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法的应用与教学设计分析

【作者】 许丽青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愉快教学法作为是提升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以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初中美术教学经验,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内容为例,对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法的应用与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提升初中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法;学生

  愉快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中借助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自由、愉快的课堂中学习,从而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方法。初中美术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入口,可借助高效、合理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现阶段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愉快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热议的问题。
  1.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愉快教学法的必然性
  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对一些知识的认知逐渐变得具体,这一时期是学生形成抽象思维与学科素养的黄金期。同时,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存在一种学习方法适用所有学科,教师需要认清这一点。初中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及提升绘画技能的课程,区别于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科目。因此,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也必须要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教育模式。经过我国一线教学工作者的多年努力,一种全新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因为美术课旨在培养学生美术绘画能力与审美情趣,抽象性知识比较多,学生很难借助教材内容获取知识,而愉快教学法则主张寓教于乐,将美术课程教育与学生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快乐教学,有效弥补了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从整体上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2.愉快教学法的应用要求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美术课堂教学氛围较为低沉,教师授课手法相对单一,很难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应用愉快教学法。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端正教学态度,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愉快教学法旨在构建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缓解紧张情绪,挣脱传统学习模式的书法,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态度非常重要[1]。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面带笑容,举止得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从而尊重并信任教师,对新知识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集中学生视线,规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其二,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安全。美术课作为一项实践性课程,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在折纸、剪纸、雕刻过程中,会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较常见的工具有裁纸刀、剪刀等。此类工具非常锋利,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伤到自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在工作前为学生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给予指导,有意识保护学生的个人安全。
  其三,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视觉训练为主,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要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或筛选教学视频,注重美术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保证课件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视线。从实践效果来看,利用多媒体开展愉快教学,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且进一步挖掘了学生的审美潜能,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初中美术愉快教学法的教学应用策略
  3.1以人为本,营建愉快教学氛围
  在初中美术课堂应用愉快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将构建愉快、自由、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视作重点工作,以此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扎实基础。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美术教师长时间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主动能动性没能被充分激发。基于此问题,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转换教学思想,按照“以人为本,展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构建愉快教学环境过程中,需优先考虑有益于学生审美情趣、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绘画能力等提高的内容,保证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在教学中,善于使用激励性语言,树立学生学习信心。对于一些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关怀、积极、主动的态度管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尊重,激发学生想要找教师交流的想法,从而与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同营建温馨友爱的美术课堂氛围[2]。
  3.2巧用多媒体技术,深化知识掌握程度
  基于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在学科教育中引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实训操作、成果展示等方面。以学生实训操作为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在计算机上作画的一种教学形式。如:教师要求学生上机操作,自主绘制一幅水果静物图,在课堂中,一位学生在确定作品主题后,选择适宜的画图工具,一颗接一颗的画葡萄,花费大量时间。基于此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我这个有一个锦囊妙计,能够帮助你们迅速画出葡萄,你们想要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会很期待教师的方法。在集中学生注意力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静物绘画步骤。借助观看演示视频,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邀请学生上机实际操作一次,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析。
  此外,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展现学生的美术作品,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形式各异的教学课件,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3]。将多媒体技术与愉快教学法结合在一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视线,又可以使学生掌握美术作品背后的寓意,走进作品的世界,激起情感共鸣,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3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促进思维发展
  构建形式多样的初中美术课教学情境,是发挥愉快教学法教学作用的主要方式,借助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掌握美术作品的内涵,从而产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4]。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美术九下第一单元《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作品》一课时,由于受传统审美习惯的影响,学生很难解读外国的现代主义绘画。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陌生的艺术世界,一个急切想了解的艺术世界。以《牛的变形过程》这一作品为例,有些画看似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公牛图的演变过程就是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借此构建情境,引导学生扮演作画的毕加索,初稿画的是一头膘肥体壮的公牛,紧接着他又画出第二稿和第三稿,那头牛仍是体态丰满。他一张接一张地画下去,但是那头牛却变了模样,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瘦。借助构建情境,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从本质上把握作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应用愉快教学法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遵照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创新思维与绘画潜能,从而全面提升课程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果坚.初中美术教学愉快教学法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7(02):52-53.
  [2]尚金宏.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之愉快教学法[J].新课程(中学),2016(09):102.
  [3]段婷婷.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法[J].新课程(小学),2017(01):127.
  [4]童梅.愉快教学法让初中美术教学活起来[J].美与时代(下),2016(12):119-120.
  〖作者简介〗许丽青(1973-),女,壮族,广西那坡人,那坡县民族初级中学一级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