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数学教学应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作者】 杨梅山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第二中学
【正文】 【摘 要】 公式与定理作为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进行有效推理论证的关键依据,是提升学生数学认知水平的重要载体。想学好数学就需要对公式与定理进行有效理解与掌握,这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公式;定理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数学公式与定理进行良好掌握,才能够对知识本质进行理解,从而由根本上对数学内容、形式的变化进行把握,从而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培养。
1理解的作用
1.1 增强记忆
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就是不断构建的过程,所以记忆不是对知识进行接受后,原原本本进行储存的过程,而是在理解中不断进行构建的过程,此过程主要有:将原有知识转变为方便记忆与提取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更多联系;新旧知识之间本质属性的联系越强,越便于提取。因此,对知识进行记忆时,引导个体自主地进行理解,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提升新知识的记忆效果。
1.2减少记忆量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理解,知识就只能独立存在,并单独占用相应的记忆单位,增多学生的记忆量。而在理解之后再进行记忆,知识之间就会产生相应联系,并形成有机的组成部分,而记忆的东西就会变少,所以记忆量就会减少。
1.3促进知识迁移
具备构建性的理解活动可以有效突破限制,并在表象与表象之间构建丰富联系,然后在结构内以及结构之间对更为深层的意义进行找寻。所以可以对知识方法所具备的潜力进行充分发挥,以有效促进知识迁移。
1.4影响信念
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思考时会慢慢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一个密切的整体,知识之间存在着十分有条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是学生通过探索与尝试构建起来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信念。在对数学本质进行理解,对数学方法运用进行体会后,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其正确观念的形成。
2强化理解策略
2.1多样化的知识引入
高中数学公式与定理的引入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能力进行培养。在知识引入时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第一,实验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教学手段与工具进行有效利用,运用实验对数学公式与定理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公式与定理学习的趣味性,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类比引入。教师可以以数学系统性特点为依据,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公式对新公式进行引入,通过类比迁移提升对新公式的教学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到新公式、定理的突然性,而是将其当成旧公式、定理的扩展;第三,故事引入。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或者是数学趣味故事对公式、定理进行引入,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主动探索,从而对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进行培养;第四,发现引入。因为公式、定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现与探索公式。而在引入过程中,为学生创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关键的。
2.2凸显证明思路与方法
公式与定理都需要严格的证明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并对证明思路与方法进行有效掌握,然后由学生对完整的证明过程进行书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公式、定理心悦诚服。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公式、定理的证明思路与方法进行重点教学。而部分公式、定理不仅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而且其证明思路与方法有着较强的典范性与代表性,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启发,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3实际应用
公式与定理有着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实际性。其中理论性就是应用已掌握的公式、定理进行表现,对其他公式、定理进行推证,或者是对公式、定理进行更深入推广,从而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实际性就是利用公式、定理对实际生产或者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无论任一方面都可以增强学生对公式与定理的理解,进而为公式、定理的灵活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公式、定理进行灵活应用,并让学生注重公式、定理的各种变形,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2.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公式与定理内容、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有效掌握证明方法、明确使用条件与范围,同时还需要对公式与定理是否存在拓展可能进行思考。利用恰当方法对公式、定理的出现发展过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对公式、定理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行掌握,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公式与定理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其证明过程,以增强学生对公式与定理的理解,并进行深刻记忆。而教师需要注重对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教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办法[J].吕进.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0).
[2]新时期关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探析[J].李涛.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公式;定理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数学公式与定理进行良好掌握,才能够对知识本质进行理解,从而由根本上对数学内容、形式的变化进行把握,从而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培养。
1理解的作用
1.1 增强记忆
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记忆的过程中就是不断构建的过程,所以记忆不是对知识进行接受后,原原本本进行储存的过程,而是在理解中不断进行构建的过程,此过程主要有:将原有知识转变为方便记忆与提取的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更多联系;新旧知识之间本质属性的联系越强,越便于提取。因此,对知识进行记忆时,引导个体自主地进行理解,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提升新知识的记忆效果。
1.2减少记忆量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理解,知识就只能独立存在,并单独占用相应的记忆单位,增多学生的记忆量。而在理解之后再进行记忆,知识之间就会产生相应联系,并形成有机的组成部分,而记忆的东西就会变少,所以记忆量就会减少。
1.3促进知识迁移
具备构建性的理解活动可以有效突破限制,并在表象与表象之间构建丰富联系,然后在结构内以及结构之间对更为深层的意义进行找寻。所以可以对知识方法所具备的潜力进行充分发挥,以有效促进知识迁移。
1.4影响信念
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思考时会慢慢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一个密切的整体,知识之间存在着十分有条理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是学生通过探索与尝试构建起来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信念。在对数学本质进行理解,对数学方法运用进行体会后,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其正确观念的形成。
2强化理解策略
2.1多样化的知识引入
高中数学公式与定理的引入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能力进行培养。在知识引入时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其求知欲望,使其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第一,实验引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教学手段与工具进行有效利用,运用实验对数学公式与定理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公式与定理学习的趣味性,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类比引入。教师可以以数学系统性特点为依据,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公式对新公式进行引入,通过类比迁移提升对新公式的教学效果。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到新公式、定理的突然性,而是将其当成旧公式、定理的扩展;第三,故事引入。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或者是数学趣味故事对公式、定理进行引入,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主动探索,从而对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进行培养;第四,发现引入。因为公式、定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发现与探索公式。而在引入过程中,为学生创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关键的。
2.2凸显证明思路与方法
公式与定理都需要严格的证明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分析,并对证明思路与方法进行有效掌握,然后由学生对完整的证明过程进行书写,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公式、定理心悦诚服。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公式、定理的证明思路与方法进行重点教学。而部分公式、定理不仅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而且其证明思路与方法有着较强的典范性与代表性,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启发,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3实际应用
公式与定理有着较强的理论性以及实际性。其中理论性就是应用已掌握的公式、定理进行表现,对其他公式、定理进行推证,或者是对公式、定理进行更深入推广,从而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实际性就是利用公式、定理对实际生产或者数学问题进行解决。无论任一方面都可以增强学生对公式与定理的理解,进而为公式、定理的灵活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公式、定理进行灵活应用,并让学生注重公式、定理的各种变形,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2.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公式与定理内容、分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有效掌握证明方法、明确使用条件与范围,同时还需要对公式与定理是否存在拓展可能进行思考。利用恰当方法对公式、定理的出现发展过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对公式、定理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进行掌握,并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以提升学生分析、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3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公式与定理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其证明过程,以增强学生对公式与定理的理解,并进行深刻记忆。而教师需要注重对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教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办法[J].吕进.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10).
[2]新时期关于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探析[J].李涛.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