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音乐教学歌唱中情感问题的研究
【作者】 李庆祝
【机构】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中心中学
【正文】 【摘 要】 音乐是门艺术性的课程,在歌唱教学中需要注重对情感问题的研究,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体验情感、疏导情绪,将声音与情感完美的结合起来,唱出动人的歌声。本文笔者从多个角度探索了歌唱与情感结合的途径,旨在为初中音乐老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音乐;歌唱;情感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必然要让学生开口去唱,而且要唱的有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在唱歌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想要表达对某事的看法。因此,对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情感问题进行研究十分的必要及重要,相信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合理把握情感基调
这里所指的情感基调,是音乐作品中存在的整体性情感基础。如颂歌型、欢快型、严肃型、伤感型等等。同样每首歌曲都会具有情感基调,是欢快热闹还是庄严肃穆,都需要在深入分析词意的同时掌握歌曲的感情基调,它是学生感受情感的主要途径。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此种情况:在唱歌时虽然音调、节奏把握的十分好,但给人的感觉犹如喝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很难让听者发自内心的喜欢。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好导致的。比如在学习《保卫黄河》歌曲时,表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是以短促跳跃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扩大的音型以及响亮的战争口号,使整首歌曲充满了力量,情感是处于逐渐加强的状态,情感基调是悲愤、激昂的。在学习《祖国颂歌》歌曲时,此歌曲的情感非常的强烈,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及爱恋情感。其情感基调是亲切与赞颂的。在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时,此首歌曲描绘的是80年代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情感基调非常的奔放与欢庆。
二、合理对歌曲进行细腻化处理
教学生歌唱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合理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还要教给学生对歌曲细腻处理的方式,如力度、速度、风格、强弱等等。唯有经过这样的细腻处理之后,才能让学生的歌唱效果更佳的完美,才能和听众达成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歌唱时不对歌曲进行任何的处理,就如我们吃饭时的狼吞虎咽一样,很难感受到食物中存在的“美”。比如在学习《十送红军》歌曲时,歌曲为ABABACA结构,各段之间都有较强的内在联系,整首歌曲的风格较为一致。每段旋律中都融入了特色性较强的音乐元素,使得各段之间的对比十分的鲜明,唱歌时每段之间要做好换气准备。同时,每段旋律的运行过程中,常以短句的形式呈现,并在短句后有明显的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所以此时在歌唱时声音不能吸着亮出来一点,而是要气息支持好,内心要激动些。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此外,针对不同的歌曲类型,老师还要善于对声乐的技巧进行合理分析,让学生进行恰当的运用。
三、合理锻炼学生的民族语言
1、把握语音的准确性
首先,音乐歌唱过程中的声调分为阳平和阴平两种,想要将歌曲中每个字的语音都发的非常准确与清晰,就需要将每个字的发音分为声母、韵母及韵尾三个部分,这样必然能达到发音清晰的目的。其次,加强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力度,这对于学生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对于学生歌唱时的抒情也十分的重要。歌曲的歌词分为字头、字腹及字尾三种处理方式,简言之就是出声时字头要咬清,引长时字腹要拉开,归韵时字尾要收准。
2、把握语调的可塑性
语调即语言表达时腔调、情调及语句的高低轻重变化。歌曲语言表达和日常说话时的语言表达不同,不可能是平铺直述的,需要根据情感的变化随时变换腔调与情调,将能深入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及情感。虽然唱歌时的语调是作品作者根据歌词的语义韵律及旋律音调而定的,但这仅是创作的一种无声符号,需要借助歌唱者的歌唱语调来进行再次的创作,这样才能将歌曲中的形象全面的展示出来。如有时为了突出一定的意义,常会在歌唱时对某些字句加重与加长;反之为了衬托某些意义,歌唱时对某些字句有需要唱的轻些,以此来进行强弱体验。当然语调的情感变化也十分的繁杂,当情绪兴奋、低沉、平衡时也会出现不同的情感语调,简单来归纳就是氛围抑、扬、顿、挫等语调表现方式。唯有将上述这些语调的可塑性掌握好,学生的歌唱时才能将歌曲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总结
毋庸置疑,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相对而言已经较为成熟,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意识到歌唱情感的重要性。要善于从把握情感基调、对歌曲进行细腻化处理、对声乐的技巧进行合理分析及锻炼学生的民族语言等角度着手,让学生掌握有情感歌唱的技巧及方式,真正的与作者、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歌唱的魅力及乐趣所在,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情感,声乐教学的瓶颈[J]. 朱凯南,林晖.新余高专学报. 2004(06):84-86.
