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作者】 于青萍
【机构】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香店中学
【正文】 【摘 要】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参与度,简单地说,就是用最短可能的教学时间,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即很好地完成教学过程所应担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让英语融入学生生活,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来说,英语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我们想让英语课堂生活化,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才会历久弥新,所以我们提倡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即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和谐的生活化英语课堂的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学习成果。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这些都会更加容易得到实现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从教材出发,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与切入点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学生要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英语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中,是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英语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当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目标的实施,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在创新性活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民主的气氛下参与知识的学习、运用,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缩写词:KFC,WC,DVD;搜集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英语: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又如,在教学词汇cool,cold,warm,hot时,可以把冰块,热水袋,开水带进课堂,使这些抽象的单词,变得具体化,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如在教学My family时,我先用自己的family photo向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爱好,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叫学生用他们自己的family photos互相介绍,并且猜猜照片中的人物的爱好,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语言运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以课堂为载体,寻找生活与语言的融合点
教育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从而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凭借生活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教日期表达圣诞节时,我安排在圣诞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Christmas tree , Christmas gifts , Christmas food , Father Christmas 等,并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我们还可以渗透教学Mother’s Day、Teachers’Day、 Women’s Day、Children’s Day、Christmas Day,并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学过的知识整和起来,使教学活动生活化。
三、以作业为桥梁,寻找作业和生活的创意点
生活中处处有英语,英语作业应该是活泼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英语创意作业燃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实施创意作业后,我面对的是崭新多彩的作业,每次批改都能惊喜地发现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创新,与学生共享学习乐趣,批改作业成了收获和享受。如我让学生在家看电视时把电视台的英文缩写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准备得很积极,他们把“CCTV中央电视台,ATV亚洲电视台,TVB翡翠电视台,TVS南方电视台”等电视台的名称及其缩写都认真做好记录;学完《I’d like some noodles》后,我让学生编制一份“菜谱menu”。由于变换了作业形式,学生都感到很新鲜;为增加学生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我让他们在网上收集有关愚人节、母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从中领悟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加,技能的增强,我让他们以熟悉的旋律编出新的歌词,比一比谁创作的歌曲内容更吸引人、歌曲更好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将继续摸索探究,多学习,多观摩,多反思,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切实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
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贵情深”。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交流,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高涨的热情,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就会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达到最佳的效果。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丰富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话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话题,尽可能多地创设各种语言情景,有意识地营造英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自然情景和模拟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通过这一形式,让学生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系统
教学活动是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伴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要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和内容,变革教学方式,就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服务,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了。应该看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黑板、挂图、粉笔、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及录音机、幻灯机等电化教学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之协同互补,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英语课堂上Warming-up时的 “Free Talk”或每日的 “Daily Report”或师生间互动的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好方式,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可替代的。
总之,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而且可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英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生活化所展现的是学生生活实际所碰到的各种真实的情景,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就能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3] 牟永女,初中英语教学不妨追求“生活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5.5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生活化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来说,英语离开了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体验,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我们想让英语课堂生活化,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才会历久弥新,所以我们提倡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即让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和谐的生活化英语课堂的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学习成果。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这些都会更加容易得到实现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从教材出发,寻找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与切入点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学生要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英语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英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发生在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中,是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英语教学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应当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目标的实施,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在创新性活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在民主的气氛下参与知识的学习、运用,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缩写词:KFC,WC,DVD;搜集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英语: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又如,在教学词汇cool,cold,warm,hot时,可以把冰块,热水袋,开水带进课堂,使这些抽象的单词,变得具体化,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如在教学My family时,我先用自己的family photo向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爱好,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叫学生用他们自己的family photos互相介绍,并且猜猜照片中的人物的爱好,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从中体会语言运用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以课堂为载体,寻找生活与语言的融合点
教育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的尝试与创造,从而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凭借生活努力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教日期表达圣诞节时,我安排在圣诞节那天进行教学,精心布置好Christmas tree , Christmas gifts , Christmas food , Father Christmas 等,并渗透有关圣诞节的语言及文化,然后让学生学唱歌曲“A Merry Christmas”,并在歌声中互赠礼物或相互问好,最后让学生再来模拟表演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了英语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我们还可以渗透教学Mother’s Day、Teachers’Day、 Women’s Day、Children’s Day、Christmas Day,并让学生为这些节日策划活动,学生在期待这些日子到来的同时,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渴望。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学过的知识整和起来,使教学活动生活化。
三、以作业为桥梁,寻找作业和生活的创意点
生活中处处有英语,英语作业应该是活泼多样的。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新作业类型,把学习的自由与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实践,使自己的英语知识逐渐“沸腾”起来。英语创意作业燃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实施创意作业后,我面对的是崭新多彩的作业,每次批改都能惊喜地发现每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创新,与学生共享学习乐趣,批改作业成了收获和享受。如我让学生在家看电视时把电视台的英文缩写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由于形式新颖,学生准备得很积极,他们把“CCTV中央电视台,ATV亚洲电视台,TVB翡翠电视台,TVS南方电视台”等电视台的名称及其缩写都认真做好记录;学完《I’d like some noodles》后,我让学生编制一份“菜谱menu”。由于变换了作业形式,学生都感到很新鲜;为增加学生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我让他们在网上收集有关愚人节、母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从中领悟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加,技能的增强,我让他们以熟悉的旋律编出新的歌词,比一比谁创作的歌曲内容更吸引人、歌曲更好听。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将继续摸索探究,多学习,多观摩,多反思,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切实有效地推动素质教育。
四、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教贵情深”。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情感交流,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高涨的热情,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就会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达到最佳的效果。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丰富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话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话题,尽可能多地创设各种语言情景,有意识地营造英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自然情景和模拟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通过这一形式,让学生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系统
教学活动是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伴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要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对象和内容,变革教学方式,就必须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服务,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了。应该看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黑板、挂图、粉笔、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及录音机、幻灯机等电化教学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之协同互补,为提高教学效益服务。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英语课堂上Warming-up时的 “Free Talk”或每日的 “Daily Report”或师生间互动的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好方式,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可替代的。
总之,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不仅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而且可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英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生活化所展现的是学生生活实际所碰到的各种真实的情景,只要教师随时注意身边的各种教育契机,并抓住它们为己所用,再通过创设各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就能使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英语,在生活中用英语,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3] 牟永女,初中英语教学不妨追求“生活化”,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J],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