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化学实验中合理灌输环保理念的方式

【作者】 解可妮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实验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环保理念是现如今社会中,甚至在整个世界中,也是一个很受推崇,政府希望可以将其大力推广到生活的各个行业中的一种理念。环保活动是我国近些年来一直进行的一场活动,在群众中进行大力的宣传,期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运动中,为社会环境的改善贡献自身的力量。如何在初中生的化学实验中对其灌输环保理念是如今我国想要在初中生群体中对环保理念宣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本文主要对在化学实验中对初中生灌输环保理念的方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为众多教师在初中生中引导环保理念滋生和壮大。
  【关键词】 初中生;化学实验;环保理念;灌输方式

  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比以前增加了很多,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可知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解决环境问题是现如今社会所关注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在各个方面对环保的理念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加大了环保工作的实施力度,为保护环境提供帮助。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根源上也实施了改善措施,加强了环保知识的教育,让其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举例说明,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
  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一系列因为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引起的事故频繁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事例包括最近我国在天津发生的危险品仓库爆炸的这个在我们身边的事故,不仅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造成了很多的人们生命、财产很重大的损失,给我们敲响了一声巨大的钟声,让我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现如今各种酸雨、化学烟雾、核泄漏等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在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同,这也造就了现如今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环保意识上面的认识也没有达到足够的水平,严重的给我国的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形成了阻碍。通过化学实验中对初中生环保方面知识就天津实践的分析和引导,引起中学生对环保行为的自觉性,养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的习惯。
  2、将环保意识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通过搜集了各方面的环境事故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充分分析,找寻一些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且能够明确的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方面进行阐述的例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达到我们从根本原因上对环保行动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通过讲述的方式,还可以利用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热爱化学实验和环境保护,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形成了环保意识,增加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通过分析天津的空气因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地向空气中排除了大量的有害气体,使得空气的组成部分变得更加的复杂和混乱,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劣质的影响。又比如说通过对我国煤炭的燃烧的分析,可以知道随着木材的消耗,排入空气中碳氧化合物给社会造成的温室效应等影响越加的严重。这些例子都能够很自然的将环保知识带入到初中生的教学体系中。
  3、在试验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主要是通过实验验证或者探究的方式对大自然的一种探究课程,是初中生对自然世界了解的一种方法。不过在学生们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产物,这些产物中与相当一部分是对环境有害的,如果我们没有将其进行妥善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老师们通过对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让他们了解到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化学实验中的硫的燃烧试验,所产生的硫化物是一类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学物质,我们可以通过含有碱性溶液打湿的硬纸板和布等盖在燃烧器皿的开口处,防止产生的硫化物飘散到空气中,污染了室内的环境,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在实验过后也将这些得到的气体进行相似的处理,减少实验中产生的污染气体。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不能过量的取用化学品,不仅浪费了物质还可能造成因实验器皿中氧气的不充足而生成碱性溶液难以吸收的有害气体,对学生的身体和空气造成危害。也利用其它的多媒体、网络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们普及这种情况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让学生对其的作用有了具体而形象的认识,吸引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课的兴趣的同时也将环保的意识传达了下去,在这种实验的教学中,很容易的将环保意识灌输到中学生的脑海中。
  在这种实验的教学中,老师们不断地对学生讲述化学有害气体的处理方式以及其排入大气的危害等让学生养成了一种无意思的环保行为。国家对中学生环保意思和环保行动的要求能够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在中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意识中逐渐的产生、存在和反复训练得到强化。这一学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自己动手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能让环保意思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
  4、通过学习实践提升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需要连续的长期的过程,想要让生养成环保意识老师们不仅要在课堂或者实验课上对学生们的环保知识进行教学,还要再一些实践活动中对理论知识进行验
  证和实施,在实践中学习更能加深学生们对环保知识的认识和学习的印象。有些老师将初中生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观察和调查,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生活周边的环境现状,并对所发现的情景进行分析,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一实践活动能够很大程度上将环境的保护意识在中学生的脑海中植根,提高了学生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促进环境的保护工作的进程。
  5、总结
  对初中生的环保教育是我国加强环保行动的根本的措施之一,对我国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学实验中对初中生进行环保意识的灌输是一项十分必要的事情,是每个初中化学老师进行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志权. 初探高中化学教学与环保教育相结合[J]. 广东科技,2011,08:11-12.
  [2]郭艳涛. 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2011,08: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