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作者】 姜均鹏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第十五中学
【正文】 【摘 要】 微课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新兴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时代发展的技术产物,对于促进现代化课堂教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微课技术有着直观、形象的教学特点,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画面学生更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远去历史年代的真实历史内容,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学习,而且微课还有着随时下载、在线学习等多种功能,因此使得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微课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思考,旨在促进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革新,在实际课堂中更加灵活有效地运用微课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历史;微课;课堂教学;方法
运用新课标理念作指导,是我们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实践中,我们应从学科体系、教师自身素质和更新学习方式等方面加以落实实现。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和渗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着非常强大的技术功能,其所具有的视频功能、图片演示功能、音频功能及文字多功能演示等多种强大的视觉听觉功能使得课本学习增加了许多新的特点及优势,使得传统的文字学习变为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态的演示学习,而微课功能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
一、 利用微课因材施教。
教师把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随时点播学习,微课短小精悍围绕一个主题,重点讲述,因此有很大的自主空间,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在微课中学生与教师是一对一的交互,这种学习的感觉是大课当中难以实现的,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并且对于学生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利用微课反复观摩理解,解决了课堂上照顾不了的学生。并且在微课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课教学时,学生可以自己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进行学习,并且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更适合学生自身条件,同时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体专长的发展。如学习《科学与思想的力量》,为使学生更深刻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使用了请学生分组给近代历史人物写颁奖词和制作奖杯的方法。先将学生分组并将需要的制作工具纸张、颜料等分发。学生自己讨论选择人物,并进行分工:文学功底好的写颁奖词,美术工艺好的制作奖杯,最后是上台念颁奖词。学生特别感兴趣。这一过程我就用pad录了下来。实践证明,利用微课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 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上,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历史文物,古迹生产工具等无法亲临现场观看,而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模糊,学生无学习兴趣,微课在这方面就显示了他的优越性,把历史文物古迹和历史图片结合,学生有更加直接的视觉感受,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传统课堂中,历史教师只注重讲解知识课后背诵比如讲到中国朝代的更替的时候,大多数老师是按时间线索讲解,可是学生却模糊不清,如果把中国历史疆域如做成微课按照朝代的更替播放出来学生印象会更加直观,学生气氛高涨。运用微课视频导入课堂教学。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组织高效的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始上课前,教师播放一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慢慢进入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地开辟》一课时,在正式进入教学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采,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
三、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的角色。
历史和其他学科有着非常重大的区别,就是历史都是讲述的已经过去的历史事实,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学习课本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而微课的出现,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内容事先寻找下载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资料等,制成相应的微课课件,在课堂中恰当的时候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课件后,能够对所学历史内容能够有一个很强的时空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真实的画面来感受当年的历史内容。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记住历史内容,更深刻的学习历史内容。在学习太平天国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太平天国》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内容,让学生来更加深刻的理解当时的年代所发生的真实的历史故事,了解当年的太平起义是为何发生的。又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可以发掘丰富的抗日电影及电视剧的题材,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历史画面来了解真正的历史。通过真实的画面感受历史,增强是非识别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并为维持和保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打下稳固的思想基础。
四、开展重点及难点学习。
历史学科有着较多的历史事件,因此记忆起来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在历史学习中总会有一些重点的事件及内容需要进行深刻的学习,这些重点事件就是学习的重点,将这些重点事件连接起来就可以基本掌握整个历史过程的梗概。因此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的特点,把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制作成课件,来进行重点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如讲授类《新文化运动》, 课前,我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自主提出问题。我制作了一张课堂学生问题反馈表,包括课前问题:看不懂的、不理解的概念,原因等;预习后仍未解决的;上课后仍未听懂的这几个部分。预习后搜集的学生的问题有:新文化运动在反对谁?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怎么做的?对大家有什么好处?等等。由此,我确定了微课内容在新文化运动背景、内容和发展史实。这比较基础,而且连续,画面感强。看完微课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问都可以解决了。我用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测自学的效果(都是较为基础的题目),90%的学生可以回答正确。但是对于民主与科学的内涵,以及提出的意义较有深度,放入探究环节。这部分微课我先制作PPT,再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屏,教师不出镜。2.运用微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五、传授历史学习方法。
“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孟子说的就是事半功倍。提高历史学习成绩不能光靠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应该传授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微课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突破重难点,而且可以向学生传授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比如,在《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课中,课标要求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教师只是直接归纳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不分析其中的原因,学生就很难掌握。但是,我们历史教师运用微课技术,制作相关的视频、通过相关的历史史事来帮助学生总结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和运用该知识,也加深了对君主专制的理解。
六、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觉得历史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众多的需要记忆的历史事件成为他们的学习负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导入及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恰当的引入历史事件的视频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历史事件,更加直接的认识和掌握历史内容,通过视频的看和听,全方位调动学习的感官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微课走进课堂,真正为课堂服务,相信微课会给教育带来春天,会给历史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变革。让我们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且行且思。
总而言之, 微课应运而生,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维和教学效果,还能展示出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达到资源共享的境地,形成“一盘棋”,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和教育智慧等。这些都对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荣玉.初中微课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变革[J].教育信息技术,2014(1):35-37.
