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论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

【作者】 冉晓旭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正文】  【摘 要】 本文试图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研究理论,辨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关系。文章将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比较两者的关系,从纵向而言,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二者存在轻重之别,从横向看,两者互为依托。
  【关键词】 语言教学;文言教学;关系

  乔纳森·卡勒曾说过:“所有的语言使用都应该具有文学性,文学性乃是语言本身固有的潜在属性。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并无截然的界限,只是作品语言的文学性强弱多少的问题。”既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隔离开来呢?2011年课标中曾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正如课标所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其中的工具性必然要通过语言教学获得,而人文性则可通过文学教学达到。
  即为统一,本就不应该分开。我认为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本可以并存,并且相辅相成。他们绝不是孤立地各自为营,从纵向来看,两者存在轻重之别,从横向来看,两者互为依托。
  1.从纵向看语文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
  从纵向看,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发展的任务。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无时无刻不进行语言的学习,随着时间的发展,他所掌握的语言基础知识越来越多,对语言的运用越来越灵活,并最终对文学,对艺术,对美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认识。这个过程虽然存在渐变的东西,但绝不是绝对的孤立,可以说语言是基础,文学是发展,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叉。
  首先,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学段都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目标。其中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话(习作、写作)是非常显性的语言教学,而阅读是非常显性的文学教学。但是以(1~2年级)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为例来看,其中一条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此外还有一条是“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些目标规定中都很明显地指出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教学是语言教学的载体,而语言教学则是文学教学的基础。如(1~2年级)第一学段中对写话所定的目标:“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很明显地表明了语言教学对文学教学的作用,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则很难达到一定的文学性。
  其次,从(1~2年级)第一学段所用教材来看,除了汉语拼音教学以外,哪怕是识字教学也是依托文学文本为载体得以呈现的,如“金木水火土”的识字任务则依托于“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如月照今古。”这样一首读来令人郎郎上口的童谣呈现。因此无论是从外在形式,还是从内在关联来看,我们都不能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割裂开。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对等的关系,因为随着教学的纵向发展,两者的主体地位是在持续变动的。
  例如,就阅读目标而言,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学段的递进,阅读目标中语言教学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而文学教学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如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有关语言教学的目标占了七分之四的比例,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有关语言教学的目标占了九分之四的比例,第三学段占有八分之三的比例,第四学段占有十二分之五的比例。而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则更侧重文学教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教学就好比一架梯子,它在为文学教学一步步地搭建支架,如果支架足够牢固,那么我们便能很快地到达文学教学的殿堂。
  然而事实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支架搭建得并不牢固,甚至在风吹雨打中早已腐朽。因此,这便需要我们在攀登梯子的时候,自带材料,进行修补。所以,当进行文学教学的时候,我们也离不开语言的教学,我们必须针对未建的梯子,或已有损坏的梯子进行再一次的搭建,这样才能更好地攀登。由此可见,在横向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也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2.从横向看语文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
  widdowson曾说:“文学作为一门课程,不能只局限于提供大纲规定的某些作品的信息和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作品如何证实了更为广泛的交际原则。”Lazar也曾说:“课堂中的文学使用是一种能使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投入的有效方法,它为学习者提供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反应和情感的绝好机会。”这些观点都足以表明,文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文学教学,它可以为语言教学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阅读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使学生的语感更加敏锐,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批判性地了解文学作品所折射出来的与语言相关联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批判能力。文学作品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有积极意义的语言活动,由于文学作品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很适合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就自己喜欢的话题展开讨论甚至辩论。我们可以借助文学作品来提高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反过来,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评论,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加强。我们也可以从基本的语言点到语篇结构,从语言本身到文体的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语言的使用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文学鉴赏能力。或者反过来从文学作品入手,自上而下地分析语言的特色。不管手段如何,方式如何,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搭建牢固的梯子,从而让我们走得更远。