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者】 公保杰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贡麻寄宿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农村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培养小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更改错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审题等方法既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习惯养成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文从学会课前预习、学会更改错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审题等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会农村小学生课前预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 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三步进行:
  ①通读数学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学生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从整体上了解了新的数学知识。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
  ②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怎样“消化”这些知识。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后,熟知独立学习时该从何入手,遇到问题怎样处理,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将能独立完成的问题解决了,如直观的口算、笔算、混合运算在预习时完成,不能确定的应用题在草稿上做出解答方法,以待订正。像补充条件的应用题可以补充条件并试着解答,如“白鹤有 12 只,灰鹤的只数是白鹤的3倍?”预习时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多种补充方式,便于扩展思维,创设出不同的解答办法,也培养了学生的钻研精神,课堂订正时,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迫切将自己的做法公布出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唇枪舌剑的讨论中,解题的思路拓宽了,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成了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主人。
  二、教会农村小学生更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面对学生作业中的种种错误,教师可以运用如下三方面对小学数学作业中的错题订正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①以计算为基础,运用计算订正法:在小学数学中,大部分题型都需要用到计算,在第1题中,学生是想借助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但在计算过程中,却忽略了括号内的“1”也应该和括号外的52进行相乘,很明显,是由于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不清晰而导致的错误。第2题中,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好乘法分配律,而第3题中则应该选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后二题的错误都是因为学生没有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入手,产生了知识负迁移而出现的错误。运用计算订正法,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避免对公式的死记硬背。
  ②以列表为手段,应用列表订正法:列表实际是一个去繁存简、对有用信息进行梳理、整理、分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以严谨的数学品质去筛选有用的数据,并要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才能在表格中将各量与关系对号入座,尤其是对于较为隐蔽的数量关系,采用列表法来分析思考,可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工程类、行程类的应用题,或是在找出最优最省等问题中,列表法尤为适用。对于这类题目,不妨以列表为手段,帮助学生重新审视此题。
  ③以反证为思路,使用反例订正法:反证法是数学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数学思想。在解题中,利用与已经条件相矛盾的结果来证明一个结论,往往能快速正确地处理问题,例如,在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学习中有一判断题如下: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那么∠A一定是锐角吗?为什么?在此题中,有的学生出现判断错误。在订正过程中,教师不防引导学生以反证为思路,深化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理解,即:假设∠A不是锐角,∠A≥90°,那么根据已知条件∠C=90°,而∠B肯定是大于0度的,那么∠A+∠B+∠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相矛盾。这个矛盾说明假设是错的,也就证明了原题的结论成立。所以∠A一定是锐角。运用反证法具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推理过程,不仅能够快速地判断命题的真假,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多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并在做完之后应认真检查,自我评价,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教会农村小学生独立思考,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思维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持以久,“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表现为:无论上课或做作业时遇到问题,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赖老师提示或同学求出的答案。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会农村小学生独立思考,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其做法是:
  ①设疑启发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
  ②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③操作悟理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在教学学习活动中要学生上课时要边听边看边想,阅读数学课本时边读边思,作业时要边做边想;要引导学生全面地、细致地、一丝不苟地观察题、式、图,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自觉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对照,抽象概括,逐步形成独立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培养求异思维,强调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觉从书本中、演示中或反省错例中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要注意纠正个别学生的思维惰性,改变他们一味依赖老师、家长、同学或单纯靠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不良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形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教会农村小学生审题方法,养成实际应用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 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审题问题是长
  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的一个学习上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数学审题习惯的方法和措施从下面三步走: 1、培养学生读题的耐心,每道题应当至少过三遍,首先要做到不多字,少字,错字。很多学生读题时没有耐心,题目草草看过,并没有弄清题意就开始作答。例如有一题:“大于0.5小于0.7的小数只有一个”大部分学生认为是正确的,认为只有0.6。我再将题目读一遍“大于0.5小于0.7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与之前做一比较,学生都发现之前错了,如果只是论“小数”,应该有无数个,而“一位小数”才只有一个。老师如果能在这方面给予学生悉心指导,每次读题要求学生读3遍以上,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读题习惯。2、审题时,一定要多读。多读才能理清题目的要求,准确答题。我们在读题时,可以划出题目重点,对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多读、细读,帮助学生分清哪些是必要条件,哪些是不必要条件,更加清晰地理解题意,准确地解答题目。通过抓重点、找关键就可以来进行突破,加之上文中多次提到的认真审题,我们就不难理清思路,从而解决题目了。3、多概括、多总结、常归纳。在审题时,对数学思想及方法多作归纳、总结,才能够在实际应用当中更加得心应手。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端正写作业的态度,提出完成作业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抄下题后,先对照书检查数字、符号等是否正确,避免因抄错题而造成错误。能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能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必须组织好教学活动,让学生不但学会学习,而且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更改错题、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审题等方法是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邓明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初探.科教文汇,2008(11).
  [2] 刘广存.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与管理,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