[2] 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3] 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4]蒋友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方法研究[J].华章,2013年。
【关键词】 初中历史;微课;课堂教学;方法
运用新课标理念作指导,是我们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实践中,我们应从学科体系、教师自身素质和更新学习方式等方面加以落实实现。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发展和渗透,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着非常强大的技术功能,其所具有的视频功能、图片演示功能、音频功能及文字多功能演示等多种强大的视觉听觉功能使得课本学习增加了许多新的特点及优势,使得传统的文字学习变为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态的演示学习,而微课功能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教学方式。
一、 利用微课因材施教。
教师把自己制作的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可以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随时点播学习,微课短小精悍围绕一个主题,重点讲述,因此有很大的自主空间,非常适合学生自学,在微课中学生与教师是一对一的交互,这种学习的感觉是大课当中难以实现的,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并且对于学生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利用微课反复观摩理解,解决了课堂上照顾不了的学生。并且在微课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于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课教学时,学生可以自己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进行学习,并且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选择的,更适合学生自身条件,同时减少了时间的浪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体专长的发展。如学习《科学与思想的力量》,为使学生更深刻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使用了请学生分组给近代历史人物写颁奖词和制作奖杯的方法。先将学生分组并将需要的制作工具纸张、颜料等分发。学生自己讨论选择人物,并进行分工:文学功底好的写颁奖词,美术工艺好的制作奖杯,最后是上台念颁奖词。学生特别感兴趣。这一过程我就用pad录了下来。实践证明,利用微课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 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课上,由于条件的限制,许多历史文物,古迹生产工具等无法亲临现场观看,而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模糊,学生无学习兴趣,微课在这方面就显示了他的优越性,把历史文物古迹和历史图片结合,学生有更加直接的视觉感受,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传统课堂中,历史教师只注重讲解知识课后背诵比如讲到中国朝代的更替的时候,大多数老师是按时间线索讲解,可是学生却模糊不清,如果把中国历史疆域如做成微课按照朝代的更替播放出来学生印象会更加直观,学生气氛高涨。运用微课视频导入课堂教学。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组织高效的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始上课前,教师播放一段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慢慢进入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地开辟》一课时,在正式进入教学前,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文艺复兴时期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风采,体会人文主义的内涵,
三、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的角色。
历史和其他学科有着非常重大的区别,就是历史都是讲述的已经过去的历史事实,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学习课本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而微课的出现,教师可以将所要学习的内容事先寻找下载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资料等,制成相应的微课课件,在课堂中恰当的时候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课件后,能够对所学历史内容能够有一个很强的时空概念,通过生动、形象、真实的画面来感受当年的历史内容。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历史,记住历史内容,更深刻的学习历史内容。在学习太平天国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太平天国》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内容,让学生来更加深刻的理解当时的年代所发生的真实的历史故事,了解当年的太平起义是为何发生的。又比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可以发掘丰富的抗日电影及电视剧的题材,让学生通过真实的历史画面来了解真正的历史。通过真实的画面感受历史,增强是非识别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并为维持和保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打下稳固的思想基础。
四、开展重点及难点学习。
历史学科有着较多的历史事件,因此记忆起来是十分复杂的。但是,在历史学习中总会有一些重点的事件及内容需要进行深刻的学习,这些重点事件就是学习的重点,将这些重点事件连接起来就可以基本掌握整个历史过程的梗概。因此在微课教学中,可以利用微课的特点,把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制作成课件,来进行重点内容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如讲授类《新文化运动》, 课前,我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自主提出问题。我制作了一张课堂学生问题反馈表,包括课前问题:看不懂的、不理解的概念,原因等;预习后仍未解决的;上课后仍未听懂的这几个部分。预习后搜集的学生的问题有:新文化运动在反对谁?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怎么做的?对大家有什么好处?等等。由此,我确定了微课内容在新文化运动背景、内容和发展史实。这比较基础,而且连续,画面感强。看完微课绝大多数学生的疑问都可以解决了。我用几道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测自学的效果(都是较为基础的题目),90%的学生可以回答正确。但是对于民主与科学的内涵,以及提出的意义较有深度,放入探究环节。这部分微课我先制作PPT,再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屏,教师不出镜。2.运用微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五、传授历史学习方法。
“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孟子说的就是事半功倍。提高历史学习成绩不能光靠学生死记硬背,老师应该传授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微课进行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突破重难点,而且可以向学生传授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比如,在《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一课中,课标要求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教师只是直接归纳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不分析其中的原因,学生就很难掌握。但是,我们历史教师运用微课技术,制作相关的视频、通过相关的历史史事来帮助学生总结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地掌握和运用该知识,也加深了对君主专制的理解。
六、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觉得历史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众多的需要记忆的历史事件成为他们的学习负担,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导入及重要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恰当的引入历史事件的视频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较为直观的了解历史事件,更加直接的认识和掌握历史内容,通过视频的看和听,全方位调动学习的感官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让微课走进课堂,真正为课堂服务,相信微课会给教育带来春天,会给历史学科教学带来新的变革。让我们在微课的使用过程中且行且思。
总而言之, 微课应运而生,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维和教学效果,还能展示出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智慧,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达到资源共享的境地,形成“一盘棋”,分享优秀的教学资源、教学成果和教育智慧等。这些都对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荣玉.初中微课教学促进教与学的变革[J].教育信息技术,2014(1):35-37.
[2] 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9-54.
[3] 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4]蒋友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方法研究[J].华章,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