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语文教师的智慧

【作者】 张洪侠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江集学区郑大楼小学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理应充满智慧的挑战;语文课堂,应该充盈情感的力量。而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智慧,却是在教学细节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是那般自然、随意而又让人惊喜。推敲、品位教育的细节,是我们发现、收获教育智慧的极好方式。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做语文教师就要做智慧型的语文教师,打造出有智慧的语文课堂,培养有智慧的学生。用智慧升华语文教学的境界,美化语文教学的境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智慧;知识;技能;方法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而当今的语文教学却恰恰缺少了智慧,缺少了思想,缺少了人文关怀。语文教学重视“双基”,但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被动的、机械的操练,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还有什么比品尝学习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更可悲的是当今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压抑了无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学生重复的是别人的思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一个个变得不善于思维、个性衰微,那就更无智慧可言了。
  面对时代的挑战,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走向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敢想敢为,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智慧型的语文教师呢?怎样才能打造出智慧的语文课堂呢?
  首先,我们来弄清楚什么是智慧型教师
  富有学识,但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教学成绩优秀未必能成为智慧型老师;富有爱心,但仅仅富有爱心,即便能关注所有学生未必能成为智慧型老师;经验丰富,但仅凭经验丰富,能自如处理教育教学问题也不能成为智慧型老师。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智慧型的教师呢?
  中央教科学田慧生说:“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教育智慧则是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状态和境界,渗透于师生教育活动、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管理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由于教师是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意义、教育任务的直接体现着、承载着和实践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智慧主要通过教育行为加以体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智慧型教师,是指那些思想高尚具有正确的道德知识、敏锐的洞察力、自觉自如地接受并利用新知识、善于发现抛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走向知识、获得智慧与技能、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老师。概括起来说,做一个智慧型教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想的智慧;二是专业的智慧;三是方法的智慧。
  其次,如何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呢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读文本处理教材的智慧;二是教学设计与问题处理的智慧;三是促进学生生长与发展的智慧。语文课堂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
  智慧语文的实践关键是做好“三读”与“三思”。“三读”主要包括课前三读,课堂三读和课后三读;“三思”主要包括研读教材要深思,教学设计要精思,教学之后要反思。
  做一名智慧型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每一位有理想的语文教师的追求,应该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的追求,也应该是每一位优秀青年教师的追求。这种追求的价值在于让自己拥有智慧。其中:
  1、耐力是一种智慧。
  它能表现一个人对人生与事业之路的坚持跋涉的生存观。
  要成为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坚持力。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坚持着,坚持着;学习,工作,创造;万难不屈,发展自己。这就是“智慧”。
  “耐力”这种优秀品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具备的。这种“智慧”,就是保持追求奋斗目标的持久性和忍耐性,让自己具备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坚强意志,让自己在漫长的修炼中成为学者,成为专家,成为能手,成为名师。
  2、学问是一种智慧。
  它表现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表现的是教师的个体素养。
  没有学问不能称之为教师,学问浅薄无法成为优秀的教师,能有效地胜任教师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学养的深厚广博。
  语文教师的学问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这需要勤奋的积累;一是有如何做学问的“学问”,这需要恒久的钻研。
  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方面的专业水平;一是文言诗文方面的专业水平。文学与文言,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学问层面的制高点。
  3、技能是一种智慧。
  它能表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它更能表现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需要技能,需要艺术。
  教师的凡是与课堂教学操作有关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教学技能”。所谓“教学素养”,除了教师知识层面的因素之外,更多地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从“教学”二字来看,创意优美、角度新颖、细节生动、手法巧妙、激趣益情、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设计技巧与教学技巧就是教学艺术。
  上述境界的教学艺术,表现出来的就是美好的教学智慧。
  4、学习方法是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治学与发展上。我们知道,教师常常给学生讲授学习的方法,而有许多教师自己却很少研究作为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基本学法,这是一种很值得深思的教研现象。
  而不会治学的教师,永远无法出类拔萃。教师的学习方法之中有一种极具学术价值的方法,那就是“向智慧的人借智慧”,就是向比自己聪明的人学习,向专家学习,特别是把专业的学术刊物作为积累学问、发展技能的首选。
  此外,我们教师平时要多读书,还得多动笔。利用业余时间写写教学笔记,记录一些所思所感,对自己大有裨益。写东西要理性思维,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随意到有意,由自觉到自发。动笔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组织语言的过程,调节思维的过程,也是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看,最需要重视的学术文献资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与日常教学教改教研有关的前沿信息资料,它们告诉我们,别人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一类是与课文研读、教材处理、课堂教学设计密切有关的论文论著资料,它们告诉我们,如何好好做,如何做得更好。它们能够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智慧”;同时,还给了我们以“时间”。给我们以智慧,是因为它们的学术内涵;给我们以时间,是因为它们节约了我们自己冥思苦索的时间。
  总之,我们要做智慧型的语文教师,打造智慧的语文课堂,培养智慧的学生。要成为智慧型的语文教师,就要持之以恒、扎扎实实地反思总结,笔耕升华,就会有心得、体会,就会有思想、观点,就会有灵性、智慧。让我们用智慧升华语文教学的境界,美化语文教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