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克服初中语文教学的无效方式
【作者】 赵秀珍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城厢初级中学
【正文】 2010年10月,广西启动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孟照彬教授创立的“有效教育”。作为广西的六个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县,那坡、西林、凤山、都安、融水、天等则更早就推开了“有效教育”。“有效教育”不但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引导,而且还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要求。遗憾的是,有的教师在实施“有效教育”的过程中,认识肤浅,“见形学形”,不得要领,在教学上出现了很多的无效方式。
这个问题反映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原本需要精读、深读的语文课,却出现了一种“架空文本”的怪现象,使语文教学成了空中楼阁和镜花水月,致使语文教学的效能极其低下。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一,是热衷于搞“空洞的热闹”。小组学习是“有效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其标准形态有小组、大组、超大组、随机分组、原理形态组、特别行动组、编码系列组等等。但是有的教师只会依葫芦画瓢,为分组而分组,为讨论而讨论。原本是学生独立思考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的,但是授课教师为了呈现“小组学习”这个形态,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问题都用分组的方式来讨论解决。结果是课堂上动辄就出现分组,学生不停地搬动桌椅和不停地凑在一起讨论,煞是热闹。有一位教师执教郑振铎的《猫》,竟然让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讨论“文中写到的几只猫你最喜欢哪一只”。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又是各组代表发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组的意见自然又是五花八门,最后教师总结时也只好说各人爱好不同,不能强制每个人都喜欢某一只猫。这样的分组讨论,课堂气氛确实很活跃、热闹,但是课文被抛在一边,不见对文本的深读和挖掘,明显是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这样的热闹,自然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空洞的热闹”。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二,是用“视觉盛宴”代替了文本品读。在推开“有效教育”的同时,多媒体也正在被广泛使用于教学,白板教室已经逐步取代了黑板教室。于是,语文课堂教学也悄然发生了“革命”。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无疑是诵读,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但是自从有了多媒体之后,老师们似乎不忍心让学生读书读得口干舌燥,于是就给学生看视频、图片或是听音乐。多媒体真是好东西,不像写粉笔字那么费力不讨好。遥控器一摁,“视觉盛宴”立即闪现。一个教师执教《猫》这篇课文时,花了近10分钟给学生展示几十幅萌死人的猫的图片,猫们个个可爱至极,看得学生们惊呼连连,大呼过瘾。一个教师执教《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可能是觉得让学生品读文字太累了,怎么读也读不出形象,就用动画片来展示斑羚飞渡峡谷的情景,使学生一下就弄懂了斑羚是如何成双配对地飞渡的。可惜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图像和画面,没留下一丝一毫的语感,记不住课文的只言片语,更不用说去回味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片段了。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三,是把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有效教育”致力于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创造性的表现平台,“探究”是很常见的课堂形态。但是,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不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行文思路、篇章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等,而是热衷引导学生讨论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从而使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师无形中扮演了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一堂《陈太丘与友期》,师生用于讨论诚信做人和宽大为怀的时间竟然占去了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一堂《斑羚飞渡》,师生们不停地讨论应该如何爱护动物、不把动物逼上绝境;一堂《羚羊木雕》,用于讨论朋友间该不该送贵重礼物的问题成了教学的重头戏。古人说:“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但是当今有的教师只重视“道”而忽略了“文”,使语文教学似乎又回到了文革时代“政治挂帅”的老路。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四,是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孟照彬教授说过:“课堂上,教师能否成功地交出主动权,就决定了这节课是新课型还是传统课型。”为了表明自己不是时代的落伍者,我们的教师还是很热衷用新课型授课的。不过,放主动权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学,现在突然要求他们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真的束手无策,不知道放弃主动权之后自己该做什么,只好给学生随心所欲地打发一节课的时间,课堂教学由“填鸭式”变成了“放羊式”。学生成了无头苍蝇,“探究”的方向忽东忽西,漂浮不定,让听课者不由得想起了柳宗元“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名句。有一个教师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展示了课堂要求:“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结果教师在教室里成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沉默不好出声不得的多余人。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查字典,有的讨论,倒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一节课结束时,听课教师观察发现,有的学生只给每个段落标上了序号,有的只查完了生字的拼音,有的只是在谈论自己的童年趣事……
架空文本,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把语文教学引上绝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知道深读文本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有人说:“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课堂的高度。”有人说:“只有深度挖掘文本,才能高位发展学生。”这两种说法可谓非常深刻、精辟!