[2]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探究初中歌唱课教学的有效性[J]. 周杰配.艺术评鉴. 2016(03):143-144.
【关键词】 初中音乐;歌唱;情感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必然要让学生开口去唱,而且要唱的有情感,这样学生才能在唱歌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想要表达对某事的看法。因此,对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情感问题进行研究十分的必要及重要,相信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合理把握情感基调
这里所指的情感基调,是音乐作品中存在的整体性情感基础。如颂歌型、欢快型、严肃型、伤感型等等。同样每首歌曲都会具有情感基调,是欢快热闹还是庄严肃穆,都需要在深入分析词意的同时掌握歌曲的感情基调,它是学生感受情感的主要途径。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此种情况:在唱歌时虽然音调、节奏把握的十分好,但给人的感觉犹如喝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很难让听者发自内心的喜欢。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好导致的。比如在学习《保卫黄河》歌曲时,表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是以短促跳跃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扩大的音型以及响亮的战争口号,使整首歌曲充满了力量,情感是处于逐渐加强的状态,情感基调是悲愤、激昂的。在学习《祖国颂歌》歌曲时,此歌曲的情感非常的强烈,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及爱恋情感。其情感基调是亲切与赞颂的。在学习《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时,此首歌曲描绘的是80年代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情感基调非常的奔放与欢庆。
二、合理对歌曲进行细腻化处理
教学生歌唱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合理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还要教给学生对歌曲细腻处理的方式,如力度、速度、风格、强弱等等。唯有经过这样的细腻处理之后,才能让学生的歌唱效果更佳的完美,才能和听众达成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歌唱时不对歌曲进行任何的处理,就如我们吃饭时的狼吞虎咽一样,很难感受到食物中存在的“美”。比如在学习《十送红军》歌曲时,歌曲为ABABACA结构,各段之间都有较强的内在联系,整首歌曲的风格较为一致。每段旋律中都融入了特色性较强的音乐元素,使得各段之间的对比十分的鲜明,唱歌时每段之间要做好换气准备。同时,每段旋律的运行过程中,常以短句的形式呈现,并在短句后有明显的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所以此时在歌唱时声音不能吸着亮出来一点,而是要气息支持好,内心要激动些。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此外,针对不同的歌曲类型,老师还要善于对声乐的技巧进行合理分析,让学生进行恰当的运用。
三、合理锻炼学生的民族语言
1、把握语音的准确性
首先,音乐歌唱过程中的声调分为阳平和阴平两种,想要将歌曲中每个字的语音都发的非常准确与清晰,就需要将每个字的发音分为声母、韵母及韵尾三个部分,这样必然能达到发音清晰的目的。其次,加强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力度,这对于学生歌唱时的咬字、吐字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这对于学生歌唱时的抒情也十分的重要。歌曲的歌词分为字头、字腹及字尾三种处理方式,简言之就是出声时字头要咬清,引长时字腹要拉开,归韵时字尾要收准。
2、把握语调的可塑性
语调即语言表达时腔调、情调及语句的高低轻重变化。歌曲语言表达和日常说话时的语言表达不同,不可能是平铺直述的,需要根据情感的变化随时变换腔调与情调,将能深入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及情感。虽然唱歌时的语调是作品作者根据歌词的语义韵律及旋律音调而定的,但这仅是创作的一种无声符号,需要借助歌唱者的歌唱语调来进行再次的创作,这样才能将歌曲中的形象全面的展示出来。如有时为了突出一定的意义,常会在歌唱时对某些字句加重与加长;反之为了衬托某些意义,歌唱时对某些字句有需要唱的轻些,以此来进行强弱体验。当然语调的情感变化也十分的繁杂,当情绪兴奋、低沉、平衡时也会出现不同的情感语调,简单来归纳就是氛围抑、扬、顿、挫等语调表现方式。唯有将上述这些语调的可塑性掌握好,学生的歌唱时才能将歌曲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总结
毋庸置疑,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相对而言已经较为成熟,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意识到歌唱情感的重要性。要善于从把握情感基调、对歌曲进行细腻化处理、对声乐的技巧进行合理分析及锻炼学生的民族语言等角度着手,让学生掌握有情感歌唱的技巧及方式,真正的与作者、听众产生情感共鸣,感受歌唱的魅力及乐趣所在,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情感,声乐教学的瓶颈[J]. 朱凯南,林晖.新余高专学报. 2004(06):84-86.
[2]想唱就唱,唱得响亮——探究初中歌唱课教学的有效性[J]. 周杰配.艺术评鉴. 2016(03):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