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后进生的转化
【作者】 欧 红
【机构】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白沙镇文明小学
【正文】 【摘 要】 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后进生主要指的是行为习惯不良好、思想品德不够高、心理不够坚强和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小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做好其转化工作的措施,以促进后进生未来有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后进生;转化工作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后进生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非常普遍,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加强管理,真正与后进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做好其转化工作,对于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对于后进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上后进,还有一类是思维上的后进。后进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家庭方面。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他们发挥良好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但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保持以前传统的方式,经常对着孩子大吼、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小学生,致使小学生出现反叛心理。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却非常宠溺自己的孩子,不让小学生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也不让他们自己解决任何问题,从而降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影响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二)自身方面。小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成长阶段,一般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都不够强,自控能力也比强,如果遇到难度较大一点的问题,则可能出现畏惧、逃避、不自信和没有耐心等情况,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
(三)学校方面。在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领导都会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注较多,而成绩不好或比较差的学生则得不到关心,甚至被成绩好的学生嘲弄。在这种情况下,成绩不好的学生一直处于被隔离的环境,不但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还缺乏安全感、自我存在感和自信心等,最终厌恶学习、成为后进生。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措施
(一)家庭方面的措施。家长需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加强关心、沟通和交流等,才能降低孩子对父母的惧怕感。同时,在设定期望值时,应全面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分析孩子的成绩,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同时,家长要与教师、学校保持良好互动,经常询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情况等,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对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极大作用。另外,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孩子,通过不同的方法与孩子进行交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陪伴孩子学习和玩游戏等,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提高孩子的数学综合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二)后进生自身方面的措施。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发现,后进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好,是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信心也不够强等,从而不敢向教师、同学询问,甚至不敢告诉父母。因此,教师在正确引导、帮助小学生的情况下,小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数学成绩进行反省,思考自己的不足、缺点等,并及时找到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从而在主动寻求帮助、询问教师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同时,在上课之前,小学生应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回到家后,应及时的复习、巩固,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另外,家长、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掌握自我激励的各种方法,如复习一遍今天学的数学知识,才能看一集动画片;期末成绩拿到90分以上,就可以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数学成绩等有极大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师方面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要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从学生的“想学→爱学→能学→会学”这条主线进行了谆谆善诱的探索。 一、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后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多找他们谈心,上课要多提问后进生、耐心回答后进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采取“一帮一”的活动、多鼓励少批评等等措施,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二、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又是发育时期,所以要非常注意后进生的心理状况,要对症下药,必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来激发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爱学”。?比如:课堂提问对后进生适当浅些,作业、考试成绩设立进步奖等。看到后进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班集体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的兴趣。 三、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后进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后进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的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后进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展。? 四、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能学”变为“会学”?。告诉后进生如何预习,因为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也是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引导后进生如何专心听好每节课,告诉后进生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让他们会学。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教师、学校、家长等的联系,并充分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心理情况等,才能真正促进后进生数学成绩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后进生;转化工作
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发现,后进生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非常普遍,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领导加强管理,真正与后进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做好其转化工作,对于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对于后进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上后进,还有一类是思维上的后进。后进生学习成绩不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出现后进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家庭方面。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他们发挥良好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但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保持以前传统的方式,经常对着孩子大吼、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小学生,致使小学生出现反叛心理。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却非常宠溺自己的孩子,不让小学生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也不让他们自己解决任何问题,从而降低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影响小学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二)自身方面。小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成长阶段,一般小学生的心理素质都不够强,自控能力也比强,如果遇到难度较大一点的问题,则可能出现畏惧、逃避、不自信和没有耐心等情况,从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
(三)学校方面。在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教师、领导都会成绩较好的学生关注较多,而成绩不好或比较差的学生则得不到关心,甚至被成绩好的学生嘲弄。在这种情况下,成绩不好的学生一直处于被隔离的环境,不但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还缺乏安全感、自我存在感和自信心等,最终厌恶学习、成为后进生。
二、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措施
(一)家庭方面的措施。家长需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加强关心、沟通和交流等,才能降低孩子对父母的惧怕感。同时,在设定期望值时,应全面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分析孩子的成绩,为小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同时,家长要与教师、学校保持良好互动,经常询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情况等,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学习动态,对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有着极大作用。另外,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孩子,通过不同的方法与孩子进行交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陪伴孩子学习和玩游戏等,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提高孩子的数学综合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二)后进生自身方面的措施。根据相关调查和分析发现,后进生之所以数学成绩不好,是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信心也不够强等,从而不敢向教师、同学询问,甚至不敢告诉父母。因此,教师在正确引导、帮助小学生的情况下,小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数学成绩进行反省,思考自己的不足、缺点等,并及时找到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从而在主动寻求帮助、询问教师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同时,在上课之前,小学生应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回到家后,应及时的复习、巩固,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另外,家长、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掌握自我激励的各种方法,如复习一遍今天学的数学知识,才能看一集动画片;期末成绩拿到90分以上,就可以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数学成绩等有极大作用。
(三)小学数学教师方面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要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从学生的“想学→爱学→能学→会学”这条主线进行了谆谆善诱的探索。 一、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后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多找他们谈心,上课要多提问后进生、耐心回答后进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采取“一帮一”的活动、多鼓励少批评等等措施,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二、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又是发育时期,所以要非常注意后进生的心理状况,要对症下药,必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来激发学习兴趣?,诱导他们“爱学”。?比如:课堂提问对后进生适当浅些,作业、考试成绩设立进步奖等。看到后进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班集体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的兴趣。 三、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后进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后进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的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后进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展。? 四、根据后进生的学习特点,改善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使后进生由?“能学”变为“会学”?。告诉后进生如何预习,因为预习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也是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引导后进生如何专心听好每节课,告诉后进生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都要在这个环节解决,让他们会学。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教师、学校、家长等的联系,并充分了解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心理情况等,才能真正促进后进生数学成绩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