在推进“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架空文本的无效方式,各位语文教学名家自然是已有良策,但是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愚钝之见,权当抛砖引玉。首先,适当回归传统教学,重拾“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不断加深理解,最终体会文字、意境之美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方法符合语言学习从感性认知入手,经过语言体验,最终达到更高水平的感性认知乃至理性认知的人类认知规律。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诵读更不可少。其次,要从细微之处挖掘文本。能挖掘出细微之处的教学,才是深读文本的教学。《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我”看到弟妹年幼而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的心理描写,《湖心亭看雪》中“痕”、“点”、“芥”、“粒”的特殊表达作用,《金色花》中母亲说自己孩子是“坏孩子”所蕴含的深情等等,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认真领会这些细微之处,自然就不会架空文本。再次,紧紧围绕“知识点”来教学。孟照彬教授的“有效教育”强调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性合一”,他充分考虑到了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孜孜以求。“有效教育”中所说的知识性,与我们传统教学所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中考的考点是完全一致的。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方法、顺序等等,只要我们能紧紧抓住知识点,教学就能紧扣文本。最后,教学中不要搞形式主义。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回归文本意识,不要再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华丽形式,不要再沉迷于课堂教学的空洞热闹。一定要让语文教学变得理智和沉稳,让学生有更多的深入文本的机会,更多的沉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把住语文教学的命脉,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这个问题反映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原本需要精读、深读的语文课,却出现了一种“架空文本”的怪现象,使语文教学成了空中楼阁和镜花水月,致使语文教学的效能极其低下。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一,是热衷于搞“空洞的热闹”。小组学习是“有效教育”的重要学习方式,其标准形态有小组、大组、超大组、随机分组、原理形态组、特别行动组、编码系列组等等。但是有的教师只会依葫芦画瓢,为分组而分组,为讨论而讨论。原本是学生独立思考而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的,但是授课教师为了呈现“小组学习”这个形态,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问题都用分组的方式来讨论解决。结果是课堂上动辄就出现分组,学生不停地搬动桌椅和不停地凑在一起讨论,煞是热闹。有一位教师执教郑振铎的《猫》,竟然让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讨论“文中写到的几只猫你最喜欢哪一只”。学生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又是各组代表发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组的意见自然又是五花八门,最后教师总结时也只好说各人爱好不同,不能强制每个人都喜欢某一只猫。这样的分组讨论,课堂气氛确实很活跃、热闹,但是课文被抛在一边,不见对文本的深读和挖掘,明显是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这样的热闹,自然是没有实质意义的“空洞的热闹”。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二,是用“视觉盛宴”代替了文本品读。在推开“有效教育”的同时,多媒体也正在被广泛使用于教学,白板教室已经逐步取代了黑板教室。于是,语文课堂教学也悄然发生了“革命”。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无疑是诵读,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但是自从有了多媒体之后,老师们似乎不忍心让学生读书读得口干舌燥,于是就给学生看视频、图片或是听音乐。多媒体真是好东西,不像写粉笔字那么费力不讨好。遥控器一摁,“视觉盛宴”立即闪现。一个教师执教《猫》这篇课文时,花了近10分钟给学生展示几十幅萌死人的猫的图片,猫们个个可爱至极,看得学生们惊呼连连,大呼过瘾。一个教师执教《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可能是觉得让学生品读文字太累了,怎么读也读不出形象,就用动画片来展示斑羚飞渡峡谷的情景,使学生一下就弄懂了斑羚是如何成双配对地飞渡的。可惜的是,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图像和画面,没留下一丝一毫的语感,记不住课文的只言片语,更不用说去回味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片段了。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三,是把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有效教育”致力于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创造性的表现平台,“探究”是很常见的课堂形态。但是,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的时候,不是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行文思路、篇章结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等,而是热衷引导学生讨论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意义,从而使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语文教师无形中扮演了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一堂《陈太丘与友期》,师生用于讨论诚信做人和宽大为怀的时间竟然占去了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一堂《斑羚飞渡》,师生们不停地讨论应该如何爱护动物、不把动物逼上绝境;一堂《羚羊木雕》,用于讨论朋友间该不该送贵重礼物的问题成了教学的重头戏。古人说:“文以载道,文道统一。”但是当今有的教师只重视“道”而忽略了“文”,使语文教学似乎又回到了文革时代“政治挂帅”的老路。
无效方式的表现之四,是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孟照彬教授说过:“课堂上,教师能否成功地交出主动权,就决定了这节课是新课型还是传统课型。”为了表明自己不是时代的落伍者,我们的教师还是很热衷用新课型授课的。不过,放主动权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我们的教师已经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学,现在突然要求他们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真的束手无策,不知道放弃主动权之后自己该做什么,只好给学生随心所欲地打发一节课的时间,课堂教学由“填鸭式”变成了“放羊式”。学生成了无头苍蝇,“探究”的方向忽东忽西,漂浮不定,让听课者不由得想起了柳宗元“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名句。有一个教师执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展示了课堂要求:“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控,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结果教师在教室里成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沉默不好出声不得的多余人。学生们有的看书,有的查字典,有的讨论,倒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一节课结束时,听课教师观察发现,有的学生只给每个段落标上了序号,有的只查完了生字的拼音,有的只是在谈论自己的童年趣事……
架空文本,使语文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会把语文教学引上绝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知道深读文本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有人说:“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课堂的高度。”有人说:“只有深度挖掘文本,才能高位发展学生。”这两种说法可谓非常深刻、精辟!
在推进“有效教育”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架空文本的无效方式,各位语文教学名家自然是已有良策,但是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愚钝之见,权当抛砖引玉。首先,适当回归传统教学,重拾“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不断加深理解,最终体会文字、意境之美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方法符合语言学习从感性认知入手,经过语言体验,最终达到更高水平的感性认知乃至理性认知的人类认知规律。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诵读更不可少。其次,要从细微之处挖掘文本。能挖掘出细微之处的教学,才是深读文本的教学。《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我”看到弟妹年幼而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的心理描写,《湖心亭看雪》中“痕”、“点”、“芥”、“粒”的特殊表达作用,《金色花》中母亲说自己孩子是“坏孩子”所蕴含的深情等等,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认真领会这些细微之处,自然就不会架空文本。再次,紧紧围绕“知识点”来教学。孟照彬教授的“有效教育”强调知识性、个性、创造性“三性合一”,他充分考虑到了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孜孜以求。“有效教育”中所说的知识性,与我们传统教学所强调的教学重点、难点和中考的考点是完全一致的。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特征、方法、顺序等等,只要我们能紧紧抓住知识点,教学就能紧扣文本。最后,教学中不要搞形式主义。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回归文本意识,不要再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华丽形式,不要再沉迷于课堂教学的空洞热闹。一定要让语文教学变得理智和沉稳,让学生有更多的深入文本的机会,更多的沉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把住语文教学的命脉,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