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发挥教学仪器作用 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王 萍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第一中学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 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得到推广, 各种必修课,选修课相继开齐。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班加点, 加大学生课业负担;另一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前者与教育方针相悖,是不可取的,那么只有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途径。当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许多,下面以高中物理第二册“电磁感应现象”一节为例,谈一谈教学仪器在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所起的作用。
一 本节教学要求
1.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掌握感应电流放米娜的判断方法——右手定则
二 各种实验仪器的准备
(1)灵敏电流计,电池,开关,导线, 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2)蹄形磁铁,导体,灵敏电流计,导线,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3)条形磁铁,原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4)直流电压源,电建, 原付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三 教学过程
(一) 引言:由原有知识导入新课
(二) 实验过程
1. 演示实验(1):按照银幕上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如图I所示 ),接通电路,演示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与电路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并作好录。
2演示实验(2):将活动投影片(2)投影在银幕上,并按图(II)连好电路,接通电路后,依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变化。记录指针偏转方向。这一演示以直观,真实的物理现象,勾起了学生对初中学过的感应电流这一物理概念的回忆,同时,启发学生探明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演示实验(3):按照银幕上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如图III所示),接通电路依课本步骤做实验,实验突出了二个特色:a:闭合电路;b: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c: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依据这三个实验特点总结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即: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通过一物理演示实验,将本节所要掌握的知识摆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由简单的演示实验导出,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过程,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演示实验(3)得出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总有论据不足之惑,对学生来讲,总会产生怀疑的心理,及时释疑对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大有益处。
2. 演示实验(4)(5):电路图如图IV,V所示。实验(4)(5)用不同的方法使穿过闭合蒂娜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验证了上面结论的正确,再次引起学生注意,打消了学生心头的疑虑,加深了学生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进一步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完成第一教学任务。
5.再次演示实验(2),结合实验(1)的结论,启发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定则——右手定则,即:伸开右手,使大姆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一个平
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力线垂直穿入手心,大姆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那么,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方向,通过验证性演示实验(2),将学生的思维紧扣实验,
一步步,一环环,把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右手定则,寓理论于实验中,又从实验中总结得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直接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堂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本节小结(略)
五、布置课堂练习与作业(略)
六、教学点评
通过利用教学仪器对“电磁感应”一节课的讲授,更加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仪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仪器进行演示实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提供必要的物理事实,供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加强记忆,可以使学生学到物理实验的技巧,还可以使学生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知识,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近几年,我校一直重视教学仪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物理学科连续几年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 本节教学要求
1.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掌握感应电流放米娜的判断方法——右手定则
二 各种实验仪器的准备
(1)灵敏电流计,电池,开关,导线, 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2)蹄形磁铁,导体,灵敏电流计,导线,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3)条形磁铁,原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4)直流电压源,电建, 原付线圈,灵敏电流计,导线,电路图投影片,投影仪。
三 教学过程
(一) 引言:由原有知识导入新课
(二) 实验过程
1. 演示实验(1):按照银幕上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如图I所示 ),接通电路,演示灵敏电流计的偏转方向与电路中电流方向的关系,并作好录。
2演示实验(2):将活动投影片(2)投影在银幕上,并按图(II)连好电路,接通电路后,依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变化。记录指针偏转方向。这一演示以直观,真实的物理现象,勾起了学生对初中学过的感应电流这一物理概念的回忆,同时,启发学生探明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演示实验(3):按照银幕上的电路图连好电路(如图III所示),接通电路依课本步骤做实验,实验突出了二个特色:a:闭合电路;b: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c: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依据这三个实验特点总结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即: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通过一物理演示实验,将本节所要掌握的知识摆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理论知识由简单的演示实验导出,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过程,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演示实验(3)得出的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总有论据不足之惑,对学生来讲,总会产生怀疑的心理,及时释疑对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大有益处。
2. 演示实验(4)(5):电路图如图IV,V所示。实验(4)(5)用不同的方法使穿过闭合蒂娜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验证了上面结论的正确,再次引起学生注意,打消了学生心头的疑虑,加深了学生对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进一步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知识,完成第一教学任务。
5.再次演示实验(2),结合实验(1)的结论,启发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定则——右手定则,即:伸开右手,使大姆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一个平
面内,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让磁力线垂直穿入手心,大姆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那么,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方向,通过验证性演示实验(2),将学生的思维紧扣实验,
一步步,一环环,把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方法—右手定则,寓理论于实验中,又从实验中总结得出,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直接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堂掌握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本节小结(略)
五、布置课堂练习与作业(略)
六、教学点评
通过利用教学仪器对“电磁感应”一节课的讲授,更加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仪器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仪器进行演示实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提供必要的物理事实,供学生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并加强记忆,可以使学生学到物理实验的技巧,还可以使学生按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进行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知识,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近几年,我校一直重视教学仪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物理学科连续几年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