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 王 全
【机构】 黑龙江省依安县依龙镇中学
【正文】 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把学生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那么,如何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学校教师都有积极参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并要在学校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作为教师要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结合学校教育工作重点,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
二、以关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爱”还要用真心去打动学生。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心里话。再次“爱”要用耐心去感化学生。师爱,还必须有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因为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容易反复。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做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换积极创造条件。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只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笔者相信:每一只“小鸭”最终都会变成“天鹅”。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看,教师对孩子们怀有赤诚之心,学生经过亲身观察和体验,真正看出了老师对自己真诚的爱护,就会敞开心扉,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班级的教学氛围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遇到的一些困难,对他们的困难能够提出一些帮助,无论是对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上的帮助。教师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爱事业,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要把爱公正地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真诚地投向每位学生。
三、以榜样引领学生的行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教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教师带头去做到,要求孩子们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教师要和同学一起参加劳动、实践,通过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的行为。
四、以方法对学生加强教育
教师对孩子们加强日常常规教育和训练,要以《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为行为准则,教育孩子们要时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在进行教育之前应该精心的备课,使课程有重点的培训,注重细节和方法。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想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把教育真正的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点滴之中。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单单的讲解理论知识,还应该列举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通过这种理论加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教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从细节入手,工作要实际化,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教育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对学生述说情况的倾听,远比对学生解释说教有用得多。
一、把德育放在首要地位
学校教师都有积极参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责任,并要在学校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渗透教育,作为教师要有明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任务,并共同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研究。结合学校教育工作重点,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
二、以关爱温暖学生的心灵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爱”还要用真心去打动学生。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倾诉他的心里话。再次“爱”要用耐心去感化学生。师爱,还必须有耐心,特别是对后进生,因为后进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容易反复。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做有心人,为后进生的转换积极创造条件。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只要用爱的春风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爱的春雨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笔者相信:每一只“小鸭”最终都会变成“天鹅”。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现实生活中看,教师对孩子们怀有赤诚之心,学生经过亲身观察和体验,真正看出了老师对自己真诚的爱护,就会敞开心扉,乐意听从老师的教诲。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孩子,用真诚的爱滋润每一位孩子的心,使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班级的教学氛围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遇到的一些困难,对他们的困难能够提出一些帮助,无论是对学生的生活还是学习上的帮助。教师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冰心说:“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足够的爱心,爱学生、爱事业,对学生的成长全面负责。“爱”是教师职业的核心,要把爱公正地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把爱真诚地投向每位学生。
三、以榜样引领学生的行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教师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教师带头去做到,要求孩子们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教师要和同学一起参加劳动、实践,通过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的行为。
四、以方法对学生加强教育
教师对孩子们加强日常常规教育和训练,要以《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为行为准则,教育孩子们要时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利用各种渠道,各种途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在进行教育之前应该精心的备课,使课程有重点的培训,注重细节和方法。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想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能够把教育真正的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点滴之中。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单单的讲解理论知识,还应该列举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事例,通过这种理论加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受教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从细节入手,工作要实际化,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在进行教育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新教育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教师对学生述说情况的倾听,远比对学生解释说教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