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开“源”引“流”让学生乐于写作
【作者】 秦学英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河东寄宿制学校
【正文】 叶圣陶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跟说话一个样。”可见,作文教学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现“学生为本,兴趣为重,生活为实”的作文教学理念。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开源就是要开掘作文的源头,把作文训练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流”就是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把作文训练跟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源”和“流”一起抓,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从“立意”本源走向“生活”本源,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的“立意“教学理念一直占统治地位,学生的构思、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和教师的批改、讲评这一系列的操作环节,都必须遵循”立意本源“这个理念。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文指导则异化为”应试“作文的催化剂。常此以往,小学作文陷入“视作文为洪水猛兽,瞎编乱造,大话、空话、假话连篇等困境。由此可见,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放飞学生。把他们从封闭狭小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有时间去读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丰富他们的知识和体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要过多的规章和束缚,真正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能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2、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不断点拨,及时发现学会习作中的闪光点,并适时、恰当地给予肯定。比如一次别出心裁的习作,一篇文章的发表等,都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成功的契机和动力,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随之而发。
二、开掘作文源头,积累素材,为作文“找米下锅”。
学生写作文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的确,没有米做不出饭,没有豆子炸不出油。那么,“下锅之米”要从何而来呢?小学生积累素材,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生活中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主动获取素材。
2、在回忆中找。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我让学生将“日记”改为“日忆”,养成“每日一忆”的好习惯。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用它可以写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忆”起一两件可写之事,动笔时就不愁“无米下锅”。
3、在交流中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历都各不相同。我在班里经常性地召开素材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拓展素材积累空间。学生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作文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日久天长,一个个有创意的素材便“呼之欲出”。
三、引导阅读积累,丰富语言储备。
勤积累常记诵,充实语言库存。作文就像盖房子,砖、瓦、灰、木都备齐了才能信手拈来。同样,只有字、词、句、段丰富了,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因此,首先应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知识阅历层次的各种读物,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普读物,只要是健康向上的,越广泛越好。这样,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其次是让学生积累摘抄典范寓言。积累的途径有很多,第一是从课本中收集词语。语文课本中很多是名家名著,语言规范、新颖,是积累的首选。第二个途径是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词语。如平常跟父母、老师、同学聊天是,或在看电视、听广播时收集好的词句。教师引导学生把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按专题进行分类摘抄,或制作成积累小卡片,以便于学生积累和查找。同时还应积极开辟展示平台,定期展示学生的积累成果,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记诵比赛,激发学生积累、记诵的兴趣。
生活是“源”,阅读是“流”,教师应开“源”引“流”,让作文与生活为伴,成为表现生活的一种需要;让作文与阅读结合,成为阅读的补充、延伸和发展。我们在习作训练教学中只要抓住了源和流,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
一、从“立意”本源走向“生活”本源,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的“立意“教学理念一直占统治地位,学生的构思、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和教师的批改、讲评这一系列的操作环节,都必须遵循”立意本源“这个理念。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文指导则异化为”应试“作文的催化剂。常此以往,小学作文陷入“视作文为洪水猛兽,瞎编乱造,大话、空话、假话连篇等困境。由此可见,让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落实“生活本源”的教学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放飞学生。把他们从封闭狭小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学校和社会联系起来,有时间去读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丰富他们的知识和体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不要过多的规章和束缚,真正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能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2、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不断点拨,及时发现学会习作中的闪光点,并适时、恰当地给予肯定。比如一次别出心裁的习作,一篇文章的发表等,都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成功的契机和动力,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就随之而发。
二、开掘作文源头,积累素材,为作文“找米下锅”。
学生写作文最苦恼的莫过于“无米下锅”。的确,没有米做不出饭,没有豆子炸不出油。那么,“下锅之米”要从何而来呢?小学生积累素材,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生活中找。“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仅做生活的旁观者。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同时,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主动获取素材。
2、在回忆中找。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坚持写日记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我让学生将“日记”改为“日忆”,养成“每日一忆”的好习惯。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用它可以写成什么作文。如果每天都能“忆”起一两件可写之事,动笔时就不愁“无米下锅”。
3、在交流中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经历都各不相同。我在班里经常性地召开素材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机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拓展素材积累空间。学生开阔了眼界,开拓了思路,作文时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日久天长,一个个有创意的素材便“呼之欲出”。
三、引导阅读积累,丰富语言储备。
勤积累常记诵,充实语言库存。作文就像盖房子,砖、瓦、灰、木都备齐了才能信手拈来。同样,只有字、词、句、段丰富了,才能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因此,首先应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知识阅历层次的各种读物,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科普读物,只要是健康向上的,越广泛越好。这样,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其次是让学生积累摘抄典范寓言。积累的途径有很多,第一是从课本中收集词语。语文课本中很多是名家名著,语言规范、新颖,是积累的首选。第二个途径是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词语。如平常跟父母、老师、同学聊天是,或在看电视、听广播时收集好的词句。教师引导学生把积累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按专题进行分类摘抄,或制作成积累小卡片,以便于学生积累和查找。同时还应积极开辟展示平台,定期展示学生的积累成果,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记诵比赛,激发学生积累、记诵的兴趣。
生活是“源”,阅读是“流”,教师应开“源”引“流”,让作文与生活为伴,成为表现生活的一种需要;让作文与阅读结合,成为阅读的补充、延伸和发展。我们在习作训练教学中只要抓住了源和流,因地制宜,不断丰富作文的教学形式,并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鼓励他们在平时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那么在学生的眼里作文将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见了作文也才不会是“老鼠见了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