切不可出现朗读流于形式的情况;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将课文充分利用起来,作为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4、采取灵活的朗读形式
不同题材的课文所需要采取的朗读训练形式也是不同的,所以老师需要在意识到此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灵活的朗读指导。比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课文时,需要采取角色扮演朗读方式;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课文时,由于课文中描述的人物多,个性各不同,语言特点丰富,就需要采取分小组竞赛朗读方式,每个小组都可以融入自己的动作,这样的朗读过后,学生不仅能体会到朗读的乐趣,还能自主分析出人物的形象及心理。最后鼓励小组间进行互相点评,真正使每个学生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学习《安塞腰鼓》课文时,由于课文中的语言较为壮阔与豪迈,所以老师需要给学生进行配乐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朗读,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
总结
毋庸置疑,中学语文朗读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指导,老师需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要在朗读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在朗读中对各种题材的课文有所感悟,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获得全面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标下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 高珊.教学与管理. 2012(21)
[2]诵读吟咏 返璞归真——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之我见[J]. 李芳.文理导航(下旬